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車車自己修之汽門蓋墊片更換

這次要更換的是EJ255引擎助手席那邊的汽門蓋的橡膠墊片,就是膠質的一圈條狀物圈在汽門蓋周圍防止機油漏出的東西。
這東西時間久了就會硬化,硬化就是膠質失去彈性,也就無法防漏。
因著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的設計,汽門蓋有兩個,助手席側的汽門蓋就在排氣管接到渦輪機的正上方,膠質墊片長時間受到高熱排氣管的熱力催殘跟冷卻的循環,結果就是漏油了。

要更換必須先知道墊片零件的料號,大圈的墊片是13270AA190,小的墊片是圍繞在火星塞凹槽的周圍,兩個,料號是13293AA051。
自原廠購得這些墊片。

再來就是墊片膠,是要上在一些需要補強的位置。跟膠質墊片一起把汽門蓋跟缸體”黏”起來。

工具就是10mm跟12mm的板手,EJ255的汽門蓋總共有8個螺栓,因著每個螺栓所在位置所需要的工具都不同,因為汽門蓋跟引擎室的樑距離最大的大概就是中指兩個指節的長度,越低的越難轉,所以需要不同的板手去轉。
施工程序如下
先把電池負極移除,安全考量。

然後拆進氣管路。

然後拆點火線圈,12mm螺柱,第三缸(靠近防火牆那缸)的點火線圈還有固定頭段含氧感知器線路架子的功能,需注意。
有兩根通氣管在氣門蓋上要移除,一接PCV閥,兩根管子都已硬化,所以也費了一點工夫才拆下。

再來就是拆氣門蓋那八支螺栓,因為螺栓長度不同,而且等一下裝回去有特定順序,所以先畫了一個簡圖,把拆下的螺栓用膠帶固定在拆下的位置, 等一下要裝回去就不會搞錯。

這是技術手冊列出等一下螺栓裝回去的順序。有幾根要鎖兩次。

這是汽門蓋拆下來的樣子。沒有油泥。但是墊片都已硬化,10年老車。

清潔後的汽門蓋,乾淨許多。



把三個墊片裝上去,就是壓入凹槽,基本上這過程是防呆,因為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裝回去。
裝回去之前把缸體墊片會接觸到的那一圈也清潔好。

在技術手冊說需要加強的地方補了一些墊片膠,就把有新墊片的汽門蓋裝回去。

氣門蓋裝回去的角度要抓,因為空間實在太狹隘,還要避開動力方向盤跟冷氣管路,我是先轉90度下去,然後再擺正。這過程還要注意墊片不要被碰到移位了。
點火線圈跟進氣管路都裝回去,等了三個小時讓墊片膠cure, 就出去試車了!
通常以前維修之後試車一圈回來沒有發現問題就會開始收工具,打掃車庫,結果這次回來後趴下去車底看發現問題可大著呢! 因為在滴油!
打開引擎蓋,發現汽門蓋下方就是頭段進渦輪的那一段(uppipe),燙得要命,可以看到機油從汽門蓋下方開始往下滴到頭段護蓋(heat shield)上,冒出白煙,那時我看著愛車,想著,完蛋了! 挫賽了! 心急如焚,腦中浮現一首歌,我到底是哪裡做錯,讓你如此對待我…
更不要說要等試完車滾燙的引擎冷卻之後,才能動手…
所以
只好

踱步

踱步





踱步

踱步

回想





兩個小時後,把所有的東西又拆下來後,才發現原來是過多墊片膠惹禍,我在某螺栓週圍擠了太多墊片膠,結果那根螺栓鎖不到底,墊片受力不均,就漏了。在那個狹隘的地方,加上螺栓需要的扭力很小,很不好確認。
接下來整整兩個多小時,都在清氣門蓋上的舊的墊片膠,超黏,超難清。
把車下護板拆掉,鑽到車底下去把頭段上的機油想辦法擦乾淨。

