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當然也會多少覺得為什麼我運氣不好沒享受到,
但也會鼻子摸摸知道這就是常態,
的確只能說是早買早享受,
尤其在某些產業尤其是電子3C產品類,
但汽車相對來說比較不是這樣變動頻繁的產業,
加上才剛上市的車不到一個月就有另一個牌價,
(不是說我個人交車不到一個月,是車款上市不到一個月)
這部分我覺得是公司在決策時的瑕疵,
相信當初在討論的時候,
決定4月掛牌開始適用的時候,
應該會有人詢問那那些剛交車的人如果有抱怨怎麼辦?
我們不在現場不知道當時的討論,
但我們知道的結果是對這些在3月份或是4月初剛交車的正15年車主來說沒有補償措施,
我思考的面向是這個公司在決策時候的中心思想,
身為企業主獲利當然非常重要,
但既然都可以全面降價來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跟深耕台灣市場,
為什麼對這些少數在這個時間點交車的客戶沒有任何補償措施,
如果有,
不論多少相信這些剛交車的車主愉快的心情可以延續,
也會更樂於推薦Subaru的車,
畢竟這車的品質本來就好,
加上代理商在處理事情上面是顧及消費者的,
這樣消費者也開心,
車商也可以順利獲得更多推薦,
當有人在對意美有異議的時候,
也會多一個人幫忙說話,
這不正是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公司決策時的中心思想,
會沿伸到每一個層面,
不論是銷售或是後勤服務,
一個品牌的經營不就是這樣,
否則不就跟大家抱怨那些無良政客,
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犧牲廣大民眾的權益?
我發聲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這個,
消費者跟車商都成長,
這就是一個健康的市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