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hkk wrote:
我的說法一直都是這...(恕刪)
H大 我想您對於很多術語都不是很了解,馬力 扭力 重量 重心
這些是息息相關的。
你一直說扭力不重要,車子要的是馬力,你可知道最大馬力出現之前是靠扭力再撐著。
虧你開柴油車,你怎麼會不知道柴油會讓人感覺好開是因為扭力夠大!!!
你去爬高山抖坡,速度慢轉速低,就算你有5-600匹馬,轉數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談。扭力才是王道,做大馬力很簡單,但是要搭配大扭力 才會好開。
軸傳動跟操控是兩個不相干的東西!
不要再鬼打牆了,人家講的意思是,軸傳動有一個沒辦法改變的特性,就是會有被敲到的感覺,在轉彎的時候需要去適應那個多出來的感覺。
沒有人說不利 也沒有說有利。
Dwing wrote:
多難搞?
非常難搞,很少看到車廠推出水平對臥四缸na 高轉引擎
就算搞出來了,效率也很普通,沒辦法跟直四na匹敵
Dwing wrote:
想想F-1禁渦輪的原因
如果掛渦輪就有馬力,扭力為何一定要用高轉?
我猜測f1堅持高轉速是為了聲浪,因為這個會讓觀眾情緒高漲
否則F1早就使用柴油引擎了
Dwing wrote:
把直4切一半,就是水平引擎的意思,請問這樣重量匯差很多嗎?
鋁和鐵哪個輕?你能分辨嗎?
b4鋁合金引擎 與 直4鑄鐵引擎 哪個重?
你的意思是直四都是鑄鐵引擎,b4都是鋁合金引擎?
這樣的比較基準就不同了
為什麼你會認為直四切一半就是水平對臥引擎?
引擎不是樂高積木,型式改變很多週邊都會跟著動
以下↓這段貼過很多次了,再貼一次吧
直四引擎另一優點就是四汽缸共享一組汽缸頭、一組冷卻水道、一組進氣歧管、一組排氣頭段、一組供油軌道、一組正時鍊條,結構簡單、零件數量也少。但是b4引擎要有二組汽缸頭、二組冷卻水道、二組正時鏈條,結構顯然較為複雜,重量絕對偏高。至於進氣歧管雖然只有一組,但是要同時供應左右汽缸之需因此歧管造型乃是又粗、又長、又大,猶如一支四腳章魚!無形中又增加不少體積與重量。b4引擎排氣頭段雖然只有一組,但是為了連結左右端之汽缸,因此造型上又是一支四腳章魚!再次增加體積與重量。
Dwing wrote:
老話一句 沒事多爬文,或去門市逛一逛,塑鋼四腳章魚會比鑄鋁(鐵)長笛重?
同上,比較應該在同一個基準上才公平
憑什麼只有b4可以用塑鋼,直四不能用?
Dwing wrote:
差不差不要叫車手開,較一般人開就知道了
很矛盾的說法
你的意思是說,subaru的車要讓一般人來開才能顯現出操控好的特質?
為何賽道上挑戰最速記錄的wrx,要由專業的wrc車手下去開
而不是叫隔壁的老王去開就好?
Dwing wrote:
一下子說b4引擎不適合高轉
一下子說整體調校得宜
到底再說什麼?
使用何種型式的引擎,對於操控的影響非常小
所以沒有太多車廠會為了操控性而投入boxer引擎的開發
轉速則是另外一個議題,不要混為一談
Dwing wrote:
請問 b4引擎不適合高轉 的技術文獻在哪,可否PO來看看?
前面有貼過,不要鬼擋牆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不如你找幾顆b4高轉速的引擎來看看
其實這棟樓boxer車主都引頸期盼
可以有人po出幾顆b4高轉速引擎打我的臉
只是一直沒有人可以完成這個神聖任務。
Dwing wrote:
我個人換火星塞,動力幫浦,發電機,皮帶,冷氣壓縮機 怎不用將車身頂高?
流言製造者?
維修這一塊我個人沒實際接觸過比較不懂
也許是你講的這樣
但就我爬過的文章,很少有人說boxer引擎好拆的
這裡貼一篇給你參考看看
http://www.cs-racing.com.tw/Forum/viewtopic.php?f=7&t=1142
Dwing wrote:
不管SUBARU 怎樣,至少寒帶國家的使用量可不少,所以不用擔心.
其實他們需要的是subaru的4wd,而不是boxer引擎
Dwing wrote:
還有 一台車到報廢年限,不知引擎大修次數多還是換動力幫浦,發電機,皮帶,冷氣壓縮機 多
這些怎沒看你拿出來說?
就看你怎麼開
不到五萬公里就修引擎的也不在少數
KHSA55 wrote:
所以這台1.6升 渦輪 缸內直噴 台灣也有在賣的車型是假的~~~
台灣都是na的,你在哪個展示中心看到1.6渦輪?
KHSA55 wrote:
BOXER引擎難以搭配前輪驅動?? 50年前的資料嗎??
所以這台車標示的2WD是~~假的??
