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改了KYB黃桶plus 配TS短彈簧,
我需求也是舒適為主,我個人蠻推的,大幅改善原廠避震,
前避震太硬,後避震太軟像船的缺點

以下是我前2個月在私人社群寫下的心得 可供參考:
需求:
提升舒適度,所以一直怕改了會很硬,觀望了兩三年最後讓我換下去的原因、
是看到同樣車型的網友在敘述他不滿意原廠避震器的方式、跟我形容的一樣,後來他更換了KYB 黃桶plus後原來的不好的地方都改善了很滿意、
看完就決定衝了。
心得:
換完後一試車就很有感、原先前輪低速的彈跳完全不見、過坑洞處裡的感覺很像雙B,
悶哼一聲就迅速處理掉、很舒服,後輪本來上下像船一樣的晃動感也不見了,個人非常滿意,
真的覺得舒適非常多,阻尼調整目前還在嘗試、1-14段目前調過8&6都有點跳,
現在3~4感覺比較剛好。
比較:
車改完去車行牽車的路上,我是開進口歐系中大型房車去的,
回來的路上刻意走同樣一段爛路,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怎樣,
覺得避震舒適度很接近歐系房車的原廠避震,
甚至一些跳動處理的更好一些、跳動跟晃動更快的收斂下來,
舒適度還是有差一點點,但很接近了。
車身高度:
這點我想我跟大家比較不一樣,因為此車主要是太太載小孩在使用,
所以不希望車身高度降低。
當初本來想搭配套裝的L.H.S短彈簧,但店家說他們只有配TS短彈簧,
且店家解釋差異不大,因為蠻擔心會太低,怕抱小孩會閃到腰,
查了資料TS比原廠只有低11~12 mm,所以就直接換了,
不過更換後前輪看起來是跟原廠一樣,
但後輪反而比原廠高了約15 mm,目前使用3個禮拜後、大約又降了5 mm,
所以改完是不減反增高10 mm左右(改前後有用尺量)
目前改完三個月,後輪是1指半左右,跟我改前差不多,或許本來原廠已經過軟,所以比較低?
感想:
前後避震如果用量化分數來比較的話,原廠前後都是50分,改完前避震變成85分後避震78分,
後避震阻尼目前還沒找到完美的設定,但總的來說,舒適度及乘坐品質真的改善不少。
補充 : 改完到現在我阻尼設定大都調整成 軟1~硬14 : 2~3 , 可看出我幾乎都調整到最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