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好冷氣清洗罩與專用清洗機就開始動手清洗,洗好後風量變大、空氣變清新,對於家中有容易過敏的小孩的家庭而言,清洗冷氣真的很重要。
與大家分享詳細拆洗過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型號

第一步關閉冷氣電源,非常重要

拆下面板,直接往上掀

注意中間,扣環從下方圓洞離開

上下導風板的中間卡榫稍微用力扳開,鬆開導風板左右兩側,拿下兩片導風板

卸下裝飾框的四顆螺絲。
最右上角的螺絲也要卸下,才能拔開進風口步進馬達的電源線

打開電路板蓋子,拔開進風口步進馬達的電源線

雙手拿著裝飾框沒辦法拍照,拿下裝飾框時上方有四個卡榫,按壓一下很容易就可拿下裝飾框。
請注意,裝飾框裡面還有進風口步進馬達,建議用濕布擦拭裝飾框,別弄濕馬達。

卸下左側上下導風的步進馬達

卸下溫度感知器、功能顯示、遙控接收、接地線、右側上下導風的步進馬達,卸下時注意電線走向

卸下時注意電線走向,小心從這裡繞出來
補充:洗完集水槽晾乾後,上下導風的連動裝置可以上油。

卸下左邊蒸發器的兩顆螺絲、卸下貫流扇保護蓋的螺絲

洗前兩台都有注意卡榫,沒想到洗第三台時忘記先退出集水槽卡榫,這是我的低級錯誤,結果斷了。剛好排水管在這邊,希望集水槽斜向這邊有利排水。不過我裝回裝飾框後發現有固定集水槽的效用,但最好還是要小心別弄斷。

扳開蒸發器,退出集水槽卡榫。拿下集水槽要注意,盡量別傷到下方冷凝排。這型號只有這個集水槽卡榫要注意,其他的就小心扳開吧。
建議這裡先看清楚集水槽與蒸發器的位置與角度,拍下來更好。因為等等要裝回去時,手法不熟悉會裝得很辛苦。

用力拔開排水管,請握住黑色泡棉(排水管的頭),以免扯裂或拉斷排水管。

集水槽有水,準備抹布吸水

準備抹布吸水

注意電線走向,卸下集水槽後方的左右導風步進馬達。扳開控制下方左右導向的連動裝置,集水槽就可以拿去清洗了。補充:洗完集水槽晾乾後,左右導風的連動裝置可以上油。

鬆開貫流扇右側的螺絲,這裡需要2.5mmT型的平面六角板手(別買成球面),用2.5mm六角板手轉鬆螺絲。
我跑了幾家五金行,只有一家有賣T型六角板手,最小卻只有3mm,不得已只好買L型六角板手,然後用虎頭鉗夾住2.5mm板手轉下螺絲。

我直接取下貫流扇螺絲,裝回去不難但是要小心存放。

右手扳開蒸發器,左手抽出貫流扇沒辦法拍照。注意,請扳開蒸發器,稍用力連同軸承保護套向左取出貫流扇,從左側抽出盡量不傷到蒸發器。

放回蒸發器後裝上清洗罩。我買的這款下方中間有個洞,廠商有附上擋水板,要記得放上去。接水罩靠近牆面的兩角落也容易漏水,用透明膠帶貼圍堵水還不錯。
機體右側的機板不能噴濕,用塑膠袋包好包滿。溫度感知器、功能顯示、遙控接收、接地線、右側上下導風的步進馬達也要注意不噴濕。

洗冷氣專用的高壓清洗機(說是高壓,但是不強,我洗了三台的蒸發器鰭片,鰭片都活得頭好壯壯),因為水柱穿透力好,蒸發器不需要藥劑就可以洗得很乾淨。

開始噴洗

我很龜毛,噴洗完還用吹風機去除大部分水份,順便吹乾蒸發器。

洗完檢查蒸發器內部,洗得很乾淨了。
通常內部塑膠殼有很多霉斑,最好準備抹布擦一擦(不是擦蒸發器喔,是擦內部白色塑膠板)。
我發現臥室棉絮多,貫流扇沒多久就卡很多棉絮與灰塵,導致風力減弱還飄散異味。這次清洗的是客廳的冷氣,比臥室乾淨很多,使用環境真的會影響冷氣發臭。

三角板,導正蒸發器鰭片的好幫手。

用三角板導正最下方鰭片,很累。
因為拔了很多台,取下集水槽與貫流扇時會特別小心,這次都沒碰到卻還是看見蒸發器下方鰭片歪七扭八。我猜應該是工人安裝搶快裝一裝,結果冷凝水容易聚積在歪七扭八的鰭片而排不乾淨,只好慢慢撥正讓排水順利。

懶得再出門買黃油,準備將該潤滑的保養一下。
該上油的地方有:左右導風步進馬達的連動裝置、上下導風步進馬達的連動裝置、貫流扇左方軸承與保護套內部

貫流扇保護套與軸承上油

裝回貫流扇時,注意保護套的位置。

鎖回貫流扇保護蓋

裝回集水槽後方左右導風的步進馬達,裝回導風的連動裝置

請注意集水槽後方左右導風的步進馬達的電線走向

用力接上排水管

記得看一下你拍下的照片,因為裝回集水槽有難度。
請先扳開蒸發器,注意集水槽與蒸發器的安裝位置與角度。
請務必注意集水槽的卡榫要正確裝回,我這台不小心弄斷沒辦法拍給各位看。

鎖好蒸發器的螺絲

我忘記先鎖回貫流扇螺絲,幸好集水槽裝好後還能用六角板手鎖回。
此步驟要在集水槽裝好前先做好才對,又是一次低級錯誤。

先裝回左側上下導風的步進馬達並且整理好電線,再裝回溫度感知器、功能顯示、遙控接收、接地線、右側上下導風的步進馬達。裝回時注意電線走向,忘記的人請再看第十張照片,將電線整合在灰色塑膠勾勾中間,這樣上下導風裝置才不會磨到電線,要注意。
裝回裝飾板,打開電路板蓋子,記得裝回進風口步進馬達的電源線。
裝回兩片上下導風片、面板。開啟電源後測試有沒有都正確裝好。

補充:退出集水槽與裝入集水槽請注意這個卡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