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subaru 的水平對臥引擎為何其他大廠不用?

hughkk wrote:
你前面是說也就是說...(恕刪)


你的理解能力真的有問題....

FXXK車尾的形狀內縮

難道這不會影響整個後置引擎室嗎??

這不就大致定下引擎室的空間了,難道能放下比引擎室更寬的東西嗎?

有腦有眼看過圖片都懂
-------------------------------------------
市售產品不代表最終結果

怎麼不說加渦輪就可以超越高轉,為何還要降低自己壽命

一支箭不會飛,但是如果把它搭在弦上射,這樣會不會飛?

眼光太狹義了,沒看過不代表不行
-------------------------------------------
你也沒買過更是不懂其中意義

AWD、安全、運動...這些其他車廠也都有為何要選S

開車是主觀的,有人就是開得出重心操控的差異

有些人就是不能體會只能酸葡萄...
-------------------------------------------
舉個例子:GT-R在2001年及2005年發表了概念車

其中第二輛原形概念車已經號稱具備量產車80-90%的相似度(WIKI有圖)

這代表什麼?"外型已經有了"甚至有了80-90%相似度,引擎呢?沒公佈
hughkk wrote:我印象還沒有看過車廠先把一個車體開發出來,然後才宣佈「我們預計要在這個車體裡面塞入一個xx型式的引擎」

前面就提示過你了,顯然眼睛業障重呀真難看

deanliu0917 wrote:
你自己斷章取義,那整段話包含後面the diesel could go longer between fuel stops都叫他翻譯,他答案還是一樣的話,那我可以連他一起笑沒問題


老兄,你的邏輯真的不好
如果加上後面這段the diesel could go longer between fuel stops
還是不影響整句話的結果

柴油車並沒有比汽油車快很多,柴油車主要是贏在它有較長的加油週期

換個說法,如果柴油車的加油頻率跟汽油車一樣的話
柴油車還是會贏得比賽,只是加上較長的加油週期優勢可以讓它贏得更多

↓那這句話送你了
deanliu0917 wrote:
有用心就不會這麼可憐被人笑這麼久了,加油好嗎?
我突然覺得我們還在回文的人是不是也有點業障重啊?
這樓蓋到現在他一點長進都沒有耶...

DINGXDING wrote:
你的理解能力真的有問題....
hughkk wrote:
為什麼你會認為進氣歧管不是引擎的一部份?

我這麼說好了
如果把boxer引擎的進氣歧管拿掉,直接裝上喇叭口形狀的進氣口
想必進氣的問題就可以大幅度的解決,轉速想怎麼拉就怎麼拉
這樣的設計套用在各種引擎上應該都會有很顯著的效果
但這種不可能成為市售車的設計方式
進氣歧管一定要裝上去
所以進氣歧管是引擎的一部份,有什麼不對?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在許多impreza大改的引擎室,幾乎都會把進氣管路改得又寬又粗
這麼做不是為了提高進氣效率嗎?


我之前說過了,要比較一個形式的不同你必須要控制其他變因的差距,再說一次,這裡是討論引擎型式,不要把進氣歧管扯進來,我只問你,你認為水平對臥這個形式轉速拉不高,物理意義是什麼?

hughkk wrote:
從最終產品看出了b2、b4引擎沒有高轉速產品
推測他不適合高轉速運作,我覺得這樣的推理不為過
你若要反駁,除了提出專業文獻
再找出幾個高轉速的b4、b2引擎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
(我很認真的找了很久,真的找不到)
我就差不多可以閉嘴了


或者
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為什麼重型機車的直列四缸幾乎都可以破萬轉?
當你把原因都可以明確列出來的時候
也差不多可以知道b2、b4為何沒有萬轉引擎了

從前面提的B2高轉的代表,hp2 sport
看得出來,bmw有努力過想要把b2引擎轉速調高換取更高的動力輸出
但終究還是遇到瓶頸,不得已才投入直四引擎的開發
後來發現原來直四這麼好用,又紛紛把直四放入各種高性能車種中使用


看你這樣亂解釋BMW的引擎發展歷史,會有這些莫名其妙的邏輯一點也不意外.你老是把自己臆測的原因去解釋終端產品的規格,是你說水平對臥這個形式的引擎轉速上不去,所以要提出證據的人是你而不是我.但學理上你無法提出證據,所以你這叫做詭辯.

