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大家都節約用電 電價不是要更貴?
因為 總用電量少了 = 營收少了
(縱使電費漲了也許因為總用電量少了 所以營收不見得增加)
營收少了 減去相同的營運成本(包含台電養肥貓成本+圖利轉投資的單位的費用)
屆時台電不是要虧更多 然後再漲一次價.
我覺得台電一直喊說虧錢 但是好像都沒檢討自己的經營績效是否需要調整
跟民營電廠的採購方式價格是否合理 需要調整
最重要的事先要砍掉一些不需要的肥貓 再來討論如何讓台電營收損益平衡
不應該靠漲價來解決問題 也許有可能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元氣土撥鼠 wrote:
不是這樣吧,目前台電發的電比實際上人民使用的還多上百分之二十幾,
你是聽謝長廷在扯蛋備載容量吧?
備載容量16%只是個目標,
但買電的人要多少就要給多少,沒人用也沒法逼人買電,不可能每年都剛剛好用剩下16%!
難道要台電限電,讓備載容量保持維持在16%?
若為了備載容量16%這個數字要限電,請先停你家的電,別停到我家...

====
台電︰ 預估失準 因素很多
針對立委的質疑,台電公司主管昨天說明指出,影響電力預測的供需因素很多,需求端會因國內經濟成長所需的電力需求為依據,供給端則會受新機組的完工發電與否產生影響,台電預測時都是設法維持「備用容量率實際值」能夠貼近「備用容量率目標值」的十六%,這原則多年不變。
台電主管舉例說,像外界常質疑的二○○九年備用容量率達廿八%。廿八%為原依政府經濟成長率估計,二○○九年原預測尖峰負載成長率約四.一四%,但時逢金融風暴,實際的用電需求為負二.七五%,致使預測與實際值的差異約達十四%。
此外,政府過去核准興建的民營星元電廠及台電大潭電廠五、六號機組○九年時陸續完工加入系統,因此,綜合用電量降低與供電量提升兩因素,是造成「備用容量率實際值」偏高或失準的主因。
====
台電其實同時暗罵了2個政黨,2009的用量是在2008年經濟部估的,
2008年有總統大選,2008/5/20以前是綠色的,5/20以後是藍色的,
才剛改朝換代,底下的人大都沒有動,<--綠色的經濟部負責
但提出預估數據給立法院審台電預算,也應該是5/20以後的事了!<--藍色的經濟部負責
現在你知道什麼叫做政治嘴炮了吧!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