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了40幾年的稻作,現在農民割稻後乾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1200-1400元左右,碾米後約剩70台斤,也就是成本約每台斤20元左右,碾米廠+管銷每台斤30元是合理的售價,現在標榜有機米的售價實在太高了,每台斤很多80元以上,假如農民有賺到錢就算了,差價都是廠商賺走了,稻作有機我是絕對不相信,另外花東的那些米產量應該也沒有那麼多,那裡來的想也知道,消費者別買標榜有機的米當冤大頭了,現在種稻使用除草劑免不了,誰還用人工除草,還有毒死福壽螺的藥,不然秧苗就被吃光光,南部炎熱病蟲害難免,北部較涼病蟲害較少,但是可能水被污染了如新埔宵裡溪,那些廠商沒有一家自己種稻的,收割時跟農民低價收購,包裝各種品牌高價售出,別再相信品牌了現代人為了健康喜歡吃糙米,研究指出米的殘留農藥在表面,就是米糠部份較多
我們系上有做費洛蒙農業防治相關的應用和教學,之前業界老師來講課都會一直宣導所謂的有機標準。沒有"有機標章"卻宣稱有機的其實可以檢舉。要得到有機標章過程很繁雜,他們的農作物會不定時被抽查!有機農業標準很多,如果不合格廠商就無權使用標章!抑或是本來就合格,但是某次抽查不過標章就不能使用在商品上!!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都可以查到合格的有機農民和農場喔~原文:有機食品蔚為風潮,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明訂「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新法規定,國內外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分裝、流通等過程,必須符合主管機關或國際有機認證組織之驗證,才能以「有機」之名販賣。如果違反規定,最高可罰三十萬元。「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融合了行政院版、國民黨立委羅世雄版,以及民進黨立委鄭國忠版。法案規範的範圍,包括田間及集貨市場的農產品、產地養殖池及港口的漁產品、畜牧場及屠宰場內之畜禽產品,從上市前的生產過程就開始管理,以符合「品牌驗證」的世界潮流。什麼是有機農產品?法案規定,除了主管機關許可的之外,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不得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動物用藥品或其他化學品。法案並規定,農產品經營業者以有機名義販賣的農產品、農產加工品,必須在本法施行之日起兩年內,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審查。進口有機農產品則須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國家或國際有機認證機構驗證,才能以有機之名在台販售。若未經驗證就標示有機等中外文字樣,讓消費者誤認,可處以六萬到三十萬元罰款。農產品經營業者若未經驗證合格,就擅自使用農產品標章,或經禁止使用後還繼續使用,可罰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如果拒絕或妨礙主管機關派員抽查,罰十萬元到五十萬元。若農產品、農產加工品標示不合法,主管機關得公布經營業者名稱、地址、品名與違規情節,保障消費者權益。另外為確保驗證機構的公信力,未依法取得認證資格、擅自從事相關驗證業務者,將處三十萬元到一百五十萬元的罰款。如果認證機構執行認證範圍之外的業務,除了處二十萬到一百萬元罰款外,情節重大者還可能遭廢止認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我家都是買義美的糙米...(恕刪) 我覺得相對於廠商對消費者的詐欺行為,法律訂定的罰責實在太輕太輕了,有些詐欺行為對社會整體的傷害那麼大,致癌率或其他疾病罹患率提高,全國要支出的醫療費用也要提高許多,但罰款或判刑卻對廠商不痛不癢,當然黑心商人就越來越多。亂世用重典,古代的凌遲處死及抄沒家產也許才是遏止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