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小小孩會吵,大人更吵好嗎。以我家為例,樓上阿嬤半夜會用柺杖敲地板(為叫醒打地鋪的看護扶她如廁),樓上的太太白天會穿高跟鞋在家裡扣扣扣的走路(實在想不通),樓上的先生隨時都可能大聲罵人(連我都聽得見),樓上的大小孩(國中)會半夜聽廣播,還有不知道是樓上的誰,會夜裡11點刷浴室地板.......反而是樓上的小小孩(看起來大概四五年級)最安靜......我覺得,幼兒的吵我可以忍耐,大人製造的聲音,才會令我憤怒不已。因為孩子頑皮是可以理解的,而大人是明知會吵到樓下,卻毫不自制,這才可惡。
milktoface wrote:不會吵有點難,只能多...(恕刪) 這就是重點了,敦親睦鄰,有時後被吵的人情緒有宣洩的管道.真的也能好受一點.人都是互相的,你有盡力去教導小孩,又能敦親睦鄰,大家都能體諒的.真的聰明的人,應該是以退為進,打太極拳...
勿筆戰....樓上吵樓下,可以請主委招開居分所有權人會議,修訂社區住戶規約,提議大樓針對吵得住戶增加樓地板厚度阿...20公分??30公分??訂定住戶規約丫,樓下嫌吵,樓上就墊高地板阿,住大樓就要忍受,誰要你買房子驗收要同意,不然搬去田中間阿,半夜搞不好還有青蛙叫...其實樓上樓下,最重要的還是以合為貴,如果樓下有反應小孩吵,樓上就多鋪些地毯,降低噪音,盡量改善,晚上也盡量讓小孩提早入睡,相信樓下也會體諒的。
公寓和大樓上下都住人,無解~只能將心比心,多體諒包涵,少抱怨,你會怨樓上,樓下也會抱怨你,有時小孩好動又不聽勸,實在沒辦法,什麼都懂也叫小孩了,只有從日常教育中養成習慣,從父母做起,時時注意孩童活動玩樂的時段,避免作息時間打擾鄰居。環境上盡可能做到鋪上軟墊,少奔跑跳躍,桌椅不拖拉並包覆椅腳...最後~逢年過節,帶個禮盒樓上樓下去打點,禮尚往來、敦親睦鄰,多少都有效果
不能同意你更多,大家以為樓上吵,其實是樓上或者隔壁棟傳過來的,很多沒住過大樓的人根本 不會了解這種道理,就是樓板共振。誰說買頂樓就不會被吵到了,這種說法很沒根據,頂樓也會聽到跑步聲的,原因是樓下或隔壁棟傳過來的。花團主 wrote:其實建築物的隔音狀...(恕刪)
bobminer wrote:勿筆戰....樓上...(恕刪) 開住戶所有權人大會提案表決自訂規範噪音是個方式但是重點是要能訂出明確的標準像我家樓下那個跑上來劈頭說「我覺得你們很吵」我馬上神回「我覺得我們一點都不吵」沒有明確規範用「自己覺得」就來說別人吵是沒人可以接受的
我自己家的小孩是十點後在家不准跑本來就拔掉當初小的時候的軟墊,比較好打掃後來想想算了....以免吵到樓下但我老家以前樓上兩個小女孩就真的吵到我爸媽上去關切重點是樓上新裝潢還鋪墊高的中空木板...還會放大聲音另外大樓的聲音有時真的會亂飄有一次到十二點感覺隔壁唱歌超大聲,尤其坐在沙發上感覺在聽演唱會.但一看隔壁根本不在家出去大廈外面看結果是九樓在唱歌,我住十二樓再試只有沙發那區聽的到連走到陽台都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