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abis9478 wrote:
Hank大要跑單渦衝...(恕刪)
已經有人回答你了!
但是還是雞婆一下!
基本上渦輪得分別觀察進排氣側的A/R值, 而不是台灣的專用語言"幾號螺", 來辨別渦輪性能!
我買的這顆渦輪是HKS TO4Z A/R1.00, 非TD04, HKS TO4Z 在GT-R(BNR32)上的測試值是, Boost打170kpa, 馬力約700ps, 這顆渦輪對應馬力約為750ps. 對於B25C脆弱的本體, 以及斗大的活塞, 應該相當夠用!
至於lag方面, 我覺得並不用太擔心, 除了2.5L引擎本身的低速扭力不差外, 還可以藉由噴油點火的設定來改善, 最重要的是藉由AVCS(可變汽門)來彌補低速的不足!
我預計打的Boost為1.8~2kg. 前為持壓, 後為瞬壓!
HAnk
evoing wrote:
hank大那顆不是t...(恕刪)
Evoing說得很對!
Turbo lag有很多處理方式:
1. 加大排氣量. => 例如從2.0L改到2.5L. 請記住"排氣量才是王道".
2. Head. => Cam, 可變汽門, 進排氣加大拋光, 加大汽門.
3. 渦輪的選擇. => 改變排氣側的A/R值, 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4. 渦輪管路的規劃. => 路徑短是重點, 但是管徑粗細也會影響.
5. Intercooler的大小. => 越大得集越多的氣, 反應變差, 但是冷卻效果好.
6. 改裝ECU的配合. => 噴油點火的修正, 可變汽門的控制.
7. 岐管的大小. => 這容易被忽略.
8. 排氣管的粗細.
太多了.....
其實我看過很多大改的車主, 花了重金改車, 居然跑不贏原廠, 或著最後以賣車收場!
這真的說明"慎選店家"的重要.
HAnk
HAnk_TIFC wrote:
何謂Litchfield? 不太懂? Sorry!
只是剛好看到"高士活"的腹內強化套件,覺得很稀有
就覺得您想要成為Type-25啦XD
http://www.type-25.com/index.asp#1
Ltichfield Type 25 Spec-C
415bhp @ 6,500rpm (400bhp from 5,800rpm − 7,000rpm)
570Nm / 420lbft @ 3,800rpm (300lbft from 3,000rpm)
8,000rpm Redline
0−60mph in 3.7sec
0−100mph in 8.7sec
157mph limited top spee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