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歐美國家都很流行木屋,還有專門造木屋的公司,歐洲有些專業公司幾乎可以兩天把一棟2層樓、3房的木屋建造完成。
台灣不流行木屋是因為什麼法規規定或限制嗎?
(可以登記的正式房屋,可以申請門牌)
-----------
有些回覆提到木屋無法做很好,但我看不是
這個影片是我一個美國朋友的家交給房仲賣,房仲去拍的影片:
這是木屋這是木屋這是木屋
若要講木屋堅不堅固,我比較覺得是台灣造木屋的技術不夠好,不過這不是我想問的,請不偏離主要想問的問題。
台灣不流行木屋是因為什麼法規規定或限制嗎?
(可以登記的正式房屋,可以申請門牌)
k82469913 wrote:
外國人也有混泥土怎..
價格是主因 在台灣住木屋 絕對是自找麻煩
在國外混泥土如果比木屋便宜或價錢相近 誰想住木屋....
.(恕刪)
價格不是主因,你應看這部電影 錢坑 湯姆漢克主演
這一棟可以算是豪宅,翻修花費依我們習慣一定是打掉重蓋RC混凝土建築
而不是像電影中大翻修.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1541/
蓋一棟鋼筋混凝土的造價,是一棟木屋的N倍。
單要把模子釘起來就已經蓋了內/外兩棟木屋,還不計鋼筋、混凝土成本和「木屋」拆除費。
鋼筋混凝土(RC)在國際上多半只有大型建物(如大型集合公寓、辦公大樓…)、公共建物(學校、美術館…)才有那個成本能蓋得起來。
至於為什麼台灣特愛RC而少木屋?
其實不是台灣人不愛。
如果你去問美國人、法國人愛不愛住木屋,我告訴你,沒人愛!因為火災、蟲害、隔音、防水、耐久性…等等問題很多,要是蓋得起RC建物,大家都會選RC
我家招待國際友人住家裏時,多數人都很羨慕我們住得起「磚造」透天,告訴他們這是RC建物,整個社區都是RC建物、剛才繞了整個都市都是RC建物....,他們的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還會去敲牆壁確認咧。
台灣大量的鋼筋水泥透天厝是運氣好。
當年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先飛起來的人用沒飛起來的那群勞工的血汗蓋出來的。
建商找勞力蓋,讓剛起飛的中產階級買得起。但是當時蓋屋的工人很多世世代代還在社會底層,因為當時的中產階級並沒有拿對應的報酬和他們交換這些勞力。至今依然如此,不信去工地問原住民工班看一天賺多少錢。
不過說真的,
RC建物耐用性雖然驚人,但真的不適合住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