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0249 wrote:無法再同意樓主更多了!
意美的風評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有人不信邪,好啦! 我就是其中一個!(恕刪)
我也是類似一樣遭遇,由於已經是中年大叔,衝著人生還想再次開手排車的機會,毅然決然的在3/3 看 BRZ 正式發表後,3/10 就去經銷商下訂10萬買 2.4MT,當然那時已經比之前接單價漲了3萬了。結果在5/13 就從業務接到跟樓主一樣的 line 訊息
BRZ其實可以體會夾在中間業務的心情,所以在與業務電話溝通中,本人是直接指責台灣意美,「3/3 BRZ上市發表會這麼盛大,當時還連續在各電視頻道買下時段播放BRZ廣告,我一個禮拜後就下訂,然後兩個多月後通知2022年式根本沒車了,明年若有車卻要實質漲5萬,若這不是商業詐欺,那什麼才是商業詐欺呢?」
感謝各位前線的努力,面臨疫情嚴峻時期,22MY BRZ接單表現依舊亮眼,因為疫情關係,日本原廠受晶片短缺問題,22MY BRZ車型產能嚴重不足,已受訂22MY BRZ客戶確定無足夠車輛可交,........
由於樓主是1/23 下訂也是沒車,所以代表3/3 台灣意美BRZ在台發表時,根本就無法掌握確定車源,卻仍然大肆宣傳。而晶片短缺的事實早在去年2021 就已經發生的事實,並非是上市後突然發生的不利條件,並不合乎所謂「情事變更」的要件。其實大家也是理性的消費者,在這非常時期,交車延遲是可以理解與接受,但是若利用無法交車的情況,單方面違背合約來漲價,這就是一個無信用的廠商。
真的要對這樣無信用的廠商付出一點代價,否則消費者永遠都處於弱勢。我是打算之後去桃園地院遞狀提告台灣意美,所依據的事實就如上面所述,至於所引法條大概就是如下:
1. 請求權基礎:民法第 226 條 第1項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當然對方一定會抗辯是 “原廠缺車、晶片短缺” 並非可歸責於台灣意美之事由,但要知道:
a. 晶片短缺是2021 年的新聞重大話題,並非是2022年才發生,意美在上市前就要列入考慮因素。沒考慮過晶片短缺造成影響,或是考慮過後認為沒有關係,都是意美可歸責之事由。
b. 不論台灣意美BRZ 3/3 前的巡迴展示與3/3 盛大上市,其在媒體大量廣告都強烈顯示意美一定有車源,否則怎會投入這麼多的廣告活動。但目前看來意美連1/23 所接的訂單都無法交車,顯然讓下訂的消費者陷入錯誤,誤認一定會有22年式車可交。
而且消費者保護法第22條 第1項:「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其對消費者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第2項:「企業經營者之商品或服務廣告內容,於契約成立後,應確實履行。」

若消費者看到這廣告而誤認有車去簽約下訂,事後幾個月後意美才說沒車無法交22年式車,現在看來表示意美在已經認知有可能在無法交車的前提下卻大肆宣傳,難道沒有可歸責之事由嗎?
2. 請求賠償範圍:民法第 249 條 第3款 「 契約因可歸責於受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該當事人應加倍返還其所受之定金。」
其實台灣意美的缺車危機本來也可能是一個轉機,當台灣意美發現今年缺車時,若此時展現善意,不但向買家確保契約會確實履行,且還進一步補償消費者漫長等待的負面情感,相信我們這些準BRZ車主一定會感覺到之前台灣意美網路上的負評應該是過去式了,反過來還會幫忙意美說句公道話,如今台灣意美卻選擇了最差的方式處理,真令人遺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