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纖維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構件為達到規範對韌性設計的要求,需要配置大量的圍束或剪力鋼筋,這些複雜且密集之鋼筋配置往往造成施工上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內外研究顯示,在不影響韌性需求的前提下,採用纖維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可有效降低鋼筋使用量,而美國混凝土學會(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ACI) 也從ACI 318-08開始加入纖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

轉自http://www.wretch.cc/blog/zaxscd66/759253
纖維混凝土將纖維在混凝土拌合階段加入,這些不連續短纖維,均勻分布在混凝土組成材料中,而成為纖維加強混凝土。至於添加到混凝土的纖維有許多種類,包含金屬質系統之鋼絲纖維、玻璃質系統之玻璃纖維、聚合物質系統之合成纖維(聚丙烯、尼龍、聚丙烯睛等)、陶瓷纖維(碳纖維、石棉等)、天然物質系統之木質纖維(木棉)等。每種纖維各有其優缺點,使用者可根據本身的需求,選擇符合需求的纖維應用於混凝土中,做成纖維加強混凝土。
纖維添加在混凝土中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才開始研究,1960年代是重要的分野,在1960年代以前屬於純研究性質之開疆擴土期,直到1960年代以後纖維混凝土才逐漸使用在實際工程上,目前已進入開發與實用化研究的主要階段。現今廣受市場接受應用的纖維加強混凝土有鋼纖混凝土、玻璃纖維強化混凝土、碳纖維混凝土及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等。


AR GLASS

纖維混凝土

纖維混凝土
2012-11-10 0: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纖維混凝土

split0307 wrote:
鋼筋混凝土構件為達到...(恕刪)


您發這篇的用意是??在此請教!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split0307 wrote:
鋼筋混凝土構件為達到...(恕刪)


奉上分數....真的是"有用的資訊"...

讓大家可以脫離"愚民",,,範疇~~~

======================

長期以來,咱居家房事~~漏水,防水,,,,,只有12個字:

偷工減料 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不然就是:

無所不煞,無所不沖....對門煞,電桿煞,對樹煞,對空氣也煞,石頭更不得了,大煞,天劍煞,有水也煞........[大笑]


PS:對了,愚民們,小弟家中,太陽能有在頂樓鎖了幾根"壁虎"...不知是否為"天釘煞"或者????煞,????沖呢???

=======================

對了,不忘提醒 安藤忠雄 清水模~~~~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我先前已開始發表相同的文章了!我只是覺得國內的建築法太差勁、完全沒有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新屋結構保固 15年防水保固1年...有感而發


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件很讓人羨慕的,但是花了那麼多錢,得到的保証只有30年不到的話,你會怎麼想?

況且纖維混凝土用的這種輔助建材早在十多年前就早該被大眾所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能普及化?

所以,我想要盡可能的宣傳,有越多人的支持,我相信關於纖維建材的運用是能讓現在的房子品質更好!
也很希望建築業先進能思考一番,為什麼國外的纖維運用有很多,國內只肯停留在落後的工法而不去跟進?

氣候環境固然有影響,但是跟台灣同處一樣海島型、地震帶的國家,全世界不是就只有我們台灣而已吧?

split0307 wrote:
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件很讓人羨慕的,但是花了那麼多錢,得到的保証只有30年不到的話,你會怎麼想?

呃...花了那麼多錢有一大部分是讓人給賺走了
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用在建築上
這一小部分的建築花費或許還買不起一台雙B車
降要求30年保固不會太超過嗎?
split0307 wrote:
我先前已開始發表相同...(恕刪)


呃!身為建築業界人士,我必需得說明一下
纖維混凝土種類非常的多,廣義的定義是在一定比例內加入各類纖維以提供不同功能性的混凝土
它和「漏水」可以說幾乎沒有直接的關連性,而且造價比起一般混凝土高出許多

另外,大多的漏水除了材料,更多的可能是產生在建造時有沒有注意各部細節
我隨便舉就能舉出二十幾個可能會漏水的工作細節
比方牆面開口處四周是否有加補強筋
比方剪力榫是不是照著建築師公會的圖示施工(那一定會漏 >"<)
比方施工縫留設的位置與角度
比方窗台的洩水坡度向和洩水工序有沒有做好(洩水工序是我自己的詞)
比方在灌漿的時候是不是水加太多造成乾縮裂縫而讓水透過毛隙現象產生漏水
…以下省略,我打太多應該也都是被跳過不看

建築師管的是重點監造,也就是在幾個重要界面轉接時我們要到場查驗
一層RC樓施作十四天,我們查驗的時候頂多半天
所以真的要有一個良好的品質
還是得靠營造場的工地主任,並與建築師保持良好協調關係

能用好的材料我們當然是樂見,只是如果因為這類材料的全面升級
一坪要多賣三萬,你接受嗎??