總算在星期六晚上睡覺前,把汽門蓋又裝回去,然後像女生一樣,在汽門蓋下方排氣頭段處墊了衛生護墊,啊,不是,是兩張廚房紙巾,計畫是等隔天早上醒來,看看有沒有油滴的痕跡,再決定要不要把剩下的東西裝回去。

星期天早上醒來,把紙巾抽出來,白白的,沒有油滴,呼,稍微鬆了口氣。

這下才把點火跟進氣組件還有那兩根管子又裝回去。

這次我用盡一切我想得到的辦法,要確認汽門蓋有裝好,發動引擎,鑽到車底下盯著那個汽門蓋看,熄火等待,把車身降為水平一段時間,再頂起來,又鑽到車底下去確認,重複數次,因為嚇到了。
確認再確認,沒漏油之後這才把下護板裝回去。

這才終於出去試車,心中七上八下。
一圈回來,再度確認沒問題後,才開始收工具。
這幾天上班到了公司,也是開引擎蓋拿手電筒確認,uppipe是乾的,汽門蓋看得到的部分也是乾的!
再持續關注幾天,希望就是這樣了!

2014-10-31 5:25 發佈
大大也太強了...........
話說 還滿好奇 技術手冊怎麼拿到的 哈哈哈
另外 一大早就發這麼有深度的文章 實在不簡單

拍拍手拍拍手
果然高手!diy樂趣多!螺絲墊片沒順便換嗎?簡單的我也都自己搞,困難的還是教給專業~
使用的工具中沒看到扭力扳手呢!

通常引擎部位的螺絲很注重鎖緊的扭矩,太重會滑牙、太輕會漏油或許剛裝好不會

但過陣子振動加上熱漲冷縮又漏了....希望樓主你沒白費工

akira011 wrote:
使用的工具中沒看到扭力扳手呢!
通常引擎部位的螺絲很注重鎖緊的扭矩,太重會滑牙、太輕會漏油或許剛裝好不會
但過陣子振動加上熱漲冷縮又漏了....希望樓主你沒白費工


車子舊了,自己憑感覺鎖緊就好,若用扭力板手調的話,搞不好漏更大
救蟲不要救人
長期拜讀樓主的DIY文,今次看到新文發布特來朝聖
汽門蓋墊片DIY真的是很需要細心照料的東西
我之前做過一輛三菱V6的
鎖太鬆,烙賽
鎖太緊,也烙賽
最後全部重做,每個禮拜再定期檢查螺絲扭力重新上緊
這才打烊收工

Prelude wrote:
這次要更換的是EJ2...(恕刪)


太厲害了!!
記憶記憶~
真的是太利害了!太利害了!太利害了!

但是有一點好奇的是,是不是車子的技術手冊都可以找得到。
然後上面有零件編號,然後有拆卸的工具指示、再來才能自己DIY呢?




薛特曼先生 wrote:
大大也太強了.......(恕刪)

您好,舊一點的車子的維修手冊,大部分網路上都可以找到。
naru wrote:
果然高手!diy樂趣...(恕刪)

這一代的螺絲就沒有內建墊片,上一代的有!
akira011 wrote:
使用的工具中沒看到扭...(恕刪)

不是我不想用扭力板手,是因為那空間扭力板手伸不進去。
我也很希望不要再拆一次!
bruce3427 wrote:
長期拜讀樓主的DIY...(恕刪)

謝謝!!
個人覺得修車有些地方真要賭人品!XD
yann8750010 wrote:
太厲害了!!記憶記憶...(恕刪)

謝謝!!
心情一直變 wrote:
真的是太利害了!太利...(恕刪)

維修手冊上有些東西有料號,有些沒有,因為料號也會變
有些SUBARU原廠(local dealer)有網站兼賣零件,介面做得不錯,可以在"爆炸圖"裡找到零件圖樣,還附上料號,我都是用那些網頁當工具,先找到料號,不急的話就上網買,急的話就在家附近的dealer買,通常網路上便宜點。
光是在那狹隘的空間拆東西就值得給5分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