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ON wrote:我很希望我可以開33...(恕刪) 一直告訴你 「車」的本質性能有差,偏偏你又要提因為不是你開。告訴你一件事,我記得野馬的速限是180!?只要敢踩,開神車到190都可以巴掉野馬,縱使花了兩分鐘。然後 Camry跟得上野馬,不就出現了。要神話Mondeo,還是留在F版或Mondeo club好,就跟當初那位柴蟒說120才被legacy gt超越一樣,po在club自爽也很不錯。
版大應已考慮過 (1)停車空間 (2)乘員空間與行李載量 (3)操控性能三方面的需求權重,才有此問。兩車都有 Sports sedan 的設定意味,但 SS 此味的"濃淡"仍有段差距。最簡單的分別可從兩部車的方向盤設計與手感,就可看出明顯差異。遑論 WRX 側向加速度極限已接近 Porsche 911 Carrera S,車身側傾抑制則跟 Porsche Cayman 幾乎相同,甚至優於 BMW M3。故此兩款有極為不同的市場導向,就看消費者偏好哪種屬性的需求了。先述價格、性能、油耗與空間之差異如下:WRX CVT v.s. Mondeo Ecoboost Ghia 運動旗艦1.Price: 1,430,000 NTs v.s. 1,199,000 NTs2.Engine style: boxer v.s. inline3.P:268hp@5.6krpm/35.7kgm@2.4k~5.2krpm v.s. 240hp@6krpm/34.7kgm@1.9k~3.5krpm4.Transmission: lineartropic v.s. Powershift (wet clutch)5.Drive system:Symmetrical All-Wheel Drive v.s. Front Wheel Drive6.Rear wheel suspension: Double-wishbone v.s. Multi - link7.Energy consumption avg: 11.3km/ltr v.s. 12.4km/ltr8.Length: 4595mm v.s. 4844mm9.Width: 1795mm v.s. 1886mm10.Height: 1475mm v.s. 1500mm11.Weight: 1538kg v.s. 1635kg12.Wheelbase 2650mm v.s. 2850mm13.Truck: 460 L v.s. 550 LReference:1. WRX: http://www.motorimage.net/TW2/showroom/#ebrochures2. Mondeo : http://www.ford.com.tw/cars/mondeo/models/2l-eco-boost-ghia在進口與國產的牌價差 221,000 NTs 前提下,再提供 6 點面向分析:1.安全:雖兩車皆有七具安全氣囊(簾)與各自主被動安全配備,但IIHS測試結果兩車仍有差異,且四驅 WRX 仍比前驅在先天上具主動操控安全優勢。附 IHSS 兩車測試報告以為參考如下WRX IIHS RatingMondeo Fusion IIHS Rating(規格同國產 Ecoboost,但結果不可等量齊觀)在第一項 small overlap front 測試中,由兩車方向盤在假人膝上的位置距離,以及駕駛座門框下樑變形程度( WRX 的 B 柱在 3 柱中的強度一直是最高),可明顯看出兩車差異。WRX small overlap front 撞擊測試照Mondeo Fusion small overlap front 撞擊測試照故 WRX 得到 G, Mondeo Fusion 僅為 A。2.保養:兩者原廠保固皆為 3 年 10 萬公里。(1)性能配備越多的車款,保修項目與費用自然越多。(2)兩車的變速箱與渦輪增壓器,都需配合良好駕駛習慣才更耐用。(3) CVT 因材料工程日新月異而大有進步,但目前耐用度仍有疑慮。但此具已能承受 35kgm 扭力,只要不是在山路持續長時高速使用,日常使用狀況下應已足夠。(4)水平對臥引擎比直列引擎在先天設計上保養就較複雜,但日系進口車妥善率相對國產則不差。S牌保養廠口碑以北部(內湖原廠)較佳。3.折舊:請參酌中古行情。4.外型:見仁見智。(1) WRX head 有 Lancer Evo X 身影(2) WRX rear 有 BMW E90 3 系身影。(3)若 Mondeo 是 Fusion 外型,則有 Aston Martin Rapide 的大器風格,但此款不是。5.內裝與配備: WRX 較精簡。6.品牌:見仁見智。僅以上述官方資料、試駕經驗與其他個別分析做總結為樓主參考:1.若樓主停車位較寬敞,無進口品牌情結,常有接送親友與載物需求;而在高速道路直線路段時,既能兼顧超車安全,在無其他車輛時又能稍微熱血,不常跑山路或下賽道等操控需求,也想省點預算的話,可考慮 Mondeo。這是以乘員需求(空間、預算)為重,駕駛需求為輕的選擇。以 Mondeo 性能家庭房車的設定,原廠鎖定客層多為年齡稍長,需求考慮面向多,但熱血基因仍蠢蠢欲動。2.若樓主以個人操控性能需求為主,其他生活需求次之的話,可追加預算入手 WRX 。從上述諸元可知,僅22 萬價差,就能買到讓駕駛深具信心的知名世界拉力賽冠軍進口車系而言,可謂物超所值。這是以駕駛需求(操控、性能)為重,乘員需求為輕的選擇。以 WRX 性能轎跑車的設定,原廠鎖定客層則為年紀較輕,個性低調內斂之餘,亦需時刻滿足其熱血需求。"