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的希望裡面能有一兩項對您有所幫助

P1-2 駕駛時切勿調整座椅
P1-2 兒童乘坐於後座
P1-5 調整座椅位置時(回復已登錄座椅位置), 請確認變速箱排檔桿位於"P"位置(P檔時才能作用)
P1-7 駕駛側車門開啟的45秒內按下按鈕1或2時, 即使點火開關位於Lock或Off位置, 都可以回復至原先登錄的座椅位置
P1-8 頭部防護(頭枕)應予以調整, 使得頭部防護裝置的中央最接近乘坐人員的耳朵上方
P1-8 不要將隔熱物品(毛毯,椅墊或類似物品)放到座椅上, 這樣會導致座椅加熱器過熱
P1-10 切勿在取下頭部防護裝置的情況下駕駛車輛
P1-14 適當固定長物品, 以防緊急煞車或急轉彎時他們向前衝出, 造成嚴重傷害(適用四門)
P1-15 安全帶的ELR與ALR模式 - 完全抽出座椅安全帶然後讓其慢慢回捲時, 收縮器便會將安全帶鎖定在該位置(ALR模式), 無法再伸展; 座椅安全帶完全收回時, 則取消ALR模式
P1-15 將兒童安全座椅固定到後座椅時, 座椅安全帶需更換為ALR模式(完全拉出後縮回固定)
P1-17 前座未繫上安全帶: 車速到達20km後, 蜂鳴器開始發出聲響, 108秒後警示燈停止閃爍(但持續點亮)&蜂鳴器停止響起
P1-19 調整前座安全帶肩部固定座(在B柱位置附近)到最適合乘客的高度, 使得肩帶跨過肩的中部而不觸及頸部
P1-29 兒童安全座椅放置的位置 - 後座椅靠窗位置
P1-42 不要將任何物品放置在SRS氣囊蓋板上方或附近或者是在您與SRS氣囊之間, 以免阻礙氣囊作用, 或在氣囊作用時將物品彈射
P2-2 鑰匙號碼牌(製作備份鑰匙時需要); 防盜ID牌(製作備份鑰匙, 更換或修理引擎控制單元/統合單元/綜合儀表時需要); 需與鑰匙分開保管在安全的地方
P2-4 每一輛車最多可以登錄4把鑰匙(我問的行情-打一把要價7000)
P2-25 遙控器鑰匙之電池型號: CR1620 3V或同級品
P2-29 駕駛側車窗關閉延遲功能: 點火開關轉到"Acc"或Lock/Off"40秒內且車門未被開啟的狀態下可以作用
P2-30 更換電瓶或保險絲後, 電動車窗的單鍵操作及防夾功能即被取消. 電動車窗初始化動作(恢復單鍵操作與防夾功能): 1.關閉駕駛側車門; 2.點火開關轉到ON; 3.駕駛車窗打開一半; 4.關閉車窗後並持續向上拉一秒鐘
P2-32 不要用身體測試窗戶或天窗的防夾功能
P3-3 請勿使用過大的鑰匙圈或鑰匙包以免不慎誤觸熄火
P3-4 下列情況引擎可能無法發動: 1.鑰匙碰觸到另一把鑰匙或金屬鑰匙圈; 2.鑰匙靠近另一把內有晶片防盜詢答器的鑰匙; 3.鑰匙靠近或接觸到另一個遙控器
P3-12 里程表歸零: 選取A表或B表後, 按下按鈕保持兩秒鐘以上
P3-14 旅程表重設後, 要行駛一公里後平均耗油率才會顯示出來; 在此之前, ECO表不會有作用
P3-20 車輛動態控制警示燈, 引擎啟動後, 尤其在寒冷的天氣下, 該指示燈可能會持續亮一小段時間; 暖車之後, 該燈會熄滅
P3-23 車輛處於極低速的操作狀態下將方向盤不斷的向左右打到底, 則動力方向盤的控制系統可能會暫時將輔助的動力限制住, 以免系統過熱; 此時轉向時將耗費更大的力氣
P3-28 未配備觸控是啟動系統的車輛晶片防盜器指示燈閃爍的時機:
1. 在點火開關從On位置轉到Acc或Lock後約60秒鐘
2. 鑰匙取出後立即閃爍
以上情況如果指示燈沒有閃爍, 可能即表示晶片防盜系統沒有正確作用.
