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LEGACY大雨撞分隔島


apistogramma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汽車安全最終還是看客觀的碰撞測試
因為那是讓所有受測車,能在最客觀且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測試"車輛"本身的安全...(恕刪)


那煞車呢?
煞車是否是安全的一環?
碰撞測試是重要的, 但他是否也只是安全的一環?

任何統計或實驗我相信都是有其不足的.
碰撞測試沒測煞車, 翻滾, 操控, 汽車老化, 死亡閃光等等安全問題.
死亡率統計什麼都進去了, 但駕駛習慣也進去了.

死亡率統計有缺點, 認同.
只在意碰撞測試, 不在意死亡率統計, 不認同.

換個比較沒爭議的角度看這個統計.
Honda CRV 4WD 7
Honda CRV 2WD 22
Honda CRV的適時四驅, 網路上多少半殘的批評, 但實際上是可以讓同一台車安全3倍的寶貝.
CRV 2WD, 4WD的駕駛人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了吧?

二毛Ducati wrote:
那煞車呢?煞車是否是...(恕刪)


死亡率這回事似乎太廣義的定義各種狀況所造成的,

其中我想車主主動的行為應該佔不少!?

而碰撞測試是被動安全,這相對來說因為少了車主自行的主動行為,所以較不會有爭議。


所以以死亡率來區分,爭議會很多也易造成各說各話的迴圈,

除非有另外分類是哪些行為造成這死亡的統計。


不少大哥開雙B,所以開雙B的車主是大哥機率大!?


但車是自己開,如果我不是大哥,自然這種統計與我何甘?

如果我都安全駕駛,那麼對自己而言,相對主動行為造成傷亡的機率就小。

因此若牽扯有主動行為的調查統計,討論起來就易有爭論。

最後,總體母數多少也是有趣的事。

轉貼高速公路局宣導文章

NASA(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of U.S.A.))水漂臨界速度(公里/小時)=16.66×√胎壓

小型車輛行車速度在時速91公里(57Mile)時,就會發生水漂,不必考慮其他影響因素。

車輛行經積水區,因某些因素致使汽車輪胎與地面之間形成水膜,輪胎無法完全接觸地面,汽車因而發生打滑、失控狀況。

◎三種造成水漂的作用力

1.動態水漂(Dynamic Hydroplaning)
是輪胎完全被舉起於路面積水的狀況,只要路面有十分之一英吋(0.25公分)的積水,並達到NASA水漂臨界速度(NASA critical speed)就會發生。
2.黏稠水漂(Viscous Hydroplaning)
在較低速度時就會發生,而不在輪胎被舉起於路面時,輪胎在薄膜上滑行(通常是含有油污或灰塵的水膜),這種狀況會發生在平坦的路面。
3.蒸汽水漂(Rubber Reversion Hydroplaning)
在行進間遇到緊急狀況時,駕駛人常會踩死剎車,如果是在濕潤路面,輪胎的胎紋部分因磨擦生熱,引致胎膠呈現黏軟狀況,並包覆著水,水會轉成蒸汽,而蒸汽壓力會將輪胎舉離路面。
※水漂現象之影響因素:

1.水深。 2.車速。3.車重。4.胎寬。5.胎紋深度。6.胎紋設計。7.胎壓。8.積水黏稠度。
※水漂現象之發生原因

1.車身過高。 2.車身不平衡。 3.胎紋不足。 4.深水區。

雨天注意事項(如何避免水漂現象)【資料來源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of U.S.A.)】

1.開車前:

(1)注意氣象報告。(2)檢查輪胎,讓輪胎保持在建議水準。(3)檢查雨刷。(4)檢查雨刷水。(5)檢查玻璃除霧裝置。

2.旅途中:

(1) 檢查剎車系統。(2)減速慢行(在濕滑路面)。(3)逐漸減速(勿突然減速)。(4)避免突踩剎車或急轉。(5)打開頭燈。 (6)保持2倍之行車距離(約需200公尺)。(7)練習防護駕駛。(8)避讓他車。(9)穿越積水區特別注意(尤其是在轉彎處)。(10)預期發生水漂 現象,保留對向來車之空間。(11)注意對向來車濺起水花。(12)如果不能從後視鏡分辨輪胎駛過路面之軌跡,那表示你已經算是在水面滑行了。(13)注 意側風。 (14)平滑舖路易造成水漂現象。
※遇到水漂現象該如何

1.不要踩剎車減速。
2.保持車向正前方,不偏轉方向盤。
3.放開油門。
雨天不要太鐵齒
AWD,ESP都只是減低意外機率
不代表前面神車過了
你就一定會安全通過
大約兩週前週末晚的二高南下
路邊先噴了台Golf,已經有救援車輛抵達
開沒多久58K左右路中間一台紅色307CC橫在內側兩線
還好當時精神不錯很早發現,也播1968回報路況
車不是問題,是路況真的太糟,一整路的警廣都是車輛打滑撞護欄
拿石頭打水漂玩過吧,每次打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
雨天還是小心點
不過呢,那種2WD換成AWD的車開起來的安定感,沒開過的也很難了解
上週六上了新生北高架, 往北方向, 在外側多處積水嚴重, 即使有AWD還是會打水漂~~真的不要鐵齒~~
金屬機械人創作 HENRY'S ROBOTS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Henrys-Robots/741478905

CarCritic wrote:
轉貼高速公路局宣導文...(恕刪)


大大這文受用~感恩~
台灣高速公路一段一段都是給特定人的菜
所以同路線走起來一段好一段爛
有時表面很難判斷積水狀況
所以還是慢點及預先避開積水車道最保險
俗話說

不會開船嫌溪彎

不曉得是指文中出現的船不夠好
還是溪真的太彎
有開過 Legacy GT 都知道它是舒適設定的長型底盤車

做急切的動作會有 "頭過,身還未過" 的冏狀

無法像鋼砲車一樣刀切豆腐般地閃過任何路況~

這台車會出事, 多半是底盤跟不上引擎, 底盤非Sport化

故開此車, 馬力加速雖快(100-200算很快), 但操駕者也要知道它的性去開快, 要保留退場機制^^

除非你改變它的底盤特性, 拉桿要多上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