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發了年終獎金也要拿點錢把家裡整理一下,
趁機換上更環保省電的LED燈也算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然而市面上LED燈泡這麼多這麼亂,實在讓人眼花撩亂,無從下手,
小弟剛好在這塊有點心得來跟大家分享,也請大家花點時間了解一下,才不會花了冤枉錢,
挑選LED燈泡請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光形(全周光or半周光) 2. 色溫(黃光、晝白、晝光) 3. 亮度(lm流明) 4. 壽命(品牌、產地、保固、價錢)
1. 光形:發光形式要選對(半周光、全周光)
光形就像蓮蓬頭噴水,有分集中跟散射,要裝瓶水用散射的結果就是浪費的比裝進去的多;要洗大面積開集中就是旁邊沖不到的狀況;
LED燈泡也一樣道理,要挑適合的發光角度(噴水角度),這特性是傳統燈泡沒有的,使用正確的話是更有效率更省電喔~
簡單來講,半周光LED燈泡發光較集中,適合反射燈罩(不透光)的燈具;全周光則是四面八方均勻分佈,適合透光燈罩的燈具;
半周光:局部照明、不透光的反射燈罩、直下式崁燈
通常用於局部區域照明的燈具,因此傳統需要用反射燈罩來將光往前反射出去,而半周光的LED燈泡不太需要反射就已經都往前打了,等於是少了反射的損耗,真是省上加省啊!
註:因為LED光形比傳統集中,因此用對的話用亮度能取代40W的LED燈(5W)效果可能比原本亮度60W的傳統燈還要好,這樣的加乘效果才是LED的威力所在啊!所以有時候挑燈不要單純只看亮度取代,要評估一下光形帶來的效益與影響喔!
全周光:舉凡燈罩是透光材質的,例如布燈罩、玻璃燈罩、霧白塑膠罩
只有真正全周光才能讓燈罩均勻發光,燈具才漂亮;其實大多數的全般主照明或漂亮的燈飾都要用全周光才會有質感,而且整體照明才會自然均勻
註:標檢局對全周光的光形有嚴格的定義,真的是需要很均勻發光的才算全周光,是根據傳統鎢絲燈的發光形式而訂;
市面上標榜廣角、超廣角、270度、320度那些其實都不是全周光的產品,這些都只是把燈殼做大,離全周光還很遠;
目前看到真正全周光的只有台灣品牌REALight,注意規格欄的配光形式是“非指向型 全周光分布”才真的是全周光,這個判斷方式提供給大家~
2. 色溫:色溫主控氣氛
色溫基本就是黃光3000K、晝白5000K、晝光6500K,這會隨著個人對這空間的美感喜好或照明習慣有差異,
專業一點的理論會說黃光用於氣氛輕鬆的場合,例如臥房、客廳、餐桌;
晝白用於一般需要明亮照明的場合,例如廁所、客廳、廚房;
晝光用於需要專心的場合,例如工作區、書桌;
更專業的話就是照明設計師的領域了,設計上甚至跟照度也有點關係,
正常一般人不用懂到那邊去,懂點基礎概念再隨感覺自行調整就好~
3. 亮度:看lm(流明)不看功率
lm(流明)是光的能量單位,隨著LED效率越來越好,看功率是最不準的,因此找亮度請看lm(流明);
至於要用多亮,其實也是看個人,有人喜歡家裡溫馨放鬆有氣氛變化;有人喜歡把家裡搞得跟7-11一樣亮,但需注意現在LED反而太亮易有眩光刺眼就是;
我個人喜歡用不太亮的主燈(全般照明夠用即可,CNS有定義),並另外搭配桌燈、立燈、吊燈等等,再看場合搭配不同色溫,這樣家裡才溫馨有變化,而且燈飾也是室內設計品味很重要的一部分喔~
如果只用單一主燈而不搭配其他燈飾的話,缺點是假如只是想在沙發上看個書,主燈就必須要開到整個空間都很亮,是有點浪費的做法,而且照明空間的變化就只有主燈的調光而已,個人覺得有點單調就是~
4. 壽命(品牌、產地、保固、價錢):死燈是偷工減料的結果,一分錢一分貨,貪一時便宜可能要花更大力氣收拾
相信大家想換LED的另一個目的是壽命長,不想再常常買燈泡換燈泡,常常爬上爬下的也危險,但看到很多網友分享買保固兩年的來用兩個月不到就壞掉,根本氣到連換燈都累,而且其實只要出保一次,所負擔的額外費用時間成本等於是當初省的幾十元賠回去了,甚至品質這麼差索性也不想換回去了,結果還要再重買一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如何買到品質優良耐用的燈是很重要的,品牌、產地、保固、價錢都是壽命的重要參考因素;
LED業界爛產品的內幕很多,我無法一一講,這裡重點是講該如何挑到品質好的燈,所以提出一點看法給大家參考:
品牌:大品牌PHILIPS、OSRAM、GE,大品牌即便是中國製,管控還算有水準,另外特力屋、TOSHIBA應該還可以
(雖然這些大品牌格調也越來越差了,但相較之下大品牌還是可靠點)
產地:台灣製我會優先考慮,因為品質相對好,比較不敢亂偷,而且台灣LED技術本就很好,台灣製造真的是比較放心~
小品牌中國製會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把成本摳出來,所以基本上買這種就像是賭運氣(本人覺得買這種產品才是最不環保,惡廠商浪費資源做垃圾出來騙人買,而且還有回收困難的問題,很夭壽~)
保固:最好是三年以上,表示廠商對產品有信心
挑長保固要的不是他的保固,而是既然廠商敢保三年以上,表示對品質有信心,事實上如果設計合理、料用得好,使用壽命超過三年以上是應該的,所以看保固也是個重點(期待跑保固不如買更可靠更新的才正確)
價錢:一分錢一分貨,頂多差一杯飲料的錢,還是別貪便宜才是對
基本上100以上的才算合理,100以下的大多是倒店貨、大陸爛燈、問題一堆的,個人是不建議啦~
市場上還會看到沒通過標檢局認證的便宜的LED燈泡在販售,這種更是建議別買喔!
