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鄉下有一棟房子,
大概一到兩週會去住個一兩天,
但是活動區域也只限於一二樓客廳跟主臥房間,
三樓跟四樓實在是懶得爬上去,
反正樓上也沒放什麼東西,
但是每天一樓三樓走道都有兩台除濕機定時在除濕,除濕時間都是設定六小時,
平時整棟樓的窗戶都是關閉的,一方面怕濕,一方面也怕落塵。
就是怕房子因為少人居住而毀壞。
但是經過了三四年,四樓大概四坪的拋光地磚還是澎共了,大面積的澎共以及三四塊直接翹起來。
後來檢查了一下其他房間,
二三樓不常使用的房間拋光石英地磚都有澎共的跡象,
看起來再不處理,大概一兩年後也會跟四樓一樣翹起來了。
目前這些個有問題的房間有床有衣櫃壓著的地磚大概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房間其他空的地方用力腳踩就會有一點空心的聲音,
我該怎麼弄,才能防止這二三樓比較少去活動的區域地磚繼續惡化下去?
chengjc wrote:
小弟在鄉下有一棟房子,
大概一到兩週會去住個一兩天,
但是活動區域也只限於一二樓客廳跟主臥房間,
三樓跟四樓實在是懶得爬上去,
反正樓上也沒放什麼東西,
但是每天一樓三樓走道都有兩台除濕機定時在除濕,除濕時間都是設定六小時,
平時整棟樓的窗戶都是關閉的,一方面怕濕,一方面也怕落塵。
就是怕房子因為少人居住而毀壞。
但是經過了三四年,四樓大概四坪的拋光地磚還是澎共了,大面積的澎共以及三四塊直接翹起來。
後來檢查了一下其他房間,
二三樓不常使用的房間拋光石英地磚都有澎共的跡象,
看起來再不處理,大概一兩年後也會跟四樓一樣翹起來了。
目前這些個有問題的房間有床有衣櫃壓著的地磚大概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房間其他空的地方用力腳踩就會有一點空心的聲音,
我該怎麼弄,才能防止這二三樓比較少去活動的區域地磚繼續惡化下去?
沒有地磚
就沒有這個問題
磁磚隆起、爆裂了嗎?磁磚隆起原因大揭密!
每每發生這種情況,許多人會認為是磁磚品質的問題,其實並不盡然。
在貼磁磚時,千萬不要認為「貼好貼滿」才是美觀、正確的作法,最佳做法是視磁磚材質預留伸縮縫隙,因為磁磚通常是鋪在水泥砂漿上,而水泥材質本身有許多細小的孔洞,也會存留水分、空氣,當二者受溫差影響進而熱漲冷縮時,便需要透過磁磚間的縫隙排出。如果水電行一開始在黏磁磚時時沒有預留好足夠的縫隙,一碰到日夜溫差大的天氣,磁磚就很容易「澎共」。
另外,材質也可能是導致地板磁磚隆起的原因,如果是一般石材像大理石、花崗岩,因為是天然石材,本身也有很多細孔可以排出水分,而且重量、厚度較為足夠,比較不會隆起;而木質地板則因本身彈性較好,也不容易有隆起破裂的情況。



chengjc wrote:
小弟在鄉下有一棟房子,
大概一到兩週會去住個一兩天,
但是活動區域也只限於一二樓客廳跟主臥房間,
三樓跟四樓實在是懶得爬上去,
反正樓上也沒放什麼東西,
但是每天一樓三樓走道都有兩台除濕機定時在除濕,除濕時間都是設定六小時,
平時整棟樓的窗戶都是關閉的,一方面怕濕,一方面也怕落塵。
就是怕房子因為少人居住而毀壞。
但是經過了三四年,四樓大概四坪的拋光地磚還是澎共了,大面積的澎共以及三四塊直接翹起來。
後來檢查了一下其他房間,
二三樓不常使用的房間拋光石英地磚都有澎共的跡象,
看起來再不處理,大概一兩年後也會跟四樓一樣翹起來了。
目前這些個有問題的房間有床有衣櫃壓著的地磚大概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房間其他空的地方用力腳踩就會有一點空心的聲音,
我該怎麼弄,才能防止這二三樓比較少去活動的區域地磚繼續惡化下去?
