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64~69心裡面的恐慌--恐慌再也買不起房子

前面有一篇文章
"64~69年次的朋友其實是這一波房價高漲下最無奈的人"
相信這個標題真是說到許多人的心坎裡了,

理智告訴我,目前所得房價比真的不合理,
台北縣新屋隨便也要一千多萬,
頭期款200萬,貸款800萬,每個月房貸也要4-5萬,
而且這還是在目前低利率下之房貸金額,
若未來升息個2-3%,房貸更是付擔不起的金額啊,

但是在情感面,又深怕房價一路漲下去,未來更是買不起,
所以有股衝動(心裡面的恐慌)想說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買在說,

這種心理面的恐慌,先前有出現過一次,就是在全球金融海嘯前,
那時所有金基的年報酬率都嘛10幾20%起跳,
當時就是因為"貪念"及心裡面的"槽急"(看別人都賺這麼多,擔心自己沒賺到)
所以就把定存給解約,全數投入基金中,結果造成目前套牢中,

所以,相信板上64~69年次的大大,目前心裡面多少存在著"恐慌"的心裡吧,
我相信,歷史會一再重演,當大家都存在著"現在不買,之後就買不到"的恐慌心理時,
相信市場反轉日也不遠了(如同股市萬點時,大家都怕今天不買,明要就買不到一樣),

為避免"恐慌"心裡下,再次做了一個我認為錯誤的決策(買房子),
所以現在都說服自己,
"買不起沒關係,反正現在每個月還是有固定存個四萬多元,每年也就有50萬,
二十年也可以存個一千萬,就算這輩字都還不起,二十年後手上也至少有個一仟萬可以回家養老"

這樣會不會太消極啊,呵!



2009-07-13 12:01 發佈
買新屋太貴負擔沉重,為何不挑選中古屋?

買到好房子人生也會轉運喔
我也很消極

去年初開始看房子看到現在
頭款從四百初到現在超過五百了還是買不下去

我已經考慮租房子了

一起努力吧
進場你就輸了!記得我第一次買房子時就是這樣的情景,

景氣一片大好,房價高不可攀,幾曾何時市場撐不住了,狠狠下滑管你是升斗小民

還是建築公司大老闆, 哪個不是叫苦連天, 循環永遠是這樣, 留著現金好機會你會等到.
Freedom........... + 知足常樂 = 笑口常開
台北縣新屋隨便也要一千多萬,如果是三房以上格局是有可能,

但若資金不足,為何不願意屈就中古屋?哪怕屋況很差,免強也是可以住吧(看您要用啥標準判定)

一般上班族想靠死心水來購屋是有一定難度

市場是自由機制(有人想買就會漲,沒人購買就會跌),我是覺得抱怨頂多只能紓解壓力,無法改變事實,

與其要求合理房價便宜,不如要求自我競爭力,或多看些理財資訊,賺更多錢比較實在...

這是小弟個人淺見,如有冒犯,尚請見諒
有時候這種事情很難決定 還是得靠自己

小弟認為,臺北市房價遲早要下跌的,因為一般要買房的人負擔不起那種價格,
但是問題就是遲早是多久? 哪一天才會爆,這實在是難說。
如果真有買房的壓力,得自己抉擇
"恐慌"是不至於啦。

大不了老了回鄉下種田。住農舍。
沒錯,贊同大大的說法

我69年次,周圍的同事大多落在64~69年次間
最近不知道為何所有的人都關心起台北的"房事"
包括剛成家的、
包括本來跟公婆住但婆媳不合要搬出來的、
包括住在林口桃園但仍然受不了長期通車的、
包括原本打死不買房但去年金融風暴投資損失慘重的(覺得買房子即使賠了還有個地方住,基金賠了跟錢丟到水裡一樣)

跟股市一樣
當所有人覺得再不買就要漲上去時 --> 高點到了
當所有人覺得還要繼續跌所以不急著買時 --> 低點到了

2005年我買了文山區的預售屋
當時是初升段
幾乎所有同事都說房價太高、再等一陣子會跌回去

最近幾個月
當初說我房子買太早的同事們都紛紛開始看房子
因為等了三四年房價沒有回頭過
開始跟板上的大大一樣覺得心慌

我只能說,房市高點真的差不多到了~~

本來打算買第二棟房子當投資
可是看到現在的情形決定再觀望一陣子


我不是死空頭,其實算是房價上漲的受益者
(前陣子鄰居賣屋,成交價也從當初預售的29萬/坪漲到42萬/坪)
但我真的覺得現在房市過熱
如果當初沒買房的話
我現在會先用租的,其實真正好的案件屋主都惜售、只租不賣

給大家參考
沒錯...賭一把吧
不要忍到最後卻搭了最後一班車
多做功課確定需求時間到了好下手

6年8班中低收入戶同學上
我沒有那麼厲害可以知道房市以後會漲還是跌,
但如果你真的有購屋的需求,那還是得買,
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儘量尋找最適合自己條件的房子,
這是很無奈的
(例如:想娶人家女兒,但岳父岳母希望你能先買一間房子,讓她女兒能居有定所)
如果沒有立即的購屋需求又看空房市的人,
那就有本錢等下去了,
我只知道我真的沒本事知道房市以後會漲還是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