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3 巡弋里程 24700KM25000保養 & 近日所見 2.5i LEGACY下週起將進入工作黑暗期,應該是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去忙車子的事...25000KM保養只好提早進行,另一方面是Mobile 1 0W40機油又開始感覺到加速黏滯感,超車加速時總有放不開的感覺... !!!MOTUL 300V POWER這支機油很多車友推薦,可是單價實在太高讓我有些卻步...心裡還是只想用支C/P高的機油,雖然有些熱血~ 但是,開起車來還不至於隨便亂亂飆高轉速...鑑於此,這次改試用MOTUL 8100 X-CESS 5W40這支機油根據MOTUL的官網所描述,這支機油有是多項認證的,如下:OPEL GM LL-B-025 ; MB-Approval 229.5 ; BMW LL-01 ; PORSCHE A40 ; VW 502 00 / 505 00 ; Renault RN 0710 / 0700使用上,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在保養完,拿到車到停車場的短短距離裡...油門的輕快感又回來了... 心裡真是舒坦... 換油初期,就是得看看有沒有發生前輩所說的油打架...這一點,過些時日再來補充...這支機油是否可以像他的V300一般,有極佳的抗油衰狀況,可以保持如新油般的順暢度,也是我想嘗試與觀察的,想知道的朋友就得等我再來5000KM後再補充囉!!!這幾天來,路上可以看到較多的NA LEGACY了雖然沒有鼻孔,可是多半也還跑的很快~ 也讓我追的很辛苦~ !!!今早,在金山南路上就遇到一台寶藍色的NA LEGACY (85XX-ZU)...新生高架往士林大直方向,剛上去後會遇到一個小急彎道...以往,如果前面有車,我一定會提前煞車減速,跟著前車(入彎後煞車燈亮起)腳含油門慢速滑過...可是,今天狀況不同,這台NA LEGACY並沒有減速過彎...看起來AWD & BOXING ENGIN的低重心+循跡性也發揮了 相當的效能...!過彎 真的一點都不慢!!! 或許 穩定性比2.5GT來說,更加有利也說不定...(畢竟,引擎室內少了不少東西:小蝸牛 & 蝸牛冷卻... 應該有更好的低重心與重量上的優勢)我在後面,也是得苦苦追趕,才能追上這台寶藍色的NA LEGACY~ 好樣的!!!都是同樣的DNA... 優異性能應該也是不在話下! 真該給SUBARU一個讚!!!
我的 BM9 在 1000 KM 時就換300V 10W40 塑膠瓶〈慈億代理〉,說真的,拉轉很順,一分錢一分貨!現在快 6000 KM 了,打算改換300V 10W40 鐵罐〈國際包〉,兩者價格差不多,再看看有何差異?LTC上有蠻多300V的愛用者...73_troop wrote:2011071...(恕刪)
~~~~~~~~~~~~~~~~~~~~~~~~~~~~~~~~~~~~~~~~~~~~~~~~~~~20111101 巡弋里程 230000KM30000保養、MOTUL 8100 X-CESS 5W40、台7線11/1 30000定保,機油自備...工資$900 + 機油蕊/墊片$356 = $1246...這次機油仍然使用MOTUL 8100 X-CESS 5W40,更換完之後,油門的感覺是有換沒換感覺不出來,換句話來說,這支油的油衰現象在經過嚴熱的夏季與5000KM使用下並不明顯。看起來,這支油算是經濟實惠了... (每公升$300不到...)這幾個星期,跑了幾趟新店烏來 & 台7乙/台7線,LEGACY 25GT掛著265匹馬兒,在這些路段上的表現真的是非常OK!!!充沛的動力與大扭力,讓這台約1.5T的長軸距大車在山道上跑起來遊刃有餘、輕鬆自在,不過,5速自動變速在山道上卻也面臨著嚴苛考驗改成手排模式,不斷的在1~3之間遊走 (2檔是最常用的),手撥桿提供了相當的便利性。可是,我還是愛手排模式是透過排檔桿的形式。25GT的自排變速箱,在山道上常常需要不斷的檔速切換。可是,25GT的進退檔讓我覺得有些許的 "遲緩",不夠敏捷... !!!i-Driver 三模式改變的是節氣門,換句話說,相同的油門深度,在I/S/S#三種模式下,代表著不同大小的節氣門型態蜿蜒山道中,隨著上下坡道的改變常需要頻繁的進退檔位,可是 遲緩 的變速系統卻讓LEGACY在山道中的駕馭方式有所不同(換言之,駕駛需要學習AWD特殊的過彎方式外,也得適應他的變檔遲緩 更加敏銳的操控油門)(1) AWD+BOXING ENGIN的優異循跡特性入灣前,減速預備入灣是所有車種都必須的過了彎頂後,可以比較任性的給予油門更大的空間優異的循跡特性,可以讓車子保持在航線上(但是 LEGACY是大車的體積與重量,駕駛上還是需要循序漸近的摸索他的能耐與極限,禁急躁)(2) 遲緩的變速反應山道常是一連串的連續彎道夾雜著上坡下坡的變化,不同的彎度碰上不同的上坡下坡角度,呈現出來就是非常複雜的路況。每個彎道,都有其不同的特性。過彎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拿捏上完全給臨場反應。(不熟的路,還真的是要乖乖開過~)變速反應遲緩,是我在多趟山道後的一個不滿這代表著我在油門控制上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更細膩的變換另外,就是換檔時機的拿捏是一大課題。時間掌握正確,可以讓過彎是更加從容 更加輕鬆,否則就得面臨拖過彎頂或者入灣降檔太慢的窘境(反之,需利用油門或煞車補時間差)這是這5000KM以來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