難以搭配 ≠ 無法搭配
而且我前面就說了,這種縱置引擎前輪驅動的車還是有,但是不會成為主流
DINGXDING wrote:
急速385就要代表空氣力學好壞嗎?速度的快慢主要是由引擎為基準及車身設計
很明顯你沒學過這類知識
極速可以到385km/h,無關空氣力學
我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DINGXDING wrote:
已經出來了,來被新聞一次抓4台
最新成績是多少?
DINGXDING wrote:
有看回文內容嗎?"連續彎路",還在紐柏林?那是連續彎路嗎?
你沒玩過gt系列的賽車遊戲嗎?
為什麼你會認為紐堡林沒有很多連續彎路?
DINGXDING wrote:
真的不要打雜誌當聖經佛經讀....上面一長藍藍的又要被打臉了
不適合高轉什麼的....不要再拿重機來比了,前面都講過取向不同,根本不需要高轉
這是討論到引擎的一個特性,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拿重機來談,重機的引擎不是引擎?
redcatgt500 wrote:
ENGINE WEIGHT 1
ENGINE WEIGHT 2
ENGINE WEIGHT 3
非常感謝你大力提供資料幫忙佐證
大家可以參考redcatgt500兄提供的這些數據
Porsche 996 Turbo: 260kg
Porsche 928: 260kg
Porsche Carrera GT: 205kg
Porsche 996 Carrera: 204kg
Porsche 997 Carrera S: 201kg
對照組
Chevrolet Corvette C6 Z06: 200kg
Mercedes-Benz E63 AMG: 199kg
Ferrari F50: 198kg
Audi S4 4.2: 195kg
看看這些超過4000cc的非boxer引擎,普遍都比boxer 6缸不足4000cc的引擎還要輕
redcatgt500 wrote:
FORD ECOBOOT ENGINE
Ford EcoBoost engine
2.0L 328LB
我看到直4比 SUBARU 水平4 重
一定是我"邏輯理解有問題"
我在外場看你們玩好了
我覺得還要看進氣方式,渦輪引擎周邊比較多會重一些是正常的
你這顆ej25是渦輪還是na?
還有285lb的數據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怎麼沒有提供連結?
DINGXDING wrote:
重量什麼的,直4的排氣段整支從前面向下彎到車底的重量不要忽略唷
同樣的內容都被糾正過幾次了還要拿出了,為何你一直想不通?
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Pachilla wrote:
這棟樓真的是越來越精彩~~~~
待續.........
辛苦你整理這麼多的資料
你想要反駁什麼能不能白話一點
redurm wrote:
那一台RV,MPV用高轉速引擎?
所以非水平對臥的高轉速引擎是一般民用車,水平對臥的高轉速引擎就不是民用車呀?
同樣的問題我前面已經解釋過,請自己往前爬文
redurm wrote:
高轉速引擎為什麼要注重成本效益?日規Civic Type-R難道賣的比一般civic便宜?
我要講的是
同樣na高轉的情況下,boxer引擎的難度會比直四差
做出來的效果也會比較差
redurm wrote:
你自己都說LFA是特例了,拿出來講幹嘛?而且它也不是四缸NA,而且貴的要命,賠本在賣,你幹嘛打自己臉?
因為他的v10在排氣量更大的情況下,還能比b6的gt3 rs轉得快
redurm wrote:
那你應該也知道問題是能解決的吧?
可以解決,還要看花多少錢解決
車廠願不願解決
直四引擎有車廠願意去解決(因為難度較低)
b4引擎有嗎?
redurm wrote:
請問你說的十幾二十年來看的自然進氣引擎,那一台自然進氣四缸運動型高轉車款,成本與同廠牌的買菜車一樣便宜的?
你歪樓了
比較基準是同樣na高轉的運動型車型
幾乎都是l4的天下,你有看過幾台B4 na高轉引擎的車?
redurm wrote:
水平對臥不能有集氣箱?水平對臥不能做短進氣?保時捷不是克服了?
我沒說不行阿,只是這種引擎放在後面,又寬又大的設計
不會是一般民用車可以大量採用的設計
所以普遍來說,boxer少見na高轉是可以理解的
redurm wrote:
所以你也知道其它因素會引響轉速呀?你終於開竅囉!
你終於看懂了,我一直要強調的就是這樣
redurm wrote:
你這麼說的話意思是Golf GTi,AMG45,AMG C63, 208 Gti,Audi RS3,R35 GTR這些車的引擎都是因為引擎材質強度都比STi 差所以轉速沒Sti高嗎?
你這邏輯有很大的問題
建議你往前翻看看我到底回答的是什麼,看清楚之後再回應
redurm wrote:
你不是自己說英文不好?和人討論回文請切題,請不要回一些文不對題的內容。
如果這樣能讓你心情好一點,你要阿Q心態,我阻止不了你。
我也覺得你一直文不對題
轉速話題只是討論引擎型式的特性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問題(我認為b4引擎因進氣道較長的關係,較不適合高轉速運轉)
可以多找一些不符合我說法的案例(b4高轉速引擎)反駁我
redurm wrote:
高轉速引擎沒有成本低的,所有的部件都要強化,你這說法看似合邏輯但其實是癈話
請以
直四高轉
B4高轉
做比較
M.T. Driver wrote:
他還認為Porsche銷售量增加是因為「引擎型式」增加L4, V6這些的關係,簡直是亂扯
難不成Cayman, boxter這些車換上L4,V6會賣比較好?