P3-28 晶片防盜器指示燈點亮的時機: 使用未經授權的鑰匙
P3-38 不要連續使用雨刷洗滌器10秒以上, 或在洗滌器儲液筒空的時候使用它
P3-43 大燈洗滌器的使用: 1.點火開關處於ON; 2.大燈開關開啟時; 3.將雨刷控制桿拉向自己持續一秒鐘以上
P3-44 車內後視鏡: 底部調整片拉向自己 - 夜間降低大燈炫光; 推上去 - 日間位置
P4-9 空調進氣選擇鈕常保持OFF(車外空氣)位置, 除非車外塵土飛揚或是臭氣難聞才暫時轉成ON(車內循環)
P4-11 空調機使用冷煤: HFC134a
P6-13 車內衣鉤限重5KG
P6-13 行李箱購物袋掛鉤限重5KG
P7-2 燃油: 建議使用辛烷值95以上的無鉛汽油
P7-3 加油時: 開啟油箱蓋時先觸摸車身或其他接地金屬以消除身上的靜電; 在炎熱的天氣裡, 請勿快速將油箱蓋取下, 讓油氣慢慢釋放, 以免燃油噴出造成火災
P7-3 加油時: 加油口外蓋內側有繫繩鉤, 可以固定加油蓋繫繩
P7-5 不要連續操作啟動馬達10秒鐘以上, 請等10秒鐘以上再重試
P7-5 當拆開電瓶線並重新裝上時, 請在啟動引擎前將點火開關保持在ON的位置約10秒鐘(讓電子節氣門自我診斷)
P7-6 車輛行進間需重新啟動引擎時, 應將排檔桿排入N檔; 不是P檔
P7-13 (手排) & P7-15(自排) 車輛未停止時, 排入行進的反方向檔位(甚至P檔)會損壞變速箱
P7-17 踩下煞車後才能由P檔排入其他檔位; 排入N檔或P檔才能啟動引擎
P7-17 排檔桿在P的位置時, 鑰匙才能由Acc轉到Lock/Off位置並取出
P7-22 液壓動力轉向系統(2.5渦輪車型)僅在引擎運轉時才起作用
P7-32 如果腳煞車故障, 你可以持續按駐車煞車開關來停車
P8-2 新車磨合-最初的1600KM: 1.轉速不超過4000 rpm; 2.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轉速或車速; 3.避免突然啟動與急加速; 4.避免猛烈煞車; 5.以上僅適用非緊急狀況
P8-7 Outback: 由於AWD的特性與比"其他車型更高的距地高", 你的Outback可以用來進行有限的越野駕駛; 但請注意AWD Subaru是一部客車,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非路面行駛車輛, 也不是越野車.
P8-13 車頂架: 車頂橫桿的設計只能承載不超過80KG(176lbs)以下的載重(物品,車頂架與載貨配件)
P8-13 載貨架: 載貨架的設計只能承載75KG(165lbs)以下的載重(物品與載貨配件)
(我老爸看到我車上交車第一天就備好的導線, 跟我說 - 電子車千萬不要跨接; 但是使用手冊還是有寫)
P9-18 跨接導線時: 1.電瓶必須為12V; 2.不要讓兩部車接觸; 3.關閉所有燈光與附件; 4.遵照以下順序
P9-19 跨接順序(導線正極接正極; 負極接負極): 1.連接電量不足電瓶+極; 2.連接增壓電瓶+極; 3.連接增壓電瓶-極; 4.連接電量不足車輛前避震器上座固定螺冒; 5.啟動增壓電瓶車輛之引擎; 6.啟動電瓶電量不足車輛的引擎; 7.完成後, 按相反順序拆下導線
(我曾經任職拖吊業的老弟說: 4WD無論如何都要上板車!)
P9-23 被拖吊時最佳方法 - 上平板卡車: 1.排入P檔; 2.煞緊駐車煞車; 3.均衡固定妥車輛
P9-23 四輪著地拖吊法: 1. 檢查變速箱與差速器油位, 必要時加注至上限; 2.鬆開駐車煞車並排至空檔(N檔); 3.點火開關應置於Acc
P9-23 四輪著地拖吊限制: 1.變速箱故障時不適用; 2.速度限制在30KM以下; 3.不要運轉引擎 4.路程不得超過50KM
P10-2 使用自動洗車機時, 雨刷開關不可設定於Auto的位置, 以防雨刷片損毀
P10-3 爲防止腐蝕, 行經以下道路後請立即洗車: 1. 噴灑化學鹽以防止結冰之路面; 2.泥地, 沙地或碎石路; 3.海岸道路
P11-11 開啟引擎蓋前, 如果將雨刷片從擋風玻璃上扳開, 請先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
P11-11 關上引擎蓋時, 放下引擎蓋至閉合位置上方約15公分處然後讓它自由落下; 請勿用力壓引擎蓋強行關上, 這樣會導致變形
P11-23 在引擎已經熄火且完全冷卻之前, 切勿試圖取下水箱蓋, 以避免燙傷
P11-32 自排變速箱油: 1. 原廠 SUBARU自排變速箱油; 2. IDEMITSU ATF HP
P11-40 若煞車襯片磨損接近維修限制, 踩下踏板時, 磨損指示器會發出非常尖銳的噪音; 若繼續駕駛, 結果可能導致需要更換煞車碟盤
P11-41 每月一次在冷胎時檢查胎壓
P11-43 胎溝深度不足1.6mm時, 輪胎磨損指示線便會出現(一條跨過胎面的實心條紋), 此時輪胎就必須更換
P11-44 建議四只輪胎同時更換, 並只可使用輻射層輪胎
P11-51 給電瓶充電時切勿使用超過10安培的電流
P11-54 HID燈泡使用極高的電壓, 避免發生電擊危險, 不可嘗試自行更換
空調冷煤型號: HFC-134a, 0.4 - 0.45KG
空調壓縮機用油: ND-OIL8
胎壓(駕駛座車門打開B柱上貼):前230-250 kPa; 後 220-260 KPa - (視載重增加)
使用雪胎時, 不要開超過240KM/HR!!
![[分享]Legacy & Outback使用手冊重點](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1/mobile01-69e3eff8e10752331ee374bcb2181bb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