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樓上吵的要命~打算自己點工來做天花板隔音~

掏寶有賣一種反制樓上吵的工具
如果被動防禦或檢舉無效
可以試試,大概台幣1000不到可以入手
rexluo wrote:
(我真的無法理解為了省一些五金錢, 爛5金沒緩衝衣櫃門直接撞牆面, 不明白那種衝擊, 整個樓板在震有多讓人不爽)


這不就點出素質跟階級問題了嗎? 省錢跟吝嗇是兩回事的
有錢人省錢, 但該花的還是要花, 可以住豪宅但是吃小吃攤, 也是會挑環境好信譽佳的店免得中毒
沒錢人省錢, 連油漆流鼻涕都替師傅說情, 要他多花五萬好好油漆也不肯, 甲醛吸久了自然high
我之前就是這樣賣掉房子遠走, 不願意再跟那些鄰居打交道, 這是互相的, 花再多錢隔音, 沒有互相都沒用!
平埔族大武「社」「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現定居台北裡面的湖!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有"噪音原理防制材料"的PDF檔,裡面有各種材質吸音和隔音的比較,請自行GOOGLE

GOOGLE 二重床 或 浮動地板,會比較知道隔音有效的構造

要加金屬板啦

花100多萬只有混擬土當然沒太好的效果
wellen1234 wrote:
謝謝大家回應~我會把(恕刪)

請問隔音效果好嗎?
kubieju wrote:
請問隔音效果好嗎?(恕刪)

效果有限 .
15mm厚的石膏板.
100k的岩棉.
1.2mm的遮音毯.
給人施工市價一坪兩萬多元 ,效果有限 .



到最後只能禮尚往來,人是互相的,讓作用力等反作用力。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hsin0455 wrote:
跟木地板的關係很大,...(恕刪)

電線掉到地板都聽得到,這樣應該怪建商不是怪樓上吧,正常走路都有聲叫人家怎麼生活?
買厚底的軟拖鞋送給樓上穿"是先禮後兵
對方若不接受也可以自己穿,以免吵到樓下
再不行就寄存證信函告知:你們這種行為是違法的
用電腦的產生器
他們就沒有藉口騙警察或法官說"不知道有這種法令......"
當然,戴耳塞或(降噪)耳機聽音樂比較簡單.....
也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腦.......開大聲或戴耳機
或用白噪音(開著收音機或手機Youtube),以分散注意力,不要一直注意樓上的聲音
天氣好也可以出門走一走,聽一聽外面的噪音,習慣就好了!
或請SGS來做檢測,至少要花幾千塊吧?
樓上如果有小孩子跑,就先表示要送他泡棉墊,看看會不會厚著臉皮收下,而不是出一半的錢。

買房子包括別墅,都要看建材......有的磚牆和地板厚20公分,隔音效果就比較好,新大樓還有中空地板,但比較貴。
當然最好買隔壁是台商或投資客空屋的雙拼別墅......
新北市的郊區一坪約20萬起
開車到台北交流道約半小時
591搜尋就有了......

真正的好房子叫做 apple ,通常房仲一接到就找老顧客帶看,不用廣告一兩個禮拜內就賣掉了!
想買到這一類的好房子,就要先和房仲建立好關係,明確表明真的會買,不會亂殺價。
買賣最多給房仲5%,可以殺價到3%左右。想省這點錢的話,可以上591找屋主自售的。
相較於"水深火熱完全沒有人權的生活",居住品質和健康是無價的。
如果當年舊屋入手的單價低,換屋就比較容易。
可買已經裝潢好的新古屋,比較省事,也方便短時間內換屋。
樓上雖吵,有小孩子、不怕吵(習慣家人的鼾聲或以前住鬧區大馬路旁)的人還是敢買。

可建立一些新社團,以縣市生活圈為單位,找社團裡的人一起買房,減低再遇到惡鄰的機率。
但若是年輕人,早晚都有可能生小孩,兒童期難免會比較吵。
這一類的房子以新成屋為主,但無法限制買賣,過幾年還是有可能會換鄰居。
獨棟(農舍)、雙拼別墅也有可能遇到惡鄰或有卡拉OK、青蛙叫、鳥叫、公雞叫、蟋蟀蟲叫......等的問題。
wellen1234 wrote:
由於樓上有惡劣的鄰居...(恕刪)

我很想請問 有什麼材料可以隔絕 隔壁 跑步 跟關門的撞擊聲? 像是隔壁在床上跳或床頭櫃跳都會傳過來主要就是隔這種噪音

加上本身 房間已經裝潢過了

尖叫聲就不用了。
之前緯來日本台看過木造屋跟隔壁隔音工程
它有一層是布噴上鐵粉做成的隔音布
說隔音效果很好
oiio wrote:
之前緯來日本台看過木(恕刪)

日本人都會很小心不會干擾到其他人,還有他們衛浴幾乎都是懸空模組式,不會有撞擊聲,
台灣人太沒有水準,沒禮貌簡直是國恥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