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i 吃機油?

中冀不是意美體系, 他屬於龐大體系, 之前斯巴魯在中國是三強鼎立, 所謂的代理商有龐大, 安吉, 還有意美

在2013年的時候龐大和斯巴魯合資成立中國斯巴魯, 所以現在的經銷的放權屬於中國斯巴魯, 意美所謂的代理已經變成經銷 (沒有原廠配車和進料的權利), 以前意美還是所謂區域獨家,所以像台灣一樣, 把利潤最大化, 這也是後來中冀的母公司後來可以中選為合作伙伴的原因, 還沒有斯巴魯中國的時候, 中冀體系的保修和車價格就是比南方的便宜, 他的目標就是犧牲利潤衝高銷售量, 所以後來車的銷量也是中冀最高, 甚至有華南的會跑去華北買車, 你會問保固怎麼辦? ,中冀出零件出錢到南方的配合保修廠或者二線代理幫你做保固, 而且中冀的零件價格就是比其他兩家的便宜, 所以地方保修廠或者二線代理拉料也是偷偷在幫中冀, 所以當龐大和斯巴魯合資取得權力, 當初這些配合的暗樁就從原本仰賴意美鼻息的小老弟, 變成和意美平起平坐的堂口,像是匯成洋, 現在規模已經不輸意美

2014年一整年的整合, 只能發現意美節節敗退, 深圳幾乎被打出市場, 由匯成洋獨攬, 廣州和匯成洋競爭, 連原本賣的不錯的東莞, 都被多授權了一家新的競爭對手美興, 其他像是清遠, 韶關..都被插了旗...

所以別以為意美在中國的權力有多大, 老實說..意美在中國的角色就像是台灣的昌鴻汽車...只是一個有銷售權力的經銷商, 但是進貨進料, 都還要看人臉色, 而且上面的老大哥還不斷設新堂口分割牠的地盤...



trdxpro wrote:
你說的中冀應該只是...(恕刪)

yann8750010 wrote:
各位大大好,家父的...(恕刪)

Nelson5 wrote:
中冀不是意美體系, 他屬於龐大體系, 之前斯巴魯在中國是三強鼎立, 所謂的代理商有龐大, 安吉, 還有意美

在2013年的時候龐大和斯巴魯合資成立中國斯巴魯, 所以現在的經銷的放權屬於中國斯巴魯, 意美所謂的代理已經變成經銷 (沒有原廠配車和進料的權利), 以前意美還是所謂區域獨家,所以像台灣一樣, 把利潤最大化, 這也是後來中冀的母公司後來可以中選為合作伙伴的原因, 還沒有斯巴魯中國的時候, 中冀體系的保修和車價格就是比南方的便宜, 他的目標就是犧牲利潤衝高銷售量, 所以後來車的銷量也是中冀最高, 甚至有華南的會跑去華北買車, 你會問保固怎麼辦? ,中冀出零件出錢到南方的配合保修廠或者二線代理幫你做保固, 而且中冀的零件價格就是比其他兩家的便宜, 所以地方保修廠或者二線代理拉料也是偷偷在幫中冀, 所以當龐大和斯巴魯合資取得權力, 當初這些配合的暗樁就從原本仰賴意美鼻息的小老弟, 變成和意美平起平坐的堂口,像是匯成洋, 現在規模已經不輸意美

2014年一整年的整合, 只能發現意美節節敗退, 深圳幾乎被打出市場, 由匯成洋獨攬, 廣州和匯成洋競爭, 連原本賣的不錯的東莞, 都被多授權了一家新的競爭對手美興, 其他像是清遠, 韶關..都被插了旗...

所以別以為意美在中國的權力有多大, 老實說..意美在中國的角色就像是台灣的昌鴻汽車...只是一個有銷售權力的經銷商, 但是進貨進料, 都還要看人臉色, 而且上面的老大哥還不斷設新堂口分割牠的地盤...


