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作為分享及自己未來回憶用

小弟不是專業人士,主觀意識極度濃厚
如果有冒犯或是錯誤的地方,小弟會虛心受教

檸檬作為WRX的攣生兄弟
車身結構比較偏向運動
但旅行車還是旅行車
要讓好爸爸回歸家庭,避震的設定還是要往舒適柔順的方向走
所以這車很舒適嗎?
機掰貓:舒適








稍微敘述一下,檸檬原廠狀態的感覺
前座:
市區
勉強摸到舒適邊緣
壓坑洞時,避震伸側速度偏慢,導致避震來不及伸長,車身整個壓進坑洞
因車身已經隨著坑洞歪斜,離開坑洞時,避震又要應付整個車身壓側
但又抓不住,只好搖頭晃腦,飄盪兩三次才平緩
中高速(快速道路)
舒適,剛剛好的阻尼與磅數,剛剛好吸住伸縮縫,無多餘彈跳、晃動
高速
晃、觸底,僅能在無任何狀況的路面感到舒適
彎
僅能在無任何狀況的路面感到舒適
一有坑洞就是搖到外婆橋
側傾頗大,支撐性勉強... 不及格

一入彎就要先算好會外拋到哪

後座:
市區
中高速
高速
彎
跳到靠北

總結來說,檸檬原廠的避震,僅能在某一個狹窄區間的使用狀況下,感到舒適
運動不及格、舒適不及格
還有眾多車友遇到的漏油問題
既然這避震中暑了,不如帶到河邊..

看了一些品牌,涵蓋國產&進口
雖然小弟知道國產避震器很多價格平實,效果、品質也不錯
但優劣參差不齊
沒辦法所有的牌子都試坐、試開
也不想花時間一直調整

再加上一點大品牌迷思
目標就鎖定在
汽車懸吊代名詞-Bilstein
對應單一車型獨立料號,省去調整的麻煩
因為不夠貴的不能調

連玩AC都看得到,應該很靠譜吧?


其實日本原廠GTS以上的等級
就使用Bilstein黃筒,STI sport更是使用dampmatic主動式避震
但具體對應Bilstein哪個型號就不曉得
且日本Y拍上面不少拆車品
到台灣來的價格是公司貨的2/3上下
價差可以升級STI彈簧

但小弟運氣真的很不好,發票都不會中獎
不敢賭拆車品的品項與萬一漏油的風險
於是了選擇公司貨
黃筒最低階B6配原廠彈簧
檸檬對不起,我預算只到這

本來想下訂,農曆年後裝
老闆: 有現貨阿,裝完年假就能爽勒
老闆你可以不要這麼中肯嗎

於是約了天去換
一進門就被擺在門口的盒子絆倒 (故意拍照


於是檸檬的腳就被拆了

公司貨阿..

其實裝好一開出門就後悔了...

後悔這麼晚才換
不盡在車上大喊:
這才是避震阿



市區
壓坑洞
應該是有高低速的油路
時速30公里以下,筒身有點像鐵棒
任何的彈跳都會直接反應到車身
時速30以上就舒服,輪胎像摸過坑洞一樣滑順
不要開太慢就好

中高速+高速
穩穩吸住地面 舒適到一個極致
切換車道、伸縮縫就像喝水一樣簡單
不搖不晃,避震的伸縮就是一次
沒有多餘晃動
彎
指向性更是優秀
彎中碰到坑車身不會再搖晃,僅壓到的車輪伸縮一次
抓地力不會反覆間斷
最驚豔是側傾改善80%
配上檸檬車身的縱向、橫向抗扭矩能力優秀
彎中多次修正方向,車身依然穩定
讓人可以不斷的探索極限
於是前輪輪胎就摺了..


兩萬五把原廠胎用壞了
倍耐力龍胎,胎壁應該很硬了吧?
又摺了


如果要簡圖來描述差異

原廠避震會需要多幾次振幅來吸收晃動
B6就是短而快的一次
且原廠彈簧小弟認為磅數很夠
如果沒有挑戰高速彎,短期內還不用升級
對...短期

來說些缺點:
總代理不便宜
時速30以下非常硬調
車身異音變多
支撐性太好,對輪胎支撐性頗具考驗
會愈開愈快
總結
每天開出門都會後悔太晚改
原廠黑筒身根本就

而且最大的優點
老爸老媽根本沒有發現有改

山路時,默默的將車速提高
直到原廠筒身的時速+10公里左右,後座的老媽才開始抱怨我開太快

還有什麼不改的理由呢
你這個機掰貓(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