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胖福板金撕裂記!!暫時與我的愛車分離兩週~~(完結篇)

我有遇過車友開Tierra因為底盤拉桿全上了
底盤太硬鈑金撕裂
不過它撕裂的地方是在拉桿鎖點附近
樓主,你要多保重了,真希望你的車能快點出院
明天我也來打電話給經銷商問問看,如果發生這種事,會不會幫忙保固
剛剛再網路看了一下, forester也有擋風玻璃容易裂開的問題, 以前xB也有同樣的問題 10台有5台是裂的, 車體結構太軟是一個可能的因素之一。不知道有沒有關聯。


互動森林人 wrote:
前陣子胖福駕駛座後方...(恕刪)


你的心情 我能感同身受 又氣 又哭笑不得

我的FORESTER 購入 沒有半年 大約6000英里

AT Fluid, Check Engine, VDC off 全亮

車子不能行駛

這樣的狀況 總共發生三次

一共進原廠 三次 全不找不到原因

連過 SOA 的 客服 沒消沒息

第三次 我最後就 是 一共寫了三大頁 的信 以限時掛號 寄給 當時 SOA 的 CEO MR. TOMOHIKO

信中 也提到 SOA 必須要 負責到底 不是 換車 就是 修到好 否則 就是跟法院提出 瑕疵車告訴 (美國的LEMON LAW) 並限期限內 給回覆

不到三天 就有客服經理(Customer Service Manager) & 資深專員 (Senior Rep) 電話來寒暄關切 並保證 一定會負責到底 也會跟車廠保持密切聯繫 根據車廠 有 SUBARU 區域的工程師 直接帶原廠行車電腦 來檢測

以行駛中的方式檢測 後來查出是 變速箱的閥門 故障 全部零件由 SOA 買單 工資 加材料 約 $2000 外加 車子進廠期間 所有租車$$$ SOA 更提供 免費 7年 10 萬英里 的保固

總之

我只能對你說 用 最後的一招 連絡 最高層 也就是 比台灣 SUBARU 的代理還要高 新加坡高層

不試試看 你是 不會知道結果的

請 原廠拿出 改裝底盤會造成 車體結構的損害 證據
wangalexwang wrote:
總之

我只能對你說 用 最後的一招 連絡 最高層 也就是 比台灣 SUBARU 的代理還要高 新加坡高層

不試試看 你是 不會知道結果的

請 原廠拿出 改裝底盤會造成 車體結構的損害 證據...(恕刪)


很遺憾的,新加坡高層跟SOT & 意美的主要負責人都是來自同個地方,
個人不樂觀的認為告到新加坡的效果有限,
若有辦法還是直接上書日本Subaru高層吧!
快樂阿比兄
各位大大的車子都在內湖意美汽車買的嗎???如果是的話那意美真該檢討囉!
但如果您是在各地的經銷商購買,關於出保固的問題,還是要去找原來購買的經銷商處理比較好吧!
因為目前SUBARU的總代理還是台灣速霸陸
台灣意美總是總經銷而已,有關保固的問題還是得經由SOT的人員判定!
Abby1926 wrote:
個人不樂觀的認為告到新加坡的效果有限


沒試 永遠不會知道結果

我當初也是抱持 試試看 的心態

SOA 沒回應 也不能怎樣

只有等到 再次發生時 再拿回車廠

但是

沒有想到 SOA 卻回覆

客服經理 甚至 還提到 是 CEO 直接打電話 給她交代的

不試 永遠不會知道結果

以前朋友小civic改底盤拉桿防傾桿一堆的,操到後來也是拉桿與防傾桿旁邊的板金撕裂
不過以前小喜美的板金大家都不覺得意外,倒是安全性一流的subaru會在這種地方發生真的不太合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不承擔任何責任。
互動森林人 wrote:
前陣子胖福駕駛座後方一直有異音出現,實在受不了,星期二就送去意美,內裝都快拆光了,今天終於檢查出來,是我的D柱靠近天棚處板金焊接點裂開,沒錯,是裂開,意美說我是第一部,而且把原因歸咎於我改到一拜的cusco底盤,說因為我底盤改得太硬,造成車體鈑金支撐不了過大的拉力因而裂開,大家相信嗎?我的車才開半年耶,才改個底盤拉桿而已,如果我連避震都改的話,或是去龍潭多開幾圈,是不是整台車會散掉??重點是~點焊及拆裝的工資要自費,自費喔,我實在無話可說,誰叫我愛改車又愛劇烈駕駛呢?只是...速霸陸的車體鈑金有這麼脆弱嗎??保固期內有改底盤的胖福車友們,如果有跟我一樣的情形出現要回原廠檢測前,記得把底盤回復原狀,不然要自費喔,咳~~~~~~


請問大大有照片可以讓大家分享嗎?
這樣我們也可以自己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當然希望是沒有啦...)
Subaru的焊接線是不是有甚麼狀況,
怎麼Legacy和Forester都陸續有焊接點的問題呢?
等看看樓主的照片好了,如果真的是結構鋼樑間的焊點斷裂,那SUBARU真的要檢討。小弟猜樓主的CASE是鋼樑沒事,但是鋼樑跟外殼之間因受力過大而分離。
現在的車都講究潰縮設計,真正高剛性的只有那一圈圈由鋼樑所圍成的空間。至於其他的外殼結構,主要是拿來吸收衝擊的,通常不大可能有多強的剛性。
目前的底盤補強組件,大多是針對橫向的扭轉,也就是補強固定懸吊的支點。這樣的設計可能沒有考慮到前後軸間的補強,所以當前後軸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扭轉時,原先由整個車體漸進承受的外力,一口氣就往全車剛性最弱的地方去...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