這樣辯下去實在沒有意義,洗洗睡比較實在.

詭辯:"在現代,詭辯是一個用於欺騙別人的混淆或不合邏輯的論點,也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運用正確的推理手段,實際上違反邏輯規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From wiki




DINGXDING wrote:
舉個例子:GT-R在2001年及2005年發表了概念車
其中第二輛原形概念車已經號稱具備量產車80-90%的相似度(WIKI有圖)
這代表什麼?"外型已經有了"甚至有了80-90%相似度,引擎呢?沒公佈


雖然這樣說,可還是沒有證明gtr是先有車體之後才開發引擎阿…

還有…你的專業文獻呢?
我是真的很好奇,這種文獻真的存在?
deanliu0917 wrote:
我突然覺得我們還在回文的人是不是也有點業障重啊?
這樓蓋到現在他一點長進都沒有耶...


你覺得你有什麼長進嗎?

wbj6740 wrote:
我之前說過了,要比較一個形式的不同你必須要控制其他變因的差距,再說一次,這裡是討論引擎型式,不要把進氣歧管扯進來,我只問你,你認為水平對臥這個形式轉速拉不高,物理意義是什麼?

我前面不是講過了嗎?
如果克服進氣量不足的問題,B4引擎同樣可以拉到很高的轉速
就像前面有人po過一台大改的wrx,裡面有又粗又壯的進氣歧管
我記得那台車的儀表就有拉到轉速大約9000rpm

wbj6740 wrote:
詭辯:"在現代,詭辯是一個用於欺騙別人的混淆或不合邏輯的論點,也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運用正確的推理手段,實際上違反邏輯規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要說我詭辯,至少你要能舉證我講的是錯的
否則你不也是在詭辯
hughkk wrote:
雖然這樣說,可還是...(恕刪)

2007年發表GT-R,時隔2年難道不是為引擎做最後測試?

設計最後是動力要與整體互相配合達到最佳化

先拿引擎在開發車體結果引擎拖不動車體,這不是白做工?

照你的邏輯也夠神,車型車重都沒出來就可以知道引擎要怎麼開發



拿了幾本引印資料跟書看看影子

那你的文獻呢?

hughkk wrote:
要說我詭辯,至少你要能舉證我講的是錯的
否則你不也是在詭辯


你只會提終端產品的不同而無法舉出學理上的意義卻要我舉證你是說的錯的,你邏輯錯亂嗎?
比較一下,不塞車的時候,而且中間也都不休息,單純比 有收費站和沒收費站的情形, 都是你開車,那種情形從台北到高雄比較快 ?

這樣你可以瞭解問題在哪裡了嗎?

如果單圈速度就代表一切,那就讓單圈速率最快的拿冠軍就好了,幹嗎要比那麼多圈

而你所提的身高問題,是靜態數字的比較,和賽車問題的動態數字,不能相提並論,不然念台大法律出來的就應該不會貪汙了,不是嗎?




hughkk wrote: 老兄,你的邏輯真的不好 如果加上後...(恕刪)
hughkk wrote:
詐看之下,好像有幾分道理

如果撇開自排扭力轉換器滑差率的不同

直接拿手排mx5 vs 手排ft86
為何還是手排mx5比手排ft86快?

另外,假如因為自排mx5的滑差率高的關係,導致他的最終輪扭力輸出比手排ft86大
為何手排mx5還比自排mx5快?
這四台車的0-100成績排名如下

手排mx5 > 自排mx5 > 手排ft86 > 自排ft86

還是有存在矛盾...(恕刪)

看來你還是沒有看懂TC呀......不是跟你說看完記得弄個心得報告來??
影片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大發慈悲的提醒你好了
滑差是會變動的,最終大概只有1.1的放大比(不鎖止的狀態)
在不考慮行星齒輪架構AT本身耗損就大於平行軸MT的狀態下
當一檔快用盡時,整車加速度就比MT MX-5慢了
從C&D分區加速來看也是這樣,換上二檔之後速度就比MT版本慢
二檔之後就是另一個故事,因為這顆變速箱二檔之後支援全域鎖定TC
哪時候會進入鎖定就真的要查表了

另外再透露一點好了,這顆Aisin AT變速箱對應的引擎大概就是6400rpm 斷油的最佳化設計
剩下的你自己慢慢參透
  • 1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