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cy GT 5D剛交車
板上很多開箱文小弟就不多著墨了
我想有不少還在觀望的車主對這一代legacy的底盤想有更深了解
小弟不才就這幾天開下來的感想
跟之前的小改馬3做個比較
馬3底盤只改了koni 1130黃筒套裝...中等硬度設定
原廠框16"+PP2胎
1.轉向反應與高速彎中穩定度
legacy:AWD確實對過彎極限有極大幫助,彎中穩定度高,但受制於原廠設定,側傾較明顯,但還在可接受範圍,轉向反應較馬3略差
馬3:車頭指向性極佳,彎中再加速時車尾會不安分,側傾小
2.高速底盤反應與舒適度(speed:100 km/h up)
legacy:舒適度較馬3好,但差別不是很大,過伸縮縫衝擊幾乎完全吸收,Q中帶硬,高速切換車道穩定性極佳
馬3:高速切換車道反應快,但感覺後輪無法跟上,穩定度遠不及legacy,過伸縮縫舒適度較差,但車身彈跳抑制良好
3.山路連續彎(speed:60~80 km/h):
legacy:被車重與車高拖累,連續彎中綁手綁腳,慣性導致重心轉移較難掌控
馬3:連續彎遊刃有餘,降底盤果然有差,加上準確指向性,十分順手
結論:
馬3底盤果然有一套,上一組好胎,改個避震跑山路就很順手了
legacy動力足,但底盤舒適度我覺得未到水準,高速彎中穩定性卻又是大勝馬3,但如果要加強山路操控,這組倍適登是不及格的
總體給分
legacy 85
馬3 80
以上純分享
-----------------------------------------------------------------------------------------------------------------
續~~
繼分享新車磨合期操控初體驗後
朋友看了我的文章
問我:你是不是還沒學會開渦輪車,他覺得legacy山路不弱阿
後來自己反覆想了想,決定趁這次去清境玩再好好體驗一次山路操控的奧妙
主要是在油門的控制做些調整,並且全程用S及S# mode
從國道六末端接省道以後
由於沿路下雨,對向下山的車也很多,安全為重
時速大概都保持在50~80
這時才發現s mode的加速節奏非常適合我
遇到較寬的彎輕點煞車就可以過
轉速大概都維持在2400~4800
連續彎會車時才又感覺到legacy的車身龐大
但是先前的笨重感已逐漸消失
入彎前收油時機延後搭配撥片降擋,出彎抓準時機補足轉速,動力隨即湧現,樂趣十足
側傾與車高則依然是拖慢入彎速度的原因
若彎中路線漂亮還可稍加掩飾
經過這次的體驗,對legacy山路表現突然改觀了
轉速的控制比NA車更顯重要
增壓時機對出彎表現影響甚大
轉速掉太多的話很快被就被甩開
深深感覺自己對渦輪車的駕馭技巧實在不足
如果今天開馬3,也許在下坡還能小贏自己開的legacy,哈哈
總之 技巧尚須磨練才能完全體會渦輪車的奧妙!
大家加油!
我的第一台車就是2005年的馬3 2.0S
樓主的感想跟我的感覺也是雷同
高速穩定跟切換車道兩台都原廠 2.5GT真的贏馬3太多
光是時速110的巡航,2.5GT車內感受跟時速60沒啥差異耶.如果沒注意時速表 常常會 喔喔! 怎麼又130了
馬3高速表現真的差很多,安定感跟車內外噪音,車身紮實感全都輸2.5GT一大截
但是到了山路表現,2.5GT長又重的車身變成了負擔,縱使馬力多了快一倍,馬3靈活度還是明顯優勢
當然上坡連續彎到還是可以簡單的把馬3遠遠拋開(馬力不是多假的)
當然這是不公平的比較,本來就不同取向,馬3讓我覺得比較不舒服的地方也只有2個,一個就是4速自排的齒比落差還有一個就是極小的後座空間,其他也沒啥好抱怨的,比較迷戀的是2.5GT超大的空間,及加速力(爽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