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5867 wrote:路過一處建築工地發現這邊鋼筋的綁法跟印象中的規範好像不完全一樣,請問這樣的施工法是符合法規的嗎?大部分都只有摳住90度而已,少部分是很標準的 誰家路過工地能進工地自由的拍照的?照片看起來很正常
dk5867 wrote:路過一處建築工地發現...(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h74Rwxq_c&t=2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h74Rwxq_c&t=2s===自行比對一下......現在的箍筋...很多都是工廠大批代工...運到工地綁紮....邊邊有簡易的~~管線(道)比較講究的是"管線間"...
鋼筋綁紮的幾個原則:1. 續接狀況。包括垂直筋上下接續狀況,是否有錯開水平面?照片看不很清楚,這部份似乎沒有使用接續器,也沒有讓上下樓層的垂直方向鋼筋接續時,盡量錯開銜接的位置。這個略差。2. 箍筋的彎折,數量看起來是夠的,交合點的彎折方式,比較沒有折到135%這種完美接法。3.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包括管線、還有鋼筋的密度等,都稍有一些阻礙混凝土澆置時的握裹力的生成。---說是這樣說,但因為照片都是局部的,也要考慮這個案子的規模。如果這是一棟6樓以下的一般性民宅,這樣綁紮,問題不大。比方箍筋收尾沒有彎折進去,但後面有用其他的補強筋去固定,或者樓層間鋼筋的垂直接續沒有很錯層...都對!但因為密度看起來算是大的,在規模有限的前提下,風險不高。原則上,應該可以順利傳遞力量。這個案子,真要注意的是灌漿時的震動搗實,因為你要要求把鋼筋全部拆掉重綁,呵呵! 除非你是大老闆,錢很多那種,不然這樣綁,不算很好,但也不差。法規寫得很複雜,什麼規模多大,要有各工項的專門技術人員幾人等等,說是這樣說,但鋼筋的專業技術人員,有幾個一班工地的鋼筋工,有這種證照的?都嘛是老闆手上有一張,裝裝樣子而已。不是不能要求,只是看怎樣更實際有效。後續封膜灌漿時,要求要震動、夯實,甚至直接規定,拆模後,蜂窩的數量、規模,不能超過某個數值,這個最好請專門技術人員在旁協助討論(俗稱監造),遠端都只能空中抓藥,不夠全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