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ungyu wrote:
同樣都是用手排版跑出漂亮的數據(恕刪)
Levorg沒有市售手排版可以拿來跑,倒是我懷疑台灣2.0(268p)的官方零百速度是拿日規300p的版本來說嘴。
gudodayn wrote:
不知道 SUBARU 是不是想轉型做普通家用車, 用 CVT / 拿掉渦輪 ....(恕刪)
SUBARU不是想這麼做,而是不得不這麼做。
用CVT的理由包括,SUBARU是CVT做得最早最好的廠商之一,雖然一直有傳聞在研發雙離合變速箱,但是只聞樓梯響。先天上AWD導致車重較重,油耗較高,CVT也是為了省油而不得不繼續用下去。
拿掉渦輪最大的考量就是CAFE法案的影響,由於SUBARU跟STI部門必須合在一起計算碳排量,導致許多排污量過高的引擎必須停產。
簡單的說,SUBARU是沒什麼好棋,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過去引以為傲的AWD、低重心,完全可以被電動車取代。水平對臥引擎只能算特色,卻很難當優點,不只是進步空間有限,還因為太寬,讓引擎室佈局侷促。最後只剩下Eyesight可以說嘴,結果整合越來越多技術到ES上去,反而讓ES的特色越來越模糊(跟其他家的ADAS系統分不出差異)。
從年底的1.8L開始,是SUBARU的最後一個燃油引擎世代(預計一年後會有一顆1.5L),之後SUBARU要往油電與電動領域去了。目前SUBARU的解方,是希望研發四輪輪內馬達電動車,在電動車時代重新打造AWD的特色,再把Eyesight顧好(雖然一度工程師出走、高層想放棄ES找以色列Mobileye駕駛輔助系統取代),看看這個每年不到100萬輛的小車廠能不能繼續走下去。
mclarenaroma wrote:
請問2018 1.6 GTS 與2016 1.6 GTS 避震器差異是僅有彈簧設定不一樣?(恕刪)
懸吊確實重新調整得比較舒適化一點(其實16與18的車開起來差很多,細節調整了約20多處,連車窗玻璃厚度都不同),但是原廠KYB代工的懸吊,能力大概就是到那裡,要真的有明顯進步,建議還是直接換外廠。但若後期的原廠已經合乎需求,確實是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讓行車舒適性有一點點改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