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意美老闆真的不是顧客導向思考...eyesight 要不要上,竟然是這個理由..


yanshui wrote:
https://www...(恕刪)


換你是總代理時,你不會用「戰術角度」看「戰略問題」,台灣市場小消費者行為模式多變,在台灣目前世界或兩岸這種大環境不明確態勢,至少他還願意投入資源算積極了。

陳唱在東南亞代理或組裝日本車廠如日產等產品,整個東南亞、香港或大陸南方他都是經營圈,陳也不是笨蛋應該知道為何去年未達目標8000而且今年又繼續維持8000輛目標,因為遇到了後勤形象等瓶頸,這個廠我猜從獵地、規劃設計、申請建照、營造招標、施工已經籌備多時,推測最少應該已經快三年以上(獵地不是要找就馬上有還有要談評估土地、評估價格),7CAR(小七觀點)YouTube上面我看到好像表示花了5000萬美金蓋的(大概一億六千、或許除廠房設施外還含設備),人家還是有在想如何搞大的。

我看最慘是中國大陸,富士重工跟大陸的龐大集團合資公司,去年沒成長還掉下來,真慘。

yanshui wrote:
https://www...(恕刪)



不是義美的這樣想而已,每個車廠都是這樣,為何呢?看看銷售量,台灣人買車幾時注重安全配備了?要賺錢還是虧錢不關消費者的事,都是老闆的事,你覺得他要加嗎?

eric-hsu25 wrote:
依照業務說法是'愛...(恕刪)


聽起來就不想養這方面的技術人材嘛, 這應該才是真心話, 門面投資就可吸引很多人了, 養人燒呀,
要看情況吧 不是就以你的角度來看
eric-hsu25 wrote:
依照業務說法是'愛...(恕刪)



業務的話聽聽就好了,會買SUBARU車子的人通成比業務更懂這牌子的東西,
業務的話半真半假,你覺得那個笨蛋會讓你不趕快決定下單,就好說已經沒車再進來了,要你馬上簽約。

XV跟FORESTER的售量有些差異,依照計畫引入Eyesight 3在XV這種小型「『類』SUV」上也無可厚非,但因消費客層不同,反而會讓原來想購入FORESTER的觀望,所以這是必須考慮的。

我覺得SGP底盤一出現明年日本發表大改款FORESTER 搭SGP底盤的車會讓消費者又想等一下,總會影響消售量,即便意美大老闆新總部採訪談所說第四季發表小改款LEG/OBK(一定會納入搭載Eyesight),這個也會讓想買的人縮手再等一下,這麼多等一下就一年過了;搞不好依照各季就逐次全面展開搭載Eyesight也有可能。

綜整可靠訊息、我來推測一下:
第二季(末):大改 XV+Eyesight 3
第三季(末):小改 Levorg+Eyesight 3、
突擊發表?: Forester+Eyesight 3
第四季(末):小改 LEG/OBK+Eyesight 3


至於日本本土大小改款期程如下:(看不懂日文者抱歉了、我懶得翻譯)
2017年
4月
スバル 「XV」 フルモデル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5月
スバル 「レヴォーグ」 マイナー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6月
スバル 「レガシィB4、アウトバック」一部改良の予定です。
スバル 「ステラ」 マイナー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スバル 「WRX」 マイナー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11月
スバル 「プレオプラス」 フルモデル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12月
スバル 「インプレッサ」 一部改良予定です。
時期未定

2018年
時期未定
スバル 「フォレスター」 フルモデルチェンジ予定です。

yanshui wrote:
https://www...(恕刪)

經營者的思維我們不懂阿
5000美金是近16億吧 還有篇寫斥資20億
花那麼多倒不如幫員工加薪後勤才會好吧
賣了就會像這樣
台灣酸民無法享受新科技
只會認為是折磨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5084498
這邏輯....難怪速霸陸車主對義美很反感
車子好但是代理商太鳥
豬隊友

其實...今年日本很像Levorg會搭載Eyesight 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