不要說不可能
porsche自家最高階的產品都不用boxer引擎了
redurm wrote:
1. 操控面:購買運動車型的消費者,看的不是越快越能夠引起購買慾,而是有其它原因,例如好玩,品牌,甚至舒適。由911銷量稱霸歐洲而不是日產 GTR,就能知道用紐伯靈圈速來看評斷一款車操控好不好,因此銷售好不好此立論就有問題。由此看來你對汽車文化了解很低,造不出吸引人群購買的車種。
既然講操控面,就請從操控面去做討論,不要再扯到舒適性
請直白的告訴大家,boxer引擎的操控性,會出現在什麼時候?
redurm wrote:
2. 成本面:如果你對成本的概念就是料錢,我只能說你開公司一定會倒。管理,行銷,研發等等成本的控管也是要考慮在內。並且成本並非消費者選購汽車的唯一考量,如果成本是唯一考量,這世界上的人都會去坐公車。但事實上大部分消費者如果錢夠多不但會去買車,甚至更會去買比較好,比較貴的車。由此看來你對行銷也是一竅不通,因此你如果是車廠CEO,該車廠二年內會進入營運危機。
不如你講看看為什麼從以前到現在,製造boxer引擎的車商會一年比一年少?
redurm wrote:
3. 技術面: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獨道的技術,而選擇發展什麼技術是該企業的精神與文化,有些車廠專注於一般對用車成本低的消費者,有些車廠專注於對性能有要求的消費者。這兩種客群的考量是不同的。由你的偏見來看全世界的人都只想要用車成本低的車,這基本上根本不符合現實生活所發生。如果只考量維修好不好修,這世界上的車只會有腳踏車,因為腳踏車由發明到現在都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事實上所有的車都在進化,也越來越複雜,2016年的車會比1976年的車難修多了。如果你這樣認為修車好不好修是會不會引進此技術的第一要素,那你還是安靜開車就好,不要和人車聊幻想自己是車廠CEO。
你這樣也是扯遠了
比較基準是
boxer引擎 Vs 非boxer引擎
redurm wrote:
4. 維修面:在外廠沒什麼會修,這樣對車廠是個好事,如果大家都跑到外面修,車廠沒的賺。你的想法反而會使該車廠減少營收。
車子總有一天會過保
沒有多少消費者會願意在車子過保的時候還提著大把鈔票進去讓原廠宰
在這個情況下,非原廠的維修商能不能容易接手維修,會的人多不多,也關係到車子的妥善率
toyota的車為什麼里程數高還是有人願意買,就是因為坊間容易買到零件
會修的人也多。
redurm wrote:
5. 經濟面:前面提過消費者不全然是以經濟性為考量,不然世界上只會去公車。由你之前所提的論點看來,如果你當CEO勢必面對的消費者都是成本考量的消費者。當然走此路線銷售數字會比較好,但是因為前面四點的關係在行銷與研發上面,你的產品完全無法有競爭力,維修還鼓勵大家去外廠維修,直營維修據點獲利大幅下降,因此會開始節省維修據點成本,而服務能力又會下降,如此惡性循環下,連帶引響銷售。
紅字這段是在暗諷意美嗎?
redurm wrote:
我覺得你當車廠老闆該車廠兩年內會陷入營運的危機。
不用替我擔心,我這輩子應該沒機會成為汽車製造商
只要有時間可以上來這裡跟大家打打嘴砲,我就很心滿意足了
ray3210 wrote:
其實 SUBARU 有拍了一系列講述自家技術的核心理念
SUBARU WOW! 01: Boxer Engine
第一個就是先說 SUBARU 為什麼要選擇 BOXER
看來 SUBARU 的工程師都傻了, 因為他們認為的低重心以及低震動其實是比不上直列四缸的
這一段很多地方不合邏輯
像是以積木代替引擎的方式示意引擎的重心差異
但是完全忽略引擎其它周邊的重量
非boxer引擎雖然重心較高,但是很多東西可以往下面塞
其實最後引擎的重心差異並沒有大到像影片中那麼誇張
實際上也是這樣,非boxer引擎的車種,也沒有因為不使用boxer引擎,操控就變得比較差
ray3210 wrote:
SUBARU WOW! 02: Symmetrical AWD
第二個講的是對稱式四驅系統
不過顯然 SUBARU 的工程師還是傻了, 因為即使整體重心降低, 紐伯格林還是跑輸一狗票馬力更小的前驅車
我也覺得奇怪,照理講使用四輪傳動,在馬力相近的情況下都可以狠刷2輪驅動的車型
就像GTR,四輪傳動,車重超過1.7噸,馬力還比gt2 rs小
照樣把gt2 rs刷掉
到底subaru是哪裡出了問題,四輪傳動還跑輸馬力相近的前驅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