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UBARU柴油水平對臥引擎噪音值創新低紀錄

亮哥 wrote:
理論上差個3dB在人耳聽來的音量就差了足足一倍.這是一種log數學式..(恕刪)
後半句是正確的, 但是前半句需要再討論一下......

如果原本的音量是 0db, 再增加 3db 的話, 有可能人耳的感覺是差一倍....
可是, 如果原音量已經是 70db 了, 此時再增加 3db (變成 73),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立即分辨出來....

其次, 「頻率」也會造成聽覺上的差異, 汽油車頻率較高, 柴油車頻率較低, 即使音量相同, 人耳聽起來還是不同...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raytracy wrote:
後半句是正確的, 但...(恕刪)


呵呵~果然是內行人~大大點出重點了~所以斷章取義的說法實在容易誤導不懂的人~
KBOX-tuning wrote:
呵呵~果然是內行人~...(恕刪)


呵呵,你確定他說的是符合實際狀況嗎?汽油的72dB和柴油的70.5dB真的聽起來只差<一點點>嗎?
你要不要買個音壓計在喇叭前自己試一試?

人云亦云者也很容易誤導大家啊.不過他提到聲浪感和頻率高低相關我倒是蠻認同的.
就算他是最安靜的!
我買來之後還是會改進排氣的啦....
雖然不會像路上跑的那種那麼大聲...
但是也多少會比原廠的吵了一點..
亮哥 wrote:

呵呵,你確定他說的是符合實際狀況嗎?汽油的72dB和柴油的70.5dB真的聽起來只差<一點點>嗎?
你要不要買個音壓計在喇叭前自己試一試?...(恕刪)
不好意思, 從物理和數學的觀點來看, 您的說法並沒有錯誤; 但是當「人的感覺」加進來時, 各人的描述不盡相同....

什麼叫「人耳聽來的音量差了一倍」? 這是用數學模型描述出來的結果, 代表耳膜承受的壓力大一倍; 但是請問: 有誰可以在不看分貝計的情形下, 明確的告訴大家: 「這個聲音比剛才大 1.2 倍」, 「那個聲音比剛才大 3.5 倍」?

如果要用實際的生活例子來說明, 請找一台 Ford MetroStar 去試乘, 以下是經過實際測試的數據:

40km/h 時, 車內量得 57db
60km/h 時, 車內量得 60db
80km/h 時, 車內量得 64db

三個速度之間, 剛好都差不多相差 3 db, 照您所說的數學模型, 這三種時速的音量應該比前一個「大一倍」. 是的, 數學上確實如此; 但是, 如果實際問問 MetroStar 的車主或試乘者, 請問他們開/乘車時的感受也是如此嗎?

我相信, 大部分的人試乘過之後, 只會說:「60km/h 比 40km/h 大聲一點」, 「80km/h 有點吵」, 但是不可能有「大上一倍」的感覺, 甚至, 大部分人若不仔細聽, 根本分不出來 60km/h 和 80km/h 的差別, 反倒是 40km/h vs. 60km/h 還比較容易分辨.....

高鐵列車通過時的平均噪音值 80 分貝, 台北火車站前馬路的噪音大約 90 分貝. 這兩者的數學模型相差「10 倍」. 但是, 請各位自己去試聽看看, 如果我們沒有事先說, 有誰能分得出來: 是高鐵列車比較大聲? 還是車站馬路比較大聲? 就算能分辨, 頂多只會說:「兩個都很大聲」; 會有人把這樣的差距, 形容成「相差10倍的音量」嗎?

ps. 如果找不到 MetroStar 的話, 這裡還有 Nissan Cefiro V6 的實際測量值:

40km/h 時, 車內量得 57db
60km/h 時, 車內量得 59db
80km/h 時, 車內量得 63db

問問開 Cefiro 的人, 會感覺三者之間的音量差距是「大上一倍」嗎? (如果會的話, 恐怕很多人都要去退車了)

ps2. 分貝計的數值可以當作比較參考, 但是無法完全類比人類對聲音的感受, 舉例:

1. 在分貝計前面 30cm 張大嘴吧大聲尖叫 (大家聽了應該會捂起耳朵)
2. 在分貝計前面 30cm 抿著嘴用力吹口氣 (大家應該聽不到什麼聲音)

如果操作得宜的話, 你會驚訝的發現: 分貝計顯示 2. 的音量會大於 1., 這點跟人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
換句話說, 分貝計只能表示「聲音到達耳膜的能量」, 但卻無法顯示「人類大腦解讀的耳膜感受」.

(歡迎大家實際去驗證上面的各項實驗, 再回來說說您驗證之後的感受.....)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raytracy wrote:
不好意思, 從物理和...(恕刪)


謝謝精彩的分析.我的發言其實是針對某人所說:即使是同樣的噪音分貝~是不能期待柴油引擎的噪音能跟汽車V12引擎比的.這段話.這點很不以為然而已.和您相關不大.
相同噪音分貝的噪音值本就相同,只差在聲浪頻率的高低而已.但為何某人硬中凹柴油就是不能和汽油相比?

