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彎也會有差喔. 前面 換成20mm/ 後面 換成25mm.
前後防傾桿外包裝

前防傾桿外箱標籤

後防傾桿外箱標籤

前防傾桿裝配完成

後防傾桿裝配完成

後防傾桿側視照片

裝配上前防傾桿較為複雜,後防傾桿約10分鐘,兩者配裝完成要花1.5hrs.
此改裝素cp值蠻高的喔.

阿正
重點是讓過彎時兩個輪子增加同步壓力,減少側傾。
在山路,高速公路換道時都很讚。
反過來,遇到窟窿路面,左邊壓一個洞本來是左邊彈跳一下,右邊較小力,稍有舒適。
現在會左右同步跳,落差越大越不舒適,因為他減低了避震的功能。
如果你的開車路程是台北那種拉力級路面,會不舒服~
如果你跑高速,山路較多,那就很讚。
當然,care 操控多餘舒適的人也會推崇!
早之前小福裝21mm防傾桿加上原廠避震還可以,換上短彈簧就很慘!
當避震器用久老化,那感覺就更差了!
後來就丟在旁邊囉。
所以也要斟酌你的容忍能力,行駛狀況及避震設定來選擇。
你想,wrc比賽,有些路況落差大,為了增加輪胎接地面,還得要把防傾桿拆除哩!
但是,引擎室拉桿是可以小幅度增加車身強度的的選擇。
在過彎中,回正時原會感覺車身有搖晃,哪有些來自車身的剛性不足,這隻可以稍加彌補,但是也不是神器可以讓你全無忌憚過彎。尤其是sti那隻有彈性的拉桿,裝上不會影響舒適性。
話說防傾桿,以前曾工作是在汽車的協力廠,像這種拉桿,防傾桿,張力桿....都是cnc彎管機製作,加上兩端點形狀加工,焊接,塗裝。
看到市售價格,實在是暴利。
不過,要裝,我還是付錢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