之前一直對280P的動力會在台銷售很興奮,在得知降為240P後,
也只好無奈地接受這樣的改變,也希望在試車時能自我化解降了40P的大落差。
這個月看了幾次車,也試駕了,發現加速雖沒有我期待240P的感受,
但其實也算可接受了。
(我曾經試開過新Saab 95 2.0 AWD原廠改Hirsch晶片的260P,那麼重的車身加上連我有三名乘員,
都還能感到十足的加速感,沒買到這台又大又快的車我真的是很遺憾。北歐渦輪實在很猛,
但我也納悶,多年前Subaru與Saab的合作似乎沒讓Subaru徹底學到調教渦輪的技術;
當然,我可以說環保政策與油耗拖累的渦輪表現,這也算是麻痺自己的方式之一。

我想很多的試車文(包括專業媒體與消費者)都沒有好好地提到On-Road的加速表現,
因此我想在這邊班門弄斧地跟有心買這輛車的人報告一下(以XT車上三種駕馭模式來看):
i模式就如同機車的速克達般,從起步後引擎轉速與車速幾乎是同步提升。
當然,引擎轉速一定是比車速反應靈敏一些,所以突然略放或收油門時引擎轉速會下降,
但車速不會劇降太多,但也因為噴油的量是三者中最少的,所以再加速時的車速提升表現也最慢。
s模式在加速過程中的噴油量似乎多了些,所以引擎轉速更靈敏。
但在收油與再補油的過程中,變速箱就好像速克達的普力珠裝了磁鐵般,
並不會馬上因被甩出的離心力變小而縮回,而是會等待一些時間,所以如果你在這時間內再補油,
就會略為感覺檔位(或稱虛擬齒比較妥當)被固定般而有利於再加速。
s#模式就是直接設定好八個檔位(虛擬齒比)給你,就好像普力珠裝磁鐵在八種位置上做有段的跑動,
這在自動D檔模式就是這樣,而這些位置就看你的車速與當下的引擎轉速而定。
基本上,變速箱還是有保護機制,所以車速不夠的情況下,變速箱還是會降檔。
不過,如果切換到手排M檔模式,就可以讓你自行決定檔位,當然車速過低還是會幫你降到合適檔位。
我覺得這個s#模式應該是可以化解部分消費者對CVT沒有"檔位感覺"的失落感,
畢竟我也不喜歡像古早March那種十足騎機車般的那種CVT。
X-Mode部分我覺得我不太可能開著它殺去上山下海,所以X-Mode真的是壯大心理高於實質存在。
不過全時四驅我真的覺得有用,尤其是大雨天行駛高速公路時,
那種單側車輪採到水坑滑移後的再穩定真是比搭仔很多電子設備的雙B車要踏實。
當然,輪胎如果再寬一些,如235甚至245會更好,但這又會影響油耗,是個兩難。
另外我的問題是,有沒有人知道如何將副手席也改成電動調整?
我看日本網站的座椅都是前雙座電動,如果真要移植,是否只要買零件、掀部分內裝,
但接頭可直接插;換句話說,就是原廠有預留線組(我猜想是有,就是不知正確情況)。
Legacy 2.5GT是雙前座電動椅,Forester缺這個實在很令人扼腕。

還有,我很喜歡日本原廠零配件中前保桿的兩條LED燈,雖然報價四萬多日圓,
但我覺得那是讓車頭更有侵略感的重要配件。有人知道如何購買?目前透過日本網購似乎不容易。
我現在開的是Daihatsu Terios 4WD,底盤剛性與全時四驅真的沒話說(中差鎖定倒是沒用過幾次),
但就是動力有點弱,有時下匝道時面臨聯結車在外道時,常面臨加速力不夠而感到膽戰心驚。
我會換購Forester XT Premium,但我想等多工螢幕主機解決方案出來、以及買價更低一些再進場。
(其實目前我能爭取到的價格與我的預設價算距離不大了,但老實說我還是想達到我的預設價。)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