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發問:四輪傳動的房車

真是增廣見聞了,感謝以上幾位大大的詳細說明~
汽車版就要像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比起那些只會鍵盤論車,攻訐對方的文章,這邊的討論真好
vick yang wrote:

3-1. 分動箱 (Transfer Case)
這是變速箱的延伸 , 它的機械裝置可以讓駕駛人選擇高低檔位 .


Transfer Case 應該是將前軸&後軸連動的裝置總成的名稱﹐ Transfer Case 如果裡面如果沒有差速器便無法容忍前後軸有轉速差異。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86396616 wrote:
還是不清楚, 那GV和Wrangler在4WD時能轉向嗎? 如果能的話, 如何克服前後軸轉速不一的物理現象?...(恕刪)

只能用打滑來克服.

單看機械構造,SpecR把四輪驅動分為三種.第一種是Part Time 4WD,沒有中央差速器,前後輪無轉速差,可以選擇二輪驅動或四輪驅動的on/off狀態.驅動能力仰仗輪胎對於地面的抓地力,當地面反饋給前後輪不同的磨擦力時,便形成了一種前後輪的扭力分配.你提到的4WD就是這類型,前後輪胎只能利用打滑來克服前後輪轉速差,因此高速時動態穩定性並不佳.

第二種就是有加入Center Differial的4WD,透過前後軸間不同的驅動力矩,便可讓前後軸維持固定的轉速比,中央差速機構可容許兩者間些微的轉速差出現,因此當路面回饋給前後輪不同的磨擦力時,能有較大的前後扭力分配比率.差速機構內部多半為黏藕式插溯器,機械或電子控制離合器,扭力感應差速器等等.

第三種就是Torque-Split,動力由變速箱輸出後,只會傳輸至前軸或後軸,同時利用差速器再把動力分配至另一輪軸.四輪驅動房車多使用此種方式,諸如Audi Quattro,BMW X-Drive,Mercedes 4Matic,Nissan Attesa E-TS,Mitsubishi S-AWC,Subaru DCCD,Honda SH-AWD,Porsche PTM,.............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四驅房車都屬於這類.此種4WD系統,通常搭載於性能取向較為濃厚的車種,強調除了仍擁有4WD在惡劣濕滑路面的優點,更能在安全容許的範圍下讓車輛擁有最快的彎道性能.

談到性能取向,自然不能忽略了特殊的差速器--"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這算是一種特殊的裝備,在歐美,一台車子配置了幾顆限滑差速器是必須老老實實呈報出來的,Consumer Reports與Consumer Guide以及任何一本汽車雜誌都會清楚的列出一台車配備了幾顆限滑差速器.因為這東西除了性能需求外,也關係到了車子瀕臨失控時的車身動態,因此歐美人士都認為這是項必須讓消費者清楚知道的資訊.

Pachilla wrote:
Transfer Case 如果裡面如果沒有差速器便無法容忍前後軸有轉速差異。

是的,只要切入四輪傳動就等於是中差鎖定的狀態,
所以這類車種一般行車只用二驅,抓地力好的路面或高速行駛,就不適合切入4WD,
只有要越野時才切入四輪傳動.

其實這點連汽車雜誌(超越車訊)都搞錯過,編輯在評SUZUKI GV車款時還強調GV因為沒有
中央差速器鎖定鎖定功能越野受限.只因為GV車上無任何中央差速器鎖定
切換開關就這樣認為,還不只1.2次,這實在是搞烏龍.
實際上GV連中央差速器都沒有的.
還是有差蠻多的
2驅轉向不足
4驅較能應付各種轉向
下雨反而開車更狂
沒下雨的話
過彎很猛
一些前驅車過90度的右轉或左轉 速度都放在最低過
4驅有時速度適中
不踩煞車就彎過去了
Jason555 wrote:
真是增廣見聞了,感謝...(恕刪)


同意+1

這個討論真的讓我增廣見聞了

以上這些人大都作了非常好的示範,你要參加討論就拿實際的經驗或是有根據的文章來參與

希望鍵盤論車或是隨意丟出一句不附理由的comment就射後不理的人能少一點...

不好意思跑來貴版插花

之前同時用GTI與R32過一個極限約55km/h的低速彎

GTI是四輪發出尖叫聲...時速頂多50~52km/h出頭才勉強過彎,硬用55km/h入彎就是看ESP狂閃了

但換成R32幾乎就能用55km/h速度過彎,而且輪胎不太叫,極限明顯高過GTI,ESP連閃都不閃

當然許多人會將GTI吱吱叫解釋成前驅車駕駛樂趣

R32穩定的表現反而被形容成呆板,但我相信越穩定的表現其實代表更高的過彎極限。

或是這還牽涉許多專業的東西,比方說GTI配225/45R17輪胎,R32配225/40R18輪胎,兩者重心、車高也不盡相同,但我就實際駕駛心得與您分享
freeryan wrote:
同意+1這個討論真的...(恕刪)


同意+1+1
這個論壇真是臥虎藏龍,高手雲集
許多大大的發言真是讓人覺得入寶山不會空手而返
速霸路大多都沒有中央差速器
只有前後2顆差速器
中央差速器 好向sti 有吧共3顆
其它車種像小旱馬
或是道奇jeep
有3顆差速器 前中後

gtiturbo wrote:
R32穩定的表現反而被形容成呆板,但我相信越穩定的表現其實代表更高的過彎極限。


我比較欣賞R32高速時的比例會分配趨向後驅的設計!
前驅也有猛的,K8,saxo..底盤調教的好,impreza也佔不到優勢..

另外,扭力大,輪胎銷耗快....這點是怎麼解釋呀?我不是隨時在路上都檔檔拉轉吧
Antony from TIFC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