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978978 wrote:其實就是 '爽度'...(恕刪) 引擎拉桿真的是視覺爽度居多~~像我的GC8老鯊多年前也從日本弄了一隻正STi碳纖維拉桿來裝不過那隻是中古的,而且只要1000日幣...連中古的葉子板拉桿都要6倍價錢才買得到,就知道這個東西的真正價值在哪小弟下一步想弄顆庫斯狗的1.5way LSD來玩玩,不貴又有實際效應那個才叫跑山利器啊!!!
RHW wrote:我相信5代森林人除了...(恕刪) 引擎室拉桿,結構桿強化車體剛性直通(一體式):受垂直力與橫向拉力,較硬魚眼(sti):受橫向拉力,放掉垂直力,較Q彎道時比較不會有微幅的車體扭曲個人感覺是,小支雞肋高速公路過彎因道路設計的容許值較一般道路為高。有引擎室結構桿沒結構桿,對普通駕駛來說。差異化只有....一點點點(#註)山道髮夾彎,也沒人拿suv甩尾過彎正常或比正常速度偏高一些情況下SUBARU 的鋼性本身就吃的開了(更何況五代更強調剛性提升)純粹引擎室拉桿直觀優點打開引擎蓋清潔引擎室時的小滿足踏入升級的一小步若是為STI拉桿,比沒裝的有點小優越而已。森(無論幾代),雖然低重心但,他還是一台SUV..無法跟檸檬,WRX去相較高下擺脫不了先天上的不足想要過彎沉穩犀利懸吊避震及輪胎升級才是唯一有感。其他拉桿,結構桿或頂桿...(只裝一樣兩樣,差異不會明顯有感)前上,中,後下有作更動話..操控性的靈敏一定有所不同但舒適"相對"會打折(每人觀感不一)重點,荷包絕對會瘦。以上是個人的心得觀點是個人使用感覺是個人瘦荷包換經驗有錯,請高抬貴手了。不代表所有森車主(#註)引擎室拉桿,結構桿個人安裝後的感覺1.變換車道,車頭比較沒有擺盪(搖晃)感舒適程度:魚眼=一字【安裝之前後差異比較: 微幅】2.崎嶇路面時,前座搖晃幅度減小車頭端左右晃動次數減少舒適程度:魚眼>一字【安裝之前後差異比較: 有感】3.過彎犀利穩定,無感
DaniPedrosa wrote:換避震比較實際, ...(恕刪) 認同,我是5代軟鯊也有裝引擎室拉桿,坦白說無感。避震阻尼的問題很大,太過軟調,有時候爛路開起來很船。能調到檸檬哥那種硬度比較對得起SGP,目前都太過軟調了。
bin7777 wrote:不這麼說怎麼賺錢....(恕刪) “拉桿”...不管是那邊的,就是提升車體鋼性用的,鋼性提升好處就是反應會變靈敏,引擎室變硬,轉向時車頭反應會快一點。理論是這樣,但實際上,只有剛裝上去的那一兩秒有感,之後就忘記他的存在,因為1.原廠鋼性並沒有這麼不堪;2.你的車馬力也沒有大幅提升那為什麼要裝,因為開蓋時好看,特別是日本進口品牌,就是爽!再來就是日常行車沒什麼負作用改裝一定有負作用,只是大小分別,自己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