還有即便是CEFIRO,時速60和80的分貝差距我想就算聽起來沒差到一倍,應該已聽得出來明顯的差異了吧?(事實上什麼叫聽起來差一倍,這原本就無法量化而不科學,充其量拿來當作一種比喻說明而已)長途開下來,我想車室內噪音值相差個3dB對於開車品質就已有很大影響.任何3dB的差異變化,對人耳來說應該都是明顯可分別的.
室內冷氣機最低速和最高速dB值相差約7dB,中速和最低速差約3dB,家中有冷氣機的人,應該都可以明顯分辨其中噪音值對人耳甚至是心理層面帶來的差異性.
聲音是以球型擴散傳出去的, 人耳聽到的"音量"與音源的"能量"並不成線性關係, 聲音能量大一倍的時候, 人耳聽到的音量只有多一點點, 所以"音量"才需要以log轉成db來表示, 較符合實際聽到的感覺.

所以, 若是3db與6db比較, 多了3db, 能量大了一倍, 音量也大一倍; 若是30db與33db比較, 同樣多了3db, 能量大了一倍, 音量卻只大了十分之一.

以上若有錯誤, 敬請指正~~
常常講到噪音值 很容易陷入量化的數字迷思
舉個例子:
本人拿公司噪音計測過2003T牌2.0啃瑪莉 和 2001 MB S600L
同一天同一路段 時速60 100km/hr的噪音值
結果 60幾乎一樣 100差2.8dBA
其實以實測數值幾無差別
但人耳的感受差異甚大!!
怎說!?

這麼說:
瑪莉的噪音來源很多 S600L非常單純
因而感受上完全不同等級 這是無法量化的!
多個噪音源 若噪音值相差在幾個dB以上(我忘了多少)
那實測噪音值還是等於大的那個單一測值!

另外,行車噪音影響人的感受 最明顯的還是在加速階段!
但一般測量都是定速在做........
所以大家常看汽車雜誌會有疑問:
怎麼我坐的時候覺得差很多
為何雜誌測量60 100幾乎平手!?

關鍵在於測量方式!
金牌屁蔥
亮哥 wrote:
即使是同樣的噪音分貝~是不能期待柴油引擎的噪音能跟汽車V12引擎比的.這段話.這點很不以為然而已.和您相關不大....(恕刪)
關於這件事, 小弟的立場也跟您相同, 也認同您舉冷氣機的比喻 (沒有特定針對誰, 若先前引起誤會請諒解)
對於 Subaru 此款柴油引擎的研發功力, 確實值得我們給他掌聲.

但目前的車主觀感中, 即使柴油引擎實測數據低於汽油引擎, 仍然會有人在實際試乘時, 主觀認定柴油引擎比較大聲.

在這個議題上, 有很多因素會左右我們的判斷:

1. 大部分人仍未習慣柴油引擎的音頻, 不幸的是, 人耳若經常聽到熟悉的聲音, 大腦會逐漸忽略這個聲音; 但是一聽到陌生的聲音, 大腦會特別集中注意力去解析這個聲音. 這種腦部的活動, 會造成:「陌生的柴油引擎聲音較大」的錯覺, 因為它特別容易引起大腦的關注.

2. 不同音頻, 即使釋放出相同能量, 但是人類大腦對於不同音頻的解讀, 原本就存在不相同的立場. 有些人非常不能忍受低頻聲音, 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低頻(例如地震的前導波), 都會引起情緒上的不安定; 有的人剛好相反, 非常不能適應高頻音, 只要有一點點高頻(像是蚊子叫), 就恨不得致之於死地.....

3. 如同樓上所說的, 測量方式與噪音形成的來源, 有可能造成大腦解讀上的差異

其實, 不論柴油引擎聲音是大是小, 小弟對另外一個現象比較感到興趣:

歐盟有超過一半的國家, 柴油新車的比例超過 50% 以上. 而且, 儘管這些新柴油車的引擎聲浪, 並沒有特別比汽油車低, 但是還是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歐洲人, 願意在換新車的時候選擇柴油車.

那麼, 這到底是代表著:
1. 歐洲人的耳朵有問題, 根本聽不見柴油引擎的噪音? 還是,
2. 台灣人的耳朵特別靈敏, 所以無法忍受柴油噪音? 或者是,
3. 台灣人的品味比歐洲人高級, 認為柴油車的噪音是種「不入流」的象徵?
4. 歐洲人對於環保的積極犧牲奉獻, 讓他們願意在駕車時忍受較高的噪音?

賣柴油車的行銷部門, 應該花點時間來研究一下這個現象, 說不定可以找到特別的商機....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讚喔~~現在開始存錢好了~

等上市再去體驗一下柴油水平對臥引擎的能耐~~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