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一篇文章
"64~69年次的朋友其實是這一波房價高漲下最無奈的人"
相信這個標題真是說到許多人的心坎裡了,
理智告訴我,目前所得房價比真的不合理,
台北縣新屋隨便也要一千多萬,
頭期款200萬,貸款800萬,每個月房貸也要4-5萬,
而且這還是在目前低利率下之房貸金額,
若未來升息個2-3%,房貸更是付擔不起的金額啊,
但是在情感面,又深怕房價一路漲下去,未來更是買不起,
所以有股衝動(心裡面的恐慌)想說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買在說,
這種心理面的恐慌,先前有出現過一次,就是在全球金融海嘯前,
那時所有金基的年報酬率都嘛10幾20%起跳,
當時就是因為"貪念"及心裡面的"槽急"(看別人都賺這麼多,擔心自己沒賺到)
所以就把定存給解約,全數投入基金中,結果造成目前套牢中,
所以,相信板上64~69年次的大大,目前心裡面多少存在著"恐慌"的心裡吧,
我相信,歷史會一再重演,當大家都存在著"現在不買,之後就買不到"的恐慌心理時,
相信市場反轉日也不遠了(如同股市萬點時,大家都怕今天不買,明要就買不到一樣),
為避免"恐慌"心裡下,再次做了一個我認為錯誤的決策(買房子),
所以現在都說服自己,
"買不起沒關係,反正現在每個月還是有固定存個四萬多元,每年也就有50萬,
二十年也可以存個一千萬,就算這輩字都還不起,二十年後手上也至少有個一仟萬可以回家養老"
這樣會不會太消極啊,呵!
景氣一片大好,房價高不可攀,幾曾何時市場撐不住了,狠狠下滑管你是升斗小民
還是建築公司大老闆, 哪個不是叫苦連天, 循環永遠是這樣, 留著現金好機會你會等到.
Freedom........... + 知足常樂 = 笑口常開
我69年次,周圍的同事大多落在64~69年次間
最近不知道為何所有的人都關心起台北的"房事"
包括剛成家的、
包括本來跟公婆住但婆媳不合要搬出來的、
包括住在林口桃園但仍然受不了長期通車的、
包括原本打死不買房但去年金融風暴投資損失慘重的(覺得買房子即使賠了還有個地方住,基金賠了跟錢丟到水裡一樣)
跟股市一樣
當所有人覺得再不買就要漲上去時 --> 高點到了
當所有人覺得還要繼續跌所以不急著買時 --> 低點到了
2005年我買了文山區的預售屋
當時是初升段
幾乎所有同事都說房價太高、再等一陣子會跌回去
最近幾個月
當初說我房子買太早的同事們都紛紛開始看房子
因為等了三四年房價沒有回頭過
開始跟板上的大大一樣覺得心慌
我只能說,房市高點真的差不多到了~~
本來打算買第二棟房子當投資
可是看到現在的情形決定再觀望一陣子
我不是死空頭,其實算是房價上漲的受益者
(前陣子鄰居賣屋,成交價也從當初預售的29萬/坪漲到42萬/坪)
但我真的覺得現在房市過熱
如果當初沒買房的話
我現在會先用租的,其實真正好的案件屋主都惜售、只租不賣
給大家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