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搬入新家,今年一、二月左右睡覺時床墊出現輕微震動的情形,剛開始只有幾分鐘,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後來陸續出現幾次,又認為可能是床鋪問題,最近發現時間愈來愈長,已轉變為幾個小時,影響睡眠。前天突發奇想,躺在地上試試,發現有震動感,躺在沙發上亦然,陸續再試,站立時腳底有感,坐下臀部有感,背部靠著椅背則背部亦感覺震動。這種現象是房子建成就有還是現今才出現,我也不清楚,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徹夜難眠,我可能也不會注意到。
詢問同樓層鄰居,一戶說家中有三個小孩,曾被樓下投訴蹦跳聲太吵,所以無法注意到有無震動,一戶雖說未感覺到震動,但太太陪兩位幼稚園的小小孩睡,他一人獨睡,因不想讓床鋪貼近牆壁,因此將床挪開十公分的距離,但三不五時都會回歸原位,他只好再搬移,所以一直感到納悶,我們推測應該是震動造成位移。
這種震動沒有聲音,有點像到美容院洗頭時開按摩椅的感覺,只是程度上較輕且不適。最近待在家裡防疫鮮少出門,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著實苦不堪言。
整理說明一下:
1. 住家是一年半的15層新大樓的頂樓,RC結構,非鋼骨,知名建商建造。
2. 本戶上方為水塔,靠近管道間,曾懷疑是否是水錘作用造成共振,但現在是一整天都感到震動,大樓不可
能一整天都在抽水,而且聲響只是偶爾出現。
3. 雖鄰近捷運,但午夜後捷運停駛,因此排除。
4. 和颱風時的搖晃不同。位居頂樓加上大樓周邊無高樓阻擋,風勢強勁,但之前每次風大吹得金屬活動百葉
窗嘎嘎作響時並未感到震動。
5. 應該非車輛通過影響,本戶位於大樓後側不在路邊,且震動是持續的,非一陣一陣。
6. 建物接近台北公館,會不會是中高土壤液化潛勢區?如果是因土質鬆軟造成,為何入住超過半年才出現狀
況呢?
7. 591編輯部有篇文章《住越高越棒?5大你常忽略的高樓層房問題點》說高樓層風壓大,當梅雨季節來襲
時,就有可能出現整棟樓都能感覺到在搖晃的現象。是真的嗎?最近常下雨會影響嗎?
請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有無方法解決?懇請各位提供專業意見,非常感謝。
液化是慢慢的 如地下水的變化是天天不同
也不是當初能完全預先估計的
買一個長一點的水平儀放在地板上
或集體出資 請土木結構技師公會的人來鑑定(要花錢)
不知道原建商的"大地工程技師簽證的地質報告書"看得到嗎?
公館,羅斯福路右邊 基本無高樓 台電例外,早早早年前算是河川地沖積地 後來建堤防保護。
公館,羅斯福路左邊 才有較高的樓 但下面有捷運。
-----------------------網路文---------
申請建照時,須備妥土地的地質報告書。
依建技規定,新蓋4樓以下的房屋,可以引用基地附近地質數據,免大地工程技師簽證的地質報告書;4樓以上必須現場鑽探試驗,並且需要有大地工程技師的簽證。我要蓋的是四樓半的房子,依規定須現場地質鑽探,有大地工程技師簽證的地質報告書。地質報告書的價錢和是否有大地工程技師簽證有很大的價錢差異,若只引用基地附近的地質數據,報告書無技師簽證,一份4000元;基地現場鑽探試驗,有技師簽證的地質報告書一份則要幾萬元,兩者的價錢真的差很多!
熊二姐 wrote:
2019年6月搬入新(恕刪)
熊二姐大大
因為不曉得鄰居躺上床的動作是否很大,無法得知床與牆壁恢復距離是人為的還是震動的!
看您其他發文應該是有裝木製地板,請拿幾杯水放在有木製地板與沒有木製地板的地上
當感覺到震動時,分別去查看水杯裡的水是否有波動。
找出是否有規律的頻率與時間與位置(也記錄當時風勢風向如何),錄影下來要求管委會處理。
如果都沒有波動,很可能是身體健康有異的警訊,那就要先找家醫科確認要做什麼檢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