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各位~電價問題!!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漲價後的電價是如何計算呢?
因為我拿電費單出來看,發現計價方式好像不太一樣...

經常用電度數:1064度
計價方式:220*2.10 440*3.02 340*4.05 64*4.51 <=100年8月

經常用電度數:1082度
本期用電日數:63天
計價方式:220*2.10*(18/63) + 220*2.10*(45/63) + 440*2.68(18/63) + 440*3.02*(45/63)
+ 340*3.27*(18/63) + 340*4.05*(45/63) + 82*3.55*(18/63) + 82*4.51*(45/63) <=100年10月
(這個月最亂..我看不懂..)

經常用電度數:766度
計價方式:220度*2.10 440度*2.68 106*3.27 <=101年2月

電費單上都是220-440-441以上(單價也不太一樣...是因為夏季跟非夏季?),但是新聞上說120-330-700?不太一樣咧....
2012-04-12 18: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價問題

祈紫 wrote:
經常用電度數:1082度
本期用電日數:63天
計價方式:220*2.10*(18/63) + 220*2.10*(45/63) + 440*2.68(18/63) + 440*3.02*(45/63)
+ 340*3.27*(18/63) + 340*4.05*(45/63) + 82*3.55*(18/63) + 82*4.51*(45/63) <=100年10月
(這個月最亂..我看不懂..)

經常用電度數:766度
計價方式:220度*2.10 440度*2.68 106*3.27 <=101年2月

電費單上都是220-440-441以上(單價也不太一樣...是因為夏季跟非夏季?),但是新聞上說120-330-700?不太一樣咧....


100年10月,所以有跨夏季電價和非夏季電價。18天是非夏季,45天是夏季。台電推定日數比例計算的

因為通常是兩個月抄表一次,所以220度其實是110度*2個月。

stupids1978 wrote:
100年10月,所以...(恕刪)

喔~那我了解一點點了..
所以說,我要算看看漲價後的價錢,就是按照電費單上 220-440-441以上的價錢去加嗎?

非夏季計價
220*2.10
440*3.08(原2.68+0.4)
441以上*4.1(原3.27+0.83)
這樣嗎??
幫你算了一下

漲價前
220*2.1+440*3.02+340*4.05+64*4.51=3456.44

220*2.1*(18/63)+220*2.1*(45/63)+440*2.68*(18/63)+440*3.02*(45/63)+340*3.27*(18/63)+340*4.05*(45/63)+82*3.55*(18/63)+82*4.51*(45/63)=3396.614286

220*2.1+ 440*2.68+106*3.27=1987.82

漲價後
240*2.1+420*3.47+340*4.89+64*5.67=3986.88

240*2.1*(18/63) + 240*2.1*(45/63) + 420*3.13*(18/63) + 420*3.47*(45/63) + 340*4.11*(18/63) + 340*4.89*(45/63) + 82*4.71*(18/63) + 82*5.67*(45/63) = 3949.877143

240*2.1+420*3.13+106*4.11=2254.26

因為第一級改為120 第二級為121-330
所以120*2=240,210*2=420 其他不變
stupids1978 wrote:
幫你算了一下

因為第一級改為120 第二級為121-330
所以120*2=240,210*2=420 其他不變


所以說
第一級110變120
第二級111~330變121~330

但是分級不是說變成六級嗎...還是我搞錯...
而且單價部分我還是看不懂...

漲價前

夏季計價

(6/1~9/30)
漲價前

非夏季計價
漲價後

夏季計價

(6/1~9/30)
漲價後

非夏季計價
110度以下 2.10 2.10 120度以下 2.10 2.10
111~330度 3.02 2.68 121~? ? ?
331~500度 4.05 3.27 ?~? ? ?
501~700度 4.51 3.55 ?~? ? ?
700度以上 5.10 3.97 ?~? ? ?
?~? ? ?







說到電價我也搞不懂,我家電費單跟樓主差不多,經常用電度數大約也是900度到1000多度,
我知道這是兩個月的用電度數,但是我覺得奇怪的是經濟部的說法.....
[經濟部並預估,大約有三成用戶屬於最低級距,電費支出不會增加;而全國有約一半用戶,
也就是566萬戶,用電量低於235度,電費增幅低於8%;並且67%用戶用電量在第二級距,
電費增加不到一成,只增加87元以下]......
原來台灣人們都這麼省電~~ 我只是住在公寓的一家四口小家庭,每月經常用電也要五百度上下,
那到底經濟部的這些數據是怎麼計算的? 還是我有誤解電費度數計算方法?


祈紫 wrote: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漲價...(恕刪)

slash.kuo wrote:
原來台灣人們都這麼省電~~ 我只是住在公寓的一家四口小家庭,每月經常用電也要五百度上下,
那到底經濟部的這些數據是怎麼計算的? 還是我有誤解電費度數計算方法?


可見台灣有多少空屋啊! 之前人家不是說空屋稅?看電錶可以知道一部份哩。

slash.kuo wrote:
[經濟部並預估,大約有三成用戶屬於最低級距,電費支出不會增加;而全國有約一半用戶,
也就是566萬戶,用電量低於235度,電費增幅低於8%;並且67%用戶用電量在第二級距,
電費增加不到一成,只增加87元以下]


看新聞說增加幾%~幾%,可是單價到底是怎麼加的,我在新聞上都沒看到...還是我漏看嗎?...

然後說有三成用戶是最低的,120度以下?
一個人住的話,一些插頭不能拔的家電,再加上偶而使用的電器,可以只用這麼少嗎??

反正都確定要漲了,現在我只想搞清楚新的制度....

漲價前

夏季計價

(6/1~9/30)
漲價前

非夏季計價
漲價後

夏季計價

(6/1~9/30)
漲價後

非夏季計價
110度以下 2.10 2.10 120度以下 2.10 2.10
111~330度 3.02 2.68 121~330度

(+0.45)
3.47 3.13
331~500度 4.05 3.27 331~500度
(+0.84)
4.89 4.11
501~700度 4.51 3.55 501~700度
(+1.16)
5.67 4.71
700度以上 5.10 3.97 700度以上
(+1.33)
6.43 5.3



剛剛找到網頁上寫單價加多少,有錯誤的話請告訴我!!

祈紫 wrote:
漲價前夏季計價(6/...(恕刪)


我家一樓一個電表(大部分家電在這裡),234樓共用一個電表(但有2組冷氣)

2樓那個電表除了夏季4個月會到400多度外,其餘月份都沒超過100度

這跟經濟部的說法差不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