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EyeSight主動式安全系統 被閹割掉的原因?

其實我覺得蛋捲作風不改, 過個幾年應該也會被閹割,
像是他在中國市場目前的狀況已經算是被閹割了一大半,
可惜還蛋捲還是不了解, 除了車子的品質以外, 後勤服務也是仍持續銷售的主要因素

自從2013年, 蛋捲丟掉了中國的代理權之後, 以為他會痛定思痛, 開始從後勤服務開始考慮, 結果他今年的作法可酷了, 直接找一家市場行銷公司來負責他所有跨區域的媒體處理, 所以他的想法還是維持那種行銷重於服務, 只能說這種公司真的沒救了

以下來自 Marketing Interactive


Subaru shifts regional media buying account to Maxus

The Tan Chong Group has appointed Maxus to handle its regional media buying for Subaru. The duties will cut across the markets Singapore, Malaysia, Thailand, Philippines, Taiwan, Hong Kong, Vietnam, Cambodia and Indonesia.

Maxus is also tasked with creating a strategic council for campaign execution strategies for the brand. The agency was appointed following a closed door pitch and currently there is no time frame stated for the contract. Both Subaru and Maxus have confirmed the development.


JeryLime wrote:
不能說台灣的是閹割...(恕刪)</blockquote
在這台2015森林人2.5上多花一千多美金買的Eyesight, 可能是我人生花的最值得的一筆錢之一.

現在年紀稍長, 遇到突發狀況時反射速度不像年輕時那麼快, Eyesight總是比我快半秒發出警示音(還沒自動煞車), 提醒我避過不少狀況.

因為有時開CRV, 有時開森林人, 煞車與加油感差異大, 剛牽車不久時, 有次在高速路上晃神, 一輛拖板車突然切進我車道, 雖然說明書說Eyesight要兩秒, 但當時它馬上就叫了,我愣了一下才踩煞車, 但是腳踩那力道太輕, 沒辦法避免撞擊. 千鈞一髮之際, Eyesight重踩煞車, 腳底忽然感覺空了, 然後我的車在距離拖板車尾不到一公尺處才拉開距離避免撞擊, 有夠驚險. 因為大約120kmh, 所以車並沒有煞停. 但要不是Eyesight煞車我早就撞上了.

當然也有幾次誤判, 但都可以踩油門凌駕Eyesight. 比較有趣的一次是要停車在停車場花叢邊, 茂盛的樹枝都長到車位上一半了, 緩速前進中, 它看到引擎蓋上的茂盛樹枝, 重踩煞車避免前進, 當然還是我堅持停車到格啦!!

美國Subaru的車機整合導航系統聽說是出名的爛, 所以我沒買. 不過Eyesight的系統儀表都是圖示, 應該沒有翻譯系統文字的問題.
國外就是選配加價一千兩百刀左右, 所以沒那種加100萬的事情,
很可惜蛋捲寧願花大錢找廣告行銷公司大買媒體廣告, 卻不花點心思去改善後勤和提供更完善的配備


xjlin0 wrote:
在這台2015森林...(恕刪)
台灣車商都喜歡把新引擎,新變速箱,新科技配備妖魔化......自我感覺良好的先偷掉再找藉口~~
車商因為種種原因(原廠的交涉能力, 原廠的市場策略, 沒有後勤能力), 閹割配備不敢講老實話還情有可原
比較奇怪的是連消費者都跟著敲邊鼓幫腔去妖魔化新功能, 這才奇怪


revive wrote:
台灣車商都喜歡把新...(恕刪)
Nelson5 wrote:
連消費者..(恕刪)

合理懐疑這些幫腔所謂的消費者,其實是車商的鍵盤手
~~以上文字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意外~~
家人因為新手開車 shower check動作太久
被eyesight的警告聲提醒 回頭急煞 才免除一件追撞的車禍

自己經驗 是對向車快速左轉到我的面前 (我習慣含著煞車 等他的車尾離開我的車道)
但eyesight識別前面有障礙 就猛力煞車輔助 我原本含著煞車 只感到腳下面一空
萬一對向車不如我預期 如果突然一停 車尾停在我的車道中央 我應該煞不住 想一想eyesight還是蠻好用的
開車太相信自己也不好

既然原廠有這樣的配備 台灣subaru應該還是提供選配

manto123aaa wrote:
看到國外網站實車測...(恕刪)


好用的主動安全配備 用過一次就回不去了

應該是成本高的關係 因為這系統美國選配要價9萬新台幣
建議提供選配給消費者

若是標配,反映在車價,過高真的是會引響銷量

買車若不考慮車價 我也直上MB了


一般所謂的閹割
是指「標配」本來就有,但是還偷拔掉
甚者
還在台灣發業配新聞引用IIHS數據把自己和其他競爭車款放在一起,好像一樣安全似的
但明明IIHS是美規車的數據
該車台規根本就拔掉了

SUBARU 台規 沒拔掉半項安配
Eyesight 不是拔掉,是沒得「選配」
這不叫閹割
頂多說是沒有引進

SUBARU 車主批評或諷刺自家車的比例 已經算是超級高的了
所以這絕對不是袒護車商 (幹嘛袒護?? 無聊?)
有閹割就是有閹割
沒閹割就是沒閹割
這跟袒護無關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