就像i7 8核剛出的時候,有幾個人願意花近二萬買一顆CPU
SSD 60G 剛出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花8000嘗鮮?一切還是得回歸市場
話說回來,不論我們用了什麼材料
就算是高貴的高性能混凝土或近年研發的優生混凝土
不做我說的那些細節還是會漏水!而且保証漏!!!重點不在材料上,而是在持續而穩定的專業裡
RC是一個看起來很容易,但做得好卻很費心思的工法,就跟洪七公說的一樣
叫化雞簡單,但要做得好的難,所以他只吃黃蓉做的叫化雞,那是因為他吃得出來!
他懂什麼叫好的叫化雞!
習慣便宜行事的台灣,營造廠的工人素質程度不一,對之要求也不見得能完善的落實!
來做模板工、混凝土工的,有幾個是自認為這是一個高尚而重要的產業?
我認識的,大部份不是我說話他聽不懂的外勞、就是找不到工作來工地試試的求職者
那些僅存的會和我討論作法的現場師傅,我無一不尊重!他們才是這行業最重要的先手!
說了這麼多
一個擁有好師傅的營造廠蓋的房子,如果每坪再多五萬,有誰會買單???
台灣就是這樣!!!我也很無言!!!但是就是這樣!!!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建築虫 wrote:
呃!身為建築業界人士...一個擁有好師傅的營造廠蓋的房子,如果每坪再多五萬,有誰會買單???
(恕刪)


還是有人會買單的....

問題是:降低成本,也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每坪多5萬,有5萬的價值....

一:如何讓業主....知道有5萬的價值...

二:當大家不再是"愚民"...明智的人,會買單的...

台南,毛森江,式澳營造....每坪,可能多了不只5萬吧!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king97878 wrote:
還是有人會買單的.....(恕刪)

所以啦!這就又進入建商的另一種銷售手段:「最低消費」

台灣,是一個經營過度集中的國家,到處是急功近利的傢伙
過度的集中經營就像當年的蛋塔一樣,紅不過一年市場就瓦解了
台灣的房市也是這樣,差別只是它的速度相對較慢

讓業主知道「價值」在哪?其實根本不難!
所以在台北市,有一群人會以為很聰明的買下廣告戶宣稱的那些優點,就像:
每坪多花二十萬買所謂的隔震宅
每坪多花五萬買靜音樓版
每坪多花五萬買纖維混凝土

卻不知道
他們的隔震宅的隔震效果,可能是在建商利益之下被犧牲來廣告宣傳的產物
他們的靜音樓版(中空樓版)其實完全不可能靜音
他們的纖維混凝土不能防漏
他們的臉部辨識系統還常常辨識不出主人

我想說的
其實是
建築這一行,特別是RC產品
跟材料真的沒有絕對的關係
跟營造的心態有絕對的關係
想透過找出營造廠用什麼材料來判定一棟建物的好壞?
可能去找他先前的建案或使用人訪談一下,更來得有效果


PS!真的跟材料沒有直接關係!如果還真要讓它們有連結,那就真的愚民了!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建築虫 wrote:
所以啦!這就又進入建...(恕刪)


其實最基本的....地基,綁鋼筋,箍筋,灌漿....再談材枓,綠建築....

高樓鋼骨...一般民眾,非專業人士,難窺其奧...

一:小弟看自家周邊...自建,及建商所蓋千萬透天宅...自建~綁筋,箍筋,灌漿....比之建商所建好多了~~~

二:其中,管線配置及綁鋼筋,箍筋,灌漿....真正是~~

三:....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台灣建商"透天厝"的寫照....

小弟以為:基本的透明管線,綁鋼筋,箍筋,灌漿確實.....目前約60分,進步到70分....還要10年,80分....再10年,.....再10年,綠建築吧!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king97878 wrote:
其實最基本的.......(恕刪)


恩!我覺得這是很根深蒂固的態度問題
在台灣太多是外行人講內行話、門外漢當門內人
動不動就師字掛帥
對專業不重視,搞得現在傳統產業和專門產業的收入沒有差異
這樣!真的有足夠KNOW HOW的團隊都會想離開這片不毛之地

留下來的,就是一些丙級當乙級用,乙級當甲級用的營造廠
抱歉!我這字眼可能有點重
台灣還是有很多很棒的營造廠
只是,真的能搬上檯面的也就那幾家
而且小案子他們也很難有興趣接

所以目前,我們.....只能禱告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