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hng wrote:錯! 請Google...(恕刪) 怎麼會錯?好,就如同樓上提的例子兩部時速35的對撞,你說不是加總起來的撞擊力道,還是等於單一部車的速度撞擊力道那假設今天一部開60,另外一部只開10,注意喔,兩部車的時速加總起來還是70那我今天只開10公里的速度,跟另一部60公里的對撞,我的車所受到的傷害為什麼不是只有時速10撞擊的傷害而已?
語不驚人死不休 wrote:怎麼會錯?好,就...(恕刪) 幫忙回答一下,可以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747596&p=1簡單來說除了速度外,車子的重量差異,以及車子本身的"彈性",會對碰撞結果造成關鍵性影響。重量差異可以這樣舉例:時速50同種車對撞,會兩敗俱傷。但時速50卡車撞到時速50機車,卡車可能甚麼感覺都沒有。實驗室正面碰撞測試是撞一塊固定在地面的物體,基本上可以視為質量相對車子是無限大,實際結果會和撞同樣速度反方向行進的同重量車輛有近乎等效結果。彈性的話:兩車各50公里對撞後,時速降為0,和撞完後各以30後退彈開,結果也會不一樣。如果要用物理算,就是解能量守恆以及動量守恆兩組公式就可以算出大致的結果了。
kithng wrote:大大可以多做點功課。...(恕刪) 撞測只能模擬同級車對撞。50km/h撞牆等同於同質量的車50km/h對撞,大家撞擊前都是50km,撞擊後瞬間是靜止。跟卡車對撞是另一回事,因為撞擊前兩車都是50km/h,撞擊後卡車速度只少一點,XT以卡車的速度倒退,G值幾乎是撞牆的兩倍。因此正面PK卡車比撞擊測試的撞牆更嚴重。也因此撞測只能代表跟同級車的相對安全性,實際上路多半還是大車比小車安全,因為質量差太多。我想錯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