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主觀認為意美的銷售策略。 (我是做業務的,但不是賣車的)SUBARU在十多年前因為便宜又大碗的硬皮鯊問市,加上後來國產化,造成要進入的門檻降低很多又可以擁有一定的性能。而會買性能車的買家,一定會有一些族群的人開始大改特改~而大改後卻引人詬病的是噪音問題與飆車,加上有些年輕人感覺就像 起頭因那自然社會上對於此牌子的印像就會變差。而如何讓入手的門檻提高?以社會上簡單的分野〝素質〞,就是用〝錢〞做區分。如果讓BRZ相對入手門檻低,則有可能會重回過去那個年代,那麼好不容易改變的形象,又有可能重蹈覆策。但不賣此台車又說不過去,因此做製造一些與86的區隔,如價格、手排‧‧等做區分。我們不誨言的,有錢人裏至少比較少類似那種 起頭因那而意美似乎並不是那麼想賣BRZ,可能就是擔心這類問題。因此在價位定在比86要高20萬,自然就不是那麼想賣此部車。若真的想賣這台車,又有哪個商人明知86的價位是120萬,卻偏偏要比它高20呢?這不是拿石頭砸腳嗎?再來,這種fun car的玩家畢竟是少數,但subaru其他車種買家才是大宗,若我是決策者在考量利弊、過去形象及將來想打的形象後,一定也是捨棄BRZ來全力鞏固其他車種的業績。如同有人說5代legacy的外形開始不像過去subaru的風格,但卻忘了其他更多人喜歡這類外型。而有哪個廠牌同型號的sedan、wagon中,wagon賣得比sedan多很多很多的?而會買wagon的車型,年輕人一定是少數,有家庭的人往往佔多數。所以在台灣,subaru的形象也開始有了改變,也是意美希望的,不然弄電視劇搞置入性行銷為何?在電視劇裏,應該不會有開著STI或BRZ去飆車的片段!?而會將重點放在家庭房家上。因此改變過程中,自然就得捨棄BRZ,而STI呢?190萬,至少很多年輕人買不起~以上是自己小小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