蛋捲集團持股 Subaru 10%

龐大能拿蛋捲這麼樣?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那是台灣吧? 中國斯巴魯 是..龐大持股40%, Subaru持股60%, 總經理原廠派任, 副總經理龐大派任,
中國斯巴魯可以做甚麼? 可以決定授權經銷, 可以決定零配件價格 (以前代理商各自決定, 在2010年的時候龐大中冀犧牲利潤單獨宣布調低所有零配件價格10%~40%, 把斯巴魯華北的客戶的保修成本拉到和國產車接近)

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調整過零配件價格, 但是我知道在中國因為經銷商百家齊放, 所以大家開始用服務搶客戶, 意美這套大概大概只剩下台灣這塊樂土....因為他是獨家, 所以可以把消費者任其宰割...


Pachilla wrote:
蛋捲集團持股 Subaru...(恕刪)

Nelson5 wrote:
那是台灣吧? 中國...(恕刪)


1986年MOTOR IMAGE意美汽車成立負責SUBARU在新加坡代理,隨著代理的區域增加、SUBARU銷售成長,原本的意美汽車不但擴大為MOTOR IMAGE,更擁有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澳洲等十國的的SUBARU代理權,在陳唱國際的整體營收占比超過50﹪,更讓陳唱成為持有日本SUBARU 10﹪股權的大股東

來源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如果你說意美曾經持有斯巴魯中國10%以上股份, 這部分是正確的, 為什麼呢?

因為之前斯巴魯在中國曾經合資設廠過, 初設資本額大約就在兩三億人民幣, 當時他拉了日本丸紅, 佔12%, 第一台車叫做雲雀(改過一次名字, 最早的名字忘記了), 全中國一年最多只賣了1000輛還是1500輛, 所以沒幾年初期設定的資本額就虧光了, 丸紅不玩了, 後來增資找了意美承接原本丸紅的股份加入增資, 沒幾年又虧到資產淨值變成負的..., 直到2013年, 富士重工重新和SUBARU三大代理商裡面的中冀母公司龐大集團合組斯巴魯中國, 股份結構為富士重工 60%, 龐大 40%, 意美...應該是 0%..

至於甚麼新聞消息說...意美有10% 日本subaru的股份, 因為Subaru 是富士重工(FHI)的汽車部門, 所以我們可以找到 FHI的主要股東結構

FHI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48
The Master Trust Bank of Japan, Ltd. (Trust account) %5.75
Japan Trustee Services Bank, Ltd. (Trust account) %4.77
Mizuho Bank, Ltd. %3.11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1.75
SSBT OD05 OMNIBUS ACCOUNT - TREATY CLIENTS %1.70
Sompo Japan Nipponkoa Insurance Inc. %1.55
BBH BOSTON CUSTODIAN FOR BLACKROCK GLOBAL ALLOCATION FUND, INC. %1.52
FHI's Client Stock Ownership %1.45
Tokio Marine & Nichido Fire Insurance Co., Ltd. %1.32

我不是很清楚意美的10%股份在哪裡? 請問意美的英文名稱是..."TOYOTA"嗎?



Pachilla wrote:
1986年MOTOR...(恕刪)

Nelson5 wrote:
中冀不是意美體系,...(恕刪)

Nelson5 wrote:
如果你說意美曾經持...(恕刪)



去問發新聞的人嘍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zywei wrote:想入手NA版的,吃機油問題好像不是每台車...(恕刪)

吃機油所產生的是心理上的影響,或會影響安全?
knightcsf wrote:
吃機油所產生的是心...(恕刪)


蜜月期是心理上的引響大於荷包的引響.

青年期是心理上等於荷包的引響.

中年期是荷包大於心理上的引響.

老年期是安全性大於荷包與心理的引響.


心裡告訴自己的想法是,吃機油的引擎比較會跑
剛才特地去檢查了我的車。
出廠接近8年行駛9萬公里的 3.0R H6。

目前機油行駛4,124公里後完全沒有減少的跡象。

NA吃機油?油封漏油?原廠0W20揮發較快?難怪業務叫我5000保養,用0W30或40(XTP),業務自己也開486的turbo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