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Diahatsu 的改裝之後,5分在這篇送你,
改車,就要像板大這樣,各部件都從材料面去了解,
而不是道聽途說裝了什麼跑多快就銀子砸下改了
改一部大馬力的車不稀奇,改出一部均衡的車才是藝術
自己動手,更是樂趣多多,
板大與改裝廠的良好互動,也令人讚賞
改車其實無論從材料學,冶金學的方面去看皆是很有經濟/工業效益提升的行為
只可惜路上亂胚的改裝車壞了普世大眾的印象
亦造成偉大的政府錯誤的打壓
其實政府眼光要是夠遠,籌資興建個賽車場(亦或是試車場)
配套弄個園區在周邊,那麼台灣的汽車/冶金工業,亦可以更上層樓
汽車工業進步了,經濟自然有提升
恕小弟學淺,那個水噴射,是做什麼用的?
無論怎樣都 Made in Taiwan
Labrador DAD wrote:
對於板大,在下只有佩...(恕刪)
我也非常贊同你的說法!
一起加油吧!
這是Aquamist廠商的解說(截錄TIFC Simon的文章)!
=====
Aquamist 對引擎的動力提升有甚麼幫助?
在物質三態裡,如果熱量增減不會產生物質溫度上的變化, 但卻改變物質的基本形態,這種物質的熱吸收或熱釋放,我們稱之為潛熱. 如同0℃ 的冰轉化成0℃ 的水, 或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汽,雖然其溫度並未改變,物質形態完全不同.
在多數情況下, 水分子都是處在液體的狀態. 但當我們給予一定的能量時, 水分子就會澎脹. 在這過程中, 水分子會由液態轉變為氣態. 在這個情況下, 大量的熱就會被其吸收. 水的潛熱是汽油的六倍, 也就是說, 氣化 6 公克的汽油所須的熱只足夠讓1 公克的水氣化為水蒸氣. 換句話說, 如果引擎因為某種原因必須加噴單位時間 6 公克的汽油降溫時, 我們僅須使用單位時間 1 公克的水就可以有效代替.
我們知道, 在不同的情況與要求下, 燃氣各有其最佳的空氣與燃油比例, 也就是所謂的空燃比 (Air/Fuel Ratio, or A/F ratio). 而燃油… 顧名思義就是燃料. 但當引擎溫度過高而產生異常運轉狀態時, 燃油就會被用來當成降溫劑. 這些過多的燃料不僅無法幫助燃燒, 反而會成為引擎燃燒室內火焰傳導速度的殺手. 這時候, 引擎的燃溫雖然可以降低, 但扭力的輸出卻大為損失.
許多外在條件影響強制進氣引擎的扭力輸出, 進氣溫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過高的進氣溫度不僅限制了單位體積內氧分子的數目, 更增加了引擎因過高的進氣溫度與壓縮比所產生的爆震問題. 相信多數的增壓引擎車主都有過大熱天引擎扭力輸出不佳的困擾.
汽缸內的不正常燃燒及爆震會引發引擎控制單元的安全機制. 當引擎控制單元延遲點火或增加噴油量時, 引擎扭力就會直接的受到影響. 善用水的吸熱能力,增押後的高溫燃氣可以在點火前大幅降溫, 液態的霧化水分子更可以在燃燒室內氣化吸收大量的熱. 此舉不僅可以大幅降低引擎壓縮行程時的不正常爆震, 延長引擎的壽命, 更可以在每一個引擎的運轉行程利用氣化的高溫水蒸氣為汽缸做一次清潔 SPA. 汽缸的積碳也可以有效的得以改善.
Aquamist 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原本設計於進氣歧館內的水霧噴射當然也可以用於進氣冷卻器的鰭板直接噴射, 提高進氣冷卻器的散熱效率.
Aquamist 的安裝十分容易, 但如何固定不停震動的加壓馬達卻是一大麻煩事. 不良的馬達固定不僅影響整體的美觀與完整度, 更有可能在馬達動作時影響車體的寧靜度. Vic-GmbH 為許多不同的車型以 CNC量身訂做不同的馬達固定座, 雖然價格較高, 但卻能保有原廠級的完工品質.
=====
HAnk
Labrador DAD wrote:
我想我大該明白了我試...(恕刪)
大致上沒錯!
重點就是, 用水降低了壓縮空氣的溫度, 進而得到更低的進氣溫, 還有更多的氧氣!
水箱要外掛, 不能用副水箱的水(太熱)!
2005年的STi後筒內有個噴Intercooler的小水箱, 不夠的話可以改成Spec-C用的大水箱!
HAn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