地磚澎共與否和有沒有住人無關
大多是施工上伸縮縫預留不足造成的
地磚哪來的伸縮縫?
有,傳統的紅磚砌的庭園地磚
就是有伸縮縫
就像連鎖磚的標準工法
應該是在連鎖磚之間
填入細砂石
然後震動夯實
這,就是伸縮縫
讓沙土的縫隙形成伸縮縫
但
缺點是連鎖磚之間的沙土如果流失
連鎖磚的組成就會很脆弱
而且會掉很多泥土進去
滿滿的就長植栽
破壞磚面
伸縮縫是以空隙、或者彈性材料填充的緩衝空間,
提供主要材料進行變形緩衝
地磚的材料,沒有伸縮縫的存在
概念上聽起來好像是沒有留伸縮縫
但實務上,誰看過地磚怎麼留伸縮縫的?
根本沒有啊!
木頭地板可以有伸縮縫,
是因為地板跟牆面之間是不填縫
純粹留一小段空間
然後填入矽利膠或者上方加裝蓋板收邊
橋樑也有伸縮縫
是兩塊橋面之間不連結,
上方留設蓋板
所以你開車經過,會碰一聲
那個叫做伸縮縫
地磚?
都用水泥砂漿打底,哪來的伸縮縫?
會導致彭共的原因
是地板水泥砂漿的變形程度過大所造成的
水泥砂漿在下面變形,
導致單一塊磁磚本身的變形太小、
該區域下方的變形較大
拉扯兩者之間結合的水泥砂漿破裂
這是彭共的第一原因
當然,因為磁磚貼合時
最後會有一個抹縫的填縫動作
材質跟混凝土結構打底是一樣的
所以在變形上同時具有一個連結的力量
包覆相鄰的地磚
所以才會看起來是一整片一起脫離
留伸縮縫?聽起來合理,
但實務上沒意義,你地板不抹縫
而是留伸縮縫?
在你住房子住到發生彭共之前
你家的地板應該會歷經多次髒東西塞滿伸縮縫的狀況
所以,如果是磁磚,
解決方法不是切割伸縮縫
而是加強磁磚與混凝土之間的連結能力
最常說的,就是在施作地板時
背面的抹背溝縫的動作要做確實
讓磁磚背後吃滿水泥砂漿
其次則是貼磁磚的配比要正確至於甚麼叫做正確?真的不好說
簡單舉例
就是在信封上貼一排十張郵票
你去扭曲下面的紙張
發生郵票脫落
主要原因是因為郵票之間靠太近擠壓到?
當然有可能
但這樣花很長的時間
變形的力量要很大
實際上的真正原因
多半是膠水沒黏好
要嘛是膠水品質不好、黏性不佳,
要嘛是膠水黏的不均勻,
一半有塗抹到,一半沒有。
說沒伸縮縫邏輯上說得過去
但並不是可解決的方向
增加磁磚跟混凝土樓板之間的黏結能力
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所以
遇到了,打掉重鋪,並且要求貼磚的品質
包括黏著材料的配比、還有貼磚的手法。
而不是為了怕遇到彭共
而去拿砂輪把磁磚之間切除伸縮縫
這是我的看法
我知道很多人會用有些人的說法
說為了無縫大理石面效果
所以沒有留伸縮縫
這根本是胡扯
因為大部分遇到整片彭共的
都是傳統30*30的磁磚
翹起來還是整片
都有留縫
如果還要說那種地磚縫留不夠
那就是胡扯
不然要留一根手指寬嗎?
大尺寸的新磁磚
因為縫留不夠翹起
有可能
但
縫留不夠,但黏著力夠強
還是可以的
關鍵在於黏著力
至於上面有東西壓著
對,那就是上面的物體的重量
在兩種材料之間產生摩擦力
增加黏著性
所以不開裂
就那麼簡單
國中物理的概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