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mac wrote:P大你那個會不會容易...(恕刪) 上面有鎖 (六角螺螄) 所以不是那麼好偷﹐偷了也不能夠用在其他接受器上面。我選擇這種是因為方便﹐不用拉線﹐下車可以輕易帶走。5千公里調胎也不用從新設定接收器。缺點就是打氣時比較麻煩﹐但是目前沒有漏氣所以也很少需要打氣。
之前在友站看過pleiades大大分享的3M TPMS 安裝記實pleiades大大分享的3M TPMS 安裝記實覺得店家定位的功夫相當重要 所以猶豫了看來P大的輪胎狗較符合我的需求小朋友又要出走了不過為了家人以及其他用路人的安全這是一定要的
之前也在y拍上買了一台胎壓偵測器我是買ORO的最主要是看上他有急速洩壓警告的功能能早一點反應就多一點安全而且價格上也蠻便宜的本來也是想買胎外式的就是Tyre Dog那款也是貪圖他安裝上的方便可是網路上搜尋的結果似乎Tyre Dog有很多問題後來就放棄了可以網路上搜尋一下小小輪胎行裡面有一些TPMS的資料可以看
scartt wrote:就是Tyre Dog那款也是貪圖他安裝上的方便可是網路上搜尋的結果似乎Tyre Dog有很多問題後來就放棄了可以網路上搜尋一下小小輪胎行裡面有一些TPMS的資料可以看 請問是蝦米問題﹖ 我的輪胎狗目前並沒有什麼問題。
兩個禮拜前我剛好裝了ORO的胎壓偵測器,在決定購買前比較了好幾個品牌,最後決定買ORO。使用了兩個多禮拜,真的蠻好用的。不過,安裝過程真的需要找比較好的店家,包括線路的連接與輪胎的平衡等等的都必須處理好。底下是之前寫下關於ORO的使用心得:想安裝即時監控的胎壓器已經一年多了,剛開始考慮的機種主要是3M、映興跟Ever Smiling。不過去年詢問到的價位都頗高的,含安裝到好最便宜也都要八張左右的小朋友,更別提最有質感的3M了。於是在安全與荷包的衝突下,延宕一年多都遲遲沒下手(其實也是因為一忙就忘了,哈。)。結果前陣子因為輪胎的壽命差不多了,想說上網查詢有沒有c/p值比較高的輪胎時,剛好又看到有文章在討論胎壓偵測器,於是內心敗家的小惡魔又被喚起,想說既然都要換輪胎乾脆就連胎壓偵測器一起安裝,那之後就不需要再拆一次輪胎了(買東西總是需要一堆理由來說服自己)。基於這樣的敗家理由,輪胎鎖定了MAP1,而胎壓偵測器則在3M跟ORO間猶豫。最後因為我想要用隱藏線路,且不想要佔用點煙器(要接mp3),加上3M跟ORO是同樣的設計團隊且價位又比較低,於是考慮了一天後,我敗家了,哈哈哈。囉唆一堆後,終於要進入使用心得的部分。首先,我真的覺得ORO的介面蠻漂亮的,尤其晚上介面顯示的圖示更是漂亮。此外,主機還可以顯示輪胎溫度與電瓶的電壓。http://0rz.tw/pps4e 早上拍的:四個角落是胎壓(psi)http://0rz.tw/RYf65 晚上拍的:中間偏上的是電壓13.8Vhttp://0rz.tw/SPsFv 晚上拍的:四個角落是溫度(℃)再來,就是功能的操作。對我這種不喜歡太繁複設定的人來說,ORO的模式設定與警示設定真的蠻容易,操作一次就上手了。模式設定:共三種(壓力 vs. 溫度 vs. 壓力與溫度輪流顯示)開機後只需要按mode鍵就可以變化了。警示設定:壓力、溫度跟電瓶的電壓都可以設定警示條件。壓力以設定值的上下25%為條件,高或低於就會嗶嗶叫。例如:設定值為36psi時,P < 27psior P > 45psi就會叫。其中若30秒內壓力變化超過2psi也會嗶嗶叫。(希望不會遇到這種情形)溫度則是高於設定值會嗶嗶叫。電瓶則是低於設定值才會嗶嗶叫。不過,關於胎壓與溫度的部分,我覺得有幾個地方蠻有趣的。1、晚上的胎壓變化比較低,在高速公路開了快100km才增加約2psi。而中午車子從家裡到高速公路不到5km,胎壓就已經增加了2psi,途中胎壓最高到42psi。http://0rz.tw/GFQCO 晚上剛出發時的胎壓http://0rz.tw/Oqd9b 到休息站的胎壓http://0rz.tw/pps4e 早上只有拍到這張比較清晰,剛出發時的胎壓四輪約36psi,途中胎壓最高到41psi。2、溫度的部分,晚上跑了快100km,溫度上升了快10度,中午才剛上高速公路就已經增加了十度左右。到目的地時的溫度比剛出發則將近增加15度。但最有趣的是前輪的溫度都會比後輪多了約3度。就算才剛發動車也差不多都是前輪會比後輪高個幾度,這是因為前輪受力較重造成的嗎?這部分目前還不確定原因為何,也許有高手可以幫忙解答一下。http://0rz.tw/nHXDL 剛出發http://0rz.tw/VcUkx 到休息站整體來說,ORO這款我覺得使用起來很滿意。不論是美觀或功能上都覺得物超所值。尤其對我這種怕死,然後沒啥錢又很在意介面美觀的,我覺得ORO算是蠻不錯的選擇。不過有個缺點我一定要說,就是安裝完之後,頭都會往旁邊看顯示器,雖然看到胎壓正常會覺得很心安,但真的會分心,或許以後可以結合HUD的方式會更安全點吧。--跟各位看倌說聲抱歉,我很努力想把圖片上傳,但都無法成功,只好貼上連結。請別見怪啊。
Pachilla wrote:請問是蝦米問題﹖ 我...(恕刪) 其實我會放棄買胎外式的主要原因為小小輪胎行的一篇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jw!_7SaRWCRBxFs2jQszDp_/article?mid=6307&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連輪胎店都不敢賣的東西您會想買嘛?.....
scartt wrote:其實我會放棄買胎外式的主要原因為小小輪胎行的一篇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jw!_7SaRWCRBxFs2jQszDp_/article?mid=6307&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連輪胎店都不敢賣的東西您會想買嘛?..... 一顆感應器故障也許是機率問題。不過我從來沒有把胎壓打到48psi 以上過。Anyway, 我對輪胎狗還滿意﹐裝了不到半年就替我就發現了煞車分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