基本上我對LED燈泡選購的心得大概這樣,
相信照上面觀念挑選應該就可以挑到好用的LED燈泡了,
如果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來討論看看喔~
1. 演色性, CRI, 也就是光線的自然度, 太陽光是 100%, LED 燈泡一分錢一分貨, 高演色性的產品普及率還不高, 但, 這很重要。 專業人士要求的高 CRI LED 燈具, 並不便宜, 一般的家庭沒有我們這種專業的眼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拿任何顏色的東西在該燈下照看看, 如果顏色偏掉 (紅不是紅, 綠不是綠, 藍不是藍) 請把該燈泡退掉, 這很傷小孩子的眼睛。
2. 密閉式燈具千萬不可用 LED 燈泡, 因為 LED 燈泡需要散熱, 密閉式燈具不透風, 只會讓 LED 燈泡掛的快。 崁燈其實就是一種密閉式燈具 (如果前面有玻璃罩的話), 請不要直接買個 LED 燈泡裝上, 一定要整組燈具都換掉, 才是真正的綠能。
3. 電源, 崁燈的設計大都採用燈具 / 電源分開, 我們一般的螺旋燈泡, 是很常見的電源與光源做在一起, 很浪費, 往往電源的一個小零件壞了, 整個燈泡就要報廢, LED 燈具也是一樣, 選用分離式設計的, 才是真正省錢, 可以用很久的綠色設計。
光的東西, 跟液晶電視一樣, 請大家務必要親眼去看過它的顏色, 眼睛舒服才買, 買了, 不喜歡也不要省小錢, 馬上換掉
還是一樣那句話, 一分錢一分貨, 不一定要支持大品牌, 但是台灣人不可只知道價錢, 不知道價值, 每個人的眼睛只有一雙。
george306 wrote:
版主很細心, 謝謝...(恕刪)
哈哈,哪裡哪裡,也謝謝你來一起交流,提供寶貴的看法~
不過CRI我倒忘了,的確是越高越好,但LED特性是CRI越高效率越差,而且越貴,
目前大多都80以上,已經跟省電燈泡差不多,一般人還算堪用囉~
所以目前應該是先看場合需求吧~相信再過幾年也許公規會都是90~95以上了~
崁燈我也同意george大的想法,
只是現階段要買到高品質的LED崁燈價位會高不少,而低品質的崁燈每批顏色肉眼就看得到不同...實在令人有點糾結~
所以這種崁燈目前我認為還是直下式燈泡型最好(不加燈罩),以現在的半周光LED的亮度用開孔10cm的就夠,高度約15cm而已,照明效果差不多,而且效率也不差~
這個的好處是民眾只需換品質好的半周光LED燈泡即可,非常簡單直覺,不需請水電拆換東西,而且初次成本也低~
(橫插崁燈我是最不建議了!效率不好燈又容易掛,又不好裝...)
參考一下~

倒是 LED 的燈具還有一個優點, 就是它可以有不同的聚光角度可以挑選。 舉例, 在餐廳中, 頭上的投射燈就比較聚光, 這樣才可以把桌子照得比較亮, 廣角度的燈具求的就是整個環境的亮度。
另外還有一個小撇步分享給大家, 分離式的燈具 (如 LED 崁燈,光源跟電源是分開的) 一個簡單的評斷品質好壞的方法就是看電源供應器的重量, 重量越重 (尤其是瓦數大一點的), 表示它的零件越多, 內部有灌膠幫忙散熱, 這都是品質可以保證的加分部分。
LED 燈, 我們所謂的光源, 正常使用是可以有蠻長的壽命, 真正的故障大都在電源供應器比較多 (但當然也有品質比較中等的燈板, 可能無法用太久)
幾年前我賣的 LED 燈具, 過了超過 4 年了, 有的超過 6 年了還是正常在使用中, 當初我的產品並不便宜, 但真的就是正港的 LED 燈。 可惜, 台灣人只看價錢, 好東西我也賣不動了, 早期有用到的我家產品的, 現在還要再買我也沒在生產了。
希望大家重視品質, 價錢, 價值
版主說的直下式崁燈, 確實用半周光的燈泡就夠了, 相對亮度還比較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