另外此代 WRX 將渦輪位置從引擎室左上方防火牆前挪至引擎前方底部,此舉同時影響頭段設計,使 WRX 不再有不等長頭段的聲浪特徵(這是許多人反映聽不見聲浪的原因),換來優點是拆卸方便、頭段設計輕巧和渦輪散熱效率,並因遠離 intercooler,理論上能降低進氣溫度。不過此設置可能的缺點是 charge pipe 變長而不利油門反應,與遭意外撞擊風險較高等。 intercooler 仍維持原有的位置,容積則有相當程度增加(長度增加 2.5″,寬、高相同),理論上有利引擎高轉速表現。WRX 車架結構強度比前代增加 41% (可從底盤多處拉桿強化略窺端倪),除了提升安全性外,也有利操控表現,懸吊設定亦較前代更運動化,前麥花臣後雙 A 臂分別比上一代硬上 39% 與 62%,防傾桿也增粗至前24mm 後20mm,Motor Trend 測得側向抗G力高達 0.96,8字型繞錐圈速 25.3 秒只比 EVO 慢 0.1 秒。而 Car & Driver 300-ft skidpad (300 呎直徑繞圈) 亦測得 0.95 g,Edmunds 則測出僅小於 EVO 0.01g的結果,且 WRX 雖為四門,車身側傾角度竟和重心低得多的 BRZ 或 Cayman 類似,表現亮眼。WRX 原配 Dunlop Sport Maxx RT 性能胎,在同級評比中算抓地表現較差,若換上 Michelin Pilot Super Sport 還有機會更上層樓。加州 Willow Springs 賽道的單圈計時:2015 Subaru WRX STi — 1:26:12M-Benz CLA45 AMG — 1:26:20BMW M235i — 1:26:372015 Subaru WRX(6MT) — 1:27:32Ford Focus ST — 1:29:68Subaru BRZ — 1:30:32 "(" " 節錄自 Raving Drifter,雖為 WRX 6MT 的版本,仍具參考價值)從 WRX 的配置組合可看出 Subaru 的用心,除了車身尺碼短又拉大軸距,並將原有招牌~水平對臥缸內直噴渦輪增壓 FA20 鋁合金引擎所具有的重量輕、體積小、重心低之先天操控優勢外,為了減輕另一招牌~對稱全時四驅系統~所增加的車重,故選 CVT 做為減輕車重與提高能源效率的武器,並具 sport sharp mode 選項可在減速時仍維持較低變速比以保持引擎轉速並可伺機提速,並導入電子輔助轉向系統以減輕車重,同時方向盤重量適當,路感清晰,轉向精準,加上刻意調教速域偏高的偏硬底盤懸吊更擴大操控極限。如此在有效降低重心與減輕車重同時,自然更能有效提高操控靈活度。試駕時雖覺重心不低,但感側傾輕微,頗有 Go-kart 放大版之感。所以樓主在意的操控特性比較,除渦輪增壓引擎直線加速雙款都不差外,但 WRX 遠較 Mondeo 更富彎道操控樂趣,不論是過彎時車身側傾抑制,與側向加速極限均優於 Mondeo,但因配置 CVT,故仍不建議連續在山路或賽道長時高速行駛,以免過熱造成鋼帶打滑無法有效變速。2014/Jun/19-22 將舉行的 Nurburgring 24-hour Race 中,Subaru 派出 2015 WRX STI 參賽,但這部引擎代號是 EJ20 的 Boxer Turbo,容積 1994 cm3,馬力 340 PS , 扭力 47 kgf m ,長寬高分別為 4890 (尾翼) /1835 (爆龜) /1395 (懸吊與圈胎) mm , 故較現行市售款的馬力與扭力更大,車身也更長、更寬、卻更低,且排氣管由市售 4 管縮減為 2 管(就馬力輸出值而言,其實 2 管比較符合現況)。雖然 EJ20 聲浪較高亢熱血,又已榨出 340 ps ,但 Subaru 卻沒派出搭載 Toyota 缸內直噴技術的市售新引擎 FA20 DIT 出征,有點令人失望。WRX STI NBRPS: 所有性能迷不論要選哪款勁車,都請注意不要驚嚇並危及其他用路人安全。
Dr Sun wrote:樓主應已考慮過(1)...(恕刪) 感謝您圖文並茂的專業解釋好像看了一本詳細的車評雜誌般就如您最後的總結,在還不知道WRX這款車之前小弟在性能與兼顧家庭的各方需求下鎖定MONDEO其實嚴格說起來MONDEO的確是比較適合小弟的用車現況只是WRX的出現 讓小弟想抓住一點青春的尾巴且小弟鎖定的 MONDEO 是未來今年第3或4季可能進口導入的 車型其外型極有可能是Fusion外型,如您所言有Aston Martin Rapide的大器風格而預估售價(頂級款)價格可能與WRX不相上下才會將二者做比較尤其是您提到的彎道性能 小弟雖不見得多熱血但若以直線加速與彎道性能而言小弟比較在乎的是彎道的表現一來小弟嚴格講起來算是住在山區二來個人覺得跑直路比較沒甚麼意義最後小弟也在此提醒大家:車輛性能數據可多做比較但道路上還是安全駕駛第一優先。小弟斗膽自認是位安全駕駛,在此與各位共勉之!也感謝近日各位回文者踴躍提供的意見! 感恩!
Dr Sun wrote:加州 Willow Springs 賽道的單圈計時:2015 Subaru WRX STi — 1:26:12M-Benz CLA45 AMG — 1:26:20BMW M235i — 1:26:372015 Subaru WRX — 1:27:32Ford Focus ST — 1:29:68Subaru BRZ — 1:30:32 "...(恕刪) 果然厲害....不知WRX CVT版可以到何種成績STi幹掉CLA45 AMG,真的有用心改善缺點,讓它更精進BRZ的價格可說,買WRX還有找,若非喜歡BRZ外型及後驅,真的不建議買它買它不如買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