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_mato wrote:
台灣人很奇怪,明明知道在偷工減料,又找理由說服自己
出了小問題,又開始會罵建設公司,找記者.........
出了大問題,就開始哭了
因為建設公司房子賣不好或倒了,就結束營業;再換一個名子
偏偏這種公司,消費者也知道;又開始說服自己,如此一直循環而已
其實小弟在白天去看完建設品質後…就已經下定決心放棄了
感謝es_mato前輩的傾囊相授
讓小弟得以了解基礎細節
非常感謝
60坪賣 800萬,打它打回原形
建設公司利潤 = 800*30%=240萬
營造廠利潤 = (800-240=560)*30%=168萬
可用來蓋房子的預算 = 560-168=380
如果四樓建坪60坪地坪約 15 坪
地坪一坪五萬來算 15*5=75萬
可用於建築預算 = 380-75=305 萬
每坪造價 305/60=5W
這雖是草估,但也很接近
305/4.5=67.7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70 萬的預算
當把基礎變成筏基等於又拿了一樓的預算去填基礎了
因為光增加的混凝土,鋼筋,工資相當一層樓的結構
變成 305/5.5=55.5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60 萬的預算
其實地坪有36坪
使用es_mato前輩的概算法重新算一下
建設公司利潤 = 800*30%=240萬
營造廠利潤 = (800-240=560)*30%=168萬
可用來蓋房子的預算 = 560-168=380
如果四樓建坪60坪地坪約 35 坪
地坪一坪五萬來算 36*5=180萬
可用於建築預算 = 380-180=200 萬
每坪造價 200/60=3.3W
200/3.5=57.2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58 萬的預算
當把基礎變成筏基等於又拿了一樓的預算去填基礎了
因為光增加的混凝土,鋼筋,工資相當一層樓的結構
變成 200/4.5=44.5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45 萬的預算
我想…這樣的試算結果若相去不遠的話
真的沒什麼品質可以要求了
以前對基礎實在不懂
只知道看地點/看格局/看坪數
在幾位前輩指點後…也開始看施工
我想這是避免”送人賓士”的最保險作法
畢竟沒人想以後的人生伴隨著漏水的問題一直發生
也供其他的買屋新鮮人參考~
kaworu.liu wrote:
應該這樣說啦 大部分"鵝類"還是社會上大多數...
只有看價格 坪數 地點...來區分 真的懂得不多...所以建商都不怕亂搞被抓包 今天你不買 也是有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去看 不用多1% 1%就好...建商就有收不完的賓士了
如果買房子跟菜市場喊價一樣...那就沒什麼好說了..
說的也是…
前陣子我也屬於這種人
覺得買房子主要看價格 看坪數 看配備(拋光石英磚尺寸/浴室&廚房配備) 看地點
建案基礎還是”筏式基礎”…應該可以買了
所以就去跟建商談價格
也幾乎要下訂了
在這之前都沒想到要看工程
總是認為房子這麼貴…還是”筏式基礎”…工程應該很不錯才是
所以我家人叫我再想想時…也沒多想
一心想著規劃客變格局與裝潢風格
要不是板上一位前輩提醒…我可能已經買下去了
然後等看到這樣的工程品質
就會開始懊惱怎麼那麼衝動就下訂
我現在很慶幸當初沒衝動下訂
也很好奇這個建案的買方看到這樣的品質不擔心嗎?
還是大家也都是坐在家裡等房子蓋好交屋?
關於 其餘大大所提的 個人覺得 理論歸理論 現實歸現實
閥基的基礎理論並非我們一般人可真正了解
個人做法 是相信專業
設計師怎麼設計 我請包商就怎麼作 一切照圖施工
但也沒像其他大大所提 有如此做法
以個人的工程為例
1.地坪42.65坪
2.建蔽率 : 55%左右
3.房屋兩層樓 三樓梯間 用途 國中補習班 非住宅再更換用途
4.總建坪 : 約63坪 含合法圍牆及車庫 騎樓地為空地
原設計師設計
1.地基147公分深 含10公分PC底+ 40公分大底+ 回填土 + 15公分級配(以上都沒有大大提起 都說是在加PC底 若是PC底 為何設計師沒設計 是兩層樓不需要? 還是大樓閥基才需要?
2.外加升高60公分 整個閥基為180公分高
目前進度只到地樑 回填還沒開始呢
1. PC大底灌漿 底部是房屋的接地裝置 用去70米的60平方裸銅線+5枝240公分接地棒 電阻1.34歐姆


2.綁鋼筋

這是圍牆的地基 60公分深 下方就是提高鋼筋 有最低保護層

3.大底灌漿


4.地樑灌漿

未來回填土會以挖土機夯實 再上級配 有機會再分享工程進度吧
1.地基147公分深 含10公分PC底+ 40公分大底+ 回填土 + 15公分級配(以上都沒有大大提起 都說是在加PC底 若是PC底 為何設計師沒設計 是兩層樓不需要? 還是大樓閥基才需要?」
那你回問你的設計師
設計用級配,不打 PC;那怎麼打墨線?
一樓樓梯的位置怎麼精確的放樣,不精確的放樣;樓梯怎麼錨定?
用大約的?萬一不準再打?還是...就不用錨定了?
是找一個兩光設計師,還是他有新工法?
有一些地區基地下是紅土或粘土或......爛土
人一下去就陷下去,腳一上來紅土、粘土都在腳上
人很難作業,所以過去會舖的卵石,
卵石現在貴了,也沒有人工可以排了,用級配夯實
或用竹編的板子舖上,再打 PC;不然 PC不會乾,踩下去一樣會破了陷下去
有了 PC 才能放樣,才能確保各部尺寸及高程
當然如果要求的是「大約」的品質,當然可以省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