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說錯,請不吝指正一下
母蚊追踪人體吸血的方式
1.皮膚細胞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2.皮膚細胞直接排放的[生物賀爾蒙]
3.皮膚體溫(生物型的紅外線熱感應)
4.極低階視覺
針對以上那幾下去發明滅蚊器,才能避免生物演化與科技的競賽
幻想超人
司屋安 wrote:
你該睡了~凌晨3點等...(恕刪)
好吧,我還是分享一下防蚊小技巧好了,
一般蚊子會靠"溫度"與"二氧化碳"濃度找到生物體(樓上有生化大大提過),冬天的時候蚊子本來就比較少,但如果夏天,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高,或是室內空氣不流通,蚊子可以很輕易的分辨那邊是室內然後飛進來,所以除了保持環境清潔之外還要保持良好通風,至少二氧化碳濃度就會差異比較小。
到了室內,捕蚊燈、電蚊拍、蚊帳都是很棒的防蚊設備,但各有利弊,蚊香與液體電蚊香就看各人喜好,
我比較喜歡蚊香,因為液體電蚊香會讓我昏睡很久(可節省安眠藥開支),但蚊香好像不太適合文化水準比較高的人使用,所以我後來將床位搬到窗戶旁邊,利用窗戶的風,來隱形我的存在,從此我就很少被蚊子吵了~(之前同樣的房間從小炒到大學)
所以"通風"可以"隱形人體"的存在。觀察一下家中家具的擺放,看看是否風線夠流通,
是否人都處於風線上,如果床位剛好在聚積二氧化碳的位置,那蚊子鐵定整晚都會那推空氣中徘徊。
蚊子的確會座電廳,肥胖的人與吃肉的人身體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高,
進電梯或進紗門前最好用跑的,才有機會甩開跟蹤的蚊子,
所以防蚊兩密訣: 1.保持通風 2.多吃蔬菜多運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