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設計師只要客戶要拆磁磚我一律打到見底不然寧願推掉不接不是說想多賺那點錢是打除磁磚會有劇烈震動有時候打底層已經略有鬆脫了只是單純敲聽聲音不明顯一震下去直接加劇空鼓程度這時候如果拆除的裝沒看到泥作來又沒檢查就直接貼過幾年磁磚就會掉下來跟你打招呼了都要做了 不差這一點點啦
從系統理解。地磚的鋪設,在非防水的區域,基本上就是結構體灌好後,稍微清掃表面,然後就是水泥砂漿大概5公分打底,磁磚就利用水泥砂漿的黏性黏上去。打底跟黏著用一樣的材料處理。沒有"膨貢",代表只是水泥砂漿的黏著力變差。而不是因為漏水、滲水,所以導致下面的打底水泥砂漿有質變。這有可能是當初黏貼的師傅沒有把背溝抹好,所以接觸面不夠,黏著不好。這種狀況,把磁磚拿起來,然後重新上接著劑,當然是可以的。你要把整個周邊都重新敲除、打到見底,再重新一層一層上,當然也可以。有沒有差?當然有差。錢不一樣啊!至於日後效果?這真的不一定,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持久性、耐久性。如果你不在乎錢,當然是打到底再重新鋪會最好。但,因為牽涉施工品質,我想在網路上,也沒人敢跟你擔保效果絕對沒問題,這件事,還是要回到施工者。與其在這裡天馬行空問,不如直接問施工者,那保固多久?不過,這樣的問法,很挑釁。因為,業界也沒有人幫你弄這樣一小片,然後還給你開保固的。就算是一般大面積,這種非結構體保固,通常也就是一年、兩年,大品牌頂多給你到5年。可是說實在的,貼磁磚這種技術,3年、5年,應該是很輕鬆的,你自己黏要達到3年、5年穩固,真的一點技術難度都沒有。所以,擔心這個問題,我是覺得很沒必要。施工團隊看過能做,就做吧!
沒有空鼓現象磁磚怎會爆裂呢?是龜裂還是剝落?最好能有照片。很多人堅持一定要打到見磚或混凝土,我個人認為打毛是一定要,至於要不要打到底就得看實際情況讓專業的人來決定,有時候為了打到見底而用力過猛,反而會損傷結構。我家十幾年前浴室重貼磁磚,師傅也沒打到見底,至今依然安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