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立自已都說了:市場永遠是對的,不對的是人。連他自已也都套牢過…所以,這些專家的話,聽聽就好。只是這些所謂專家、達人、資深媒體人,看慣了台北市的豪宅,反而對台北市以外的平民商品房作的功課不多…本來找這些來賓是來加分的,但最後都適得其反…
周末剛好看到這個節目,其中有段在說三重某一重劃區建案值不值得投資,記得牌價33萬/坪吧.來賓說那個價位已沒有想像空間,但若砍到20初頭,或許有機會等等.我感覺現在在大台北好像隨便買個一戶1200萬的房子是很正常的,一坪30萬上下的很多人都已視為理所當然,倘若不考慮父母奧援,光靠自己之力,就算好不容易可以湊到200萬的頭期款,然後向銀行貸個一千萬,表示每月要支付五萬元以上的房貸,加上生活其他開銷及保險支出,薪水好說也要有個七八萬才頂的住吧,矛盾的是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台灣人薪資所得倒退到民國85年,但現在的房價卻與民國85年的房價天差地別,豈不怪哉?還有這幾年的建案,公設比高的不像樣,動不動都三成以上,為了這三成的公設,表示一坪三十萬的房子,實坪要花到四十萬以上哩,真是夠扯的,所幸監察院前陣子對內政部提出糾正案,要求修法改善建商虛坪的問題,總算有人頭腦正常些.或許在台北縣買的起一坪三十幾萬的人家,日子真的過的不錯,不像小老姓如我者,看的到吃不到,即使如此,我還是挺認同來賓說的,若那個價位給它買下去,已沒有想像空間,我想建商大概已把未來十年以上的價差都一次賺走了吧.
我覺得每個人需求不一樣,老是以台北市為中心看房價,比來比去還是只有台北市好要以不同人的需求角度來看,不是每個人都是含金湯匙出生在台北市的,何況花那個高昂的錢住在二三十年的老公寓裡頭,我寧願去買台北縣,當然這是需求問題,節目應該夠客觀一些才對。
我覺得輕鬆看待這個節目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比不上全能房屋改造王,但是有機會看看不同建案,聽聽不同人的評價,也算不錯.至於住永和所以輕視中和,我覺得聽聽就算了.畢竟每個人想法不同.不過,說這種話的時候,得小心被其他房價更高區域的人嗆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