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問”筏式基礎”一樓牆面鋼筋的作法

MARKC456 wrote:
這我也不清楚不過地基...(恕刪)


本人現任在營造廠當土建工程師

剛剛看的MARKC456 建案的施工相片
我覺得還是不要買了吧
你看他基礎版鋼筋跟土壤距離只有2-3公分
以後下雨時雨水滲入土壤內
土壤內的水氣會腐蝕鋼筋
鋼筋的握裹力就喪失了(鋼筋就像是我們身體的骨頭,混凝土是肉)
一般鋼筋混凝土的規範
保護層至少要5~7.5公分吧

說真的 我們在幫民間業者蓋的廠房比你看的透天 品質還要好
台灣人很奇怪,明明知道在偷工減料,又找理由說服自己
出了小問題,又開始會罵建設公司,找記者.........
出了大問題,就開始哭了
因為建設公司房子賣不好或倒了,就結束營業;再換一個名子
偏偏這種公司,消費者也知道;又開始說服自己,如此一直循環而已

60坪賣 800萬,打它打回原形
建設公司利潤 = 800*30%=240萬
營造廠利潤 = (800-240=560)*30%=168萬
可用來蓋房子的預算 = 560-168=380
如果四樓建坪60坪地坪約 15 坪
地坪一坪五萬來算 15*5=75萬
可用於建築預算 = 380-75=305 萬
每坪造價 305/60=5W
這雖是草估,但也很接近
305/4.5=67.7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70 萬的預算
當把基礎變成筏基等於又拿了一樓的預算去填基礎了
因為光增加的混凝土,鋼筋,工資相當一層樓的結構
變成 305/5.5=55.5 地面上每層有 不到 60 萬的預算

如果在預算內,不能選擇「合理」的工法與構造種類
根本不用談到安全與品質
有人拿 RC 與 磚造比,如果硬要說 RC 比較安全那是錯的
RC造成本高,混凝土,模板工,搗築 ..............
相對磚造成本低
當應用在低樓層,RC與磚造的在結構的表現根本相差無幾
但「一樣的預算」,一個用 RC, 一個用磚造
RC 可能粗製爛造,能偷就偷來控制預算
磚牆卻可以用到 1-1/2B 或 2B,而不是一般的1B
「一樣的預算」磚造也許還可以做全棟防水,RC 呢?

現在透天房子小,所以面積不能浪費,RC 可以佔較小的面積,這是磚造所不及的
今天如果比空間,選用 RC 並沒有錯,但如果只有結構安全的要求;磚造為何差呢?
大家也許沒見過1-1/2B磚牆,那多出來的 1/2B 再嵌上H型鋼是什麼狀況吧?

建築設計一開始就錯了,把預算填到土裡,剩下的預算還指望能蓋好房子?
能交一棟房子給客戶那就萬幸了。

前面也算出來了,土地一坪假設是五萬,也不是什麼高級地段
建商不可能 ......... 蓋太高級;想好品質;只能自己蓋 ... 建設公司的利潤 240 萬省下來;不能買賓士?

現實的狀況是,交屋後;建設公司的人坐在賓士裡,搖下車窗,你站在窗口反映漏水
賓士裡的人泠泠的說,我再叫工人來看看 .......
也許你很不爽這樣的場景,但這車子是你送的,這樣的人是你栽培的
MARKC456 wrote:
今早起了個大早
7點出頭就起床去工地看一下
希望可看清楚一點目前的施工品質
(畢竟晚上沒有燈,看的不是很清楚)

白天果然看的比較清楚
填土看起來是鬆的…沒有整平…一整區有點高低起伏
地板鋼筋因為尚未綁完…不確定是單或雙層
不過地板鋼筋因放在崎嶇的填土上…所以跟著有點起伏
整戶有做牆板預留筋的地方只有門口的主牆

看著此建商這樣的施工品質
跟同樣在本市的另一建商在前幾年完工建案的品質…實在失去信心了
1.牆板有預留筋
2.地板鋪木板,減少土落在鋼筋上而影響結合性

以上只是小弟個人看法
若有錯誤煩請前輩指導

謝謝~

這種FS版的作法,實在是很恐怖。
沒辦法有效隔離土壤的水氣侵蝕鋼筋,底板鋼筋保護層看起來應該也不夠。
既然在同縣市有更好品質的廠商,為何一直執意要這家廠商的產品呢?
也許是地段問題。
但是好地段爛品質,會比較好嗎?


至於是鋪木板好還是用PC打底好,我遇過的是都用PC拉,木板有啥效果 倒是真不太了解。
請有經驗的人回答吧@@
也許就像上面的大大講的吧,在價格考量下,RC是這樣的品質,倒不如用磚造,前提是砌磚師傅的施工品質要好。

es_mato wrote:
台灣人很奇怪,明明知...(恕刪)



當應用在低樓層,RC與磚造的在結構的表現根本相差無幾
但「一樣的預算」,一個用 RC, 一個用磚造
RC 可能粗製爛造,能偷就偷來控制預算
磚牆卻可以用到 1-1/2B 或 2B,而不是一般的1B
「一樣的預算」磚造也許還可以做全棟防水,RC 呢?


無意筆戰,RC的確是可以粗製濫造,相對現在砌磚工人的功夫也有與日近增嗎?常常看一樓的隔間牆甚或承重牆的灰縫高地不平就算了,甚者0.5B的磚牆也可從此端見到另一空間,如此該怎麼說呢?(況且砌磚的"砌"法也是一堆人忽略的,現在的砌磚因該稱呼為"疊"磚才名實相符也)只看到工人將砂漿糊一湖就了事了。況且研究試驗證明了磚牆的面外力幾乎是可以忽略的,但RC牆的部分因為與結構體相連,不至於地震產生時立刻產生牆崩的危險。故不論哪一種構件或工法,照基本步做是必要也是良心的!
pannchen wrote:
無意筆戰,RC的確是可以粗製濫造,相對現在砌磚工人的功夫也有與日近增嗎?常常看一樓的隔間牆甚或承重牆的灰縫高地不平就算了,甚者0.5B的磚牆也可從此端見到另一空間,如此該怎麼說呢?(況且砌磚的"砌"法也是一堆人忽略的,現在的砌磚因該稱呼為"疊"磚才名實相符也)只看到工人將砂漿糊一湖就了事了

疊磚塊比速度,然後磚塊用燒製不良的....

表面的水泥抹的再漂亮,交屋後牆面照樣一片白毛....
sendoffy wrote:
疊磚塊比速度,然後磚...(恕刪)


所以才說品質阿。
不管是什麼工法、什麼材質,只要使用者喜歡 能接受 又可以符合安全,都是好東西。


改一句食神說的話: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做出好品質。
為什麼一棟房子這麼貴,品質那麼差
因為房價會按行情,品質就不一定了
如果「一樣的預算」
還去找來隨便糊糊的工來做,那還要說什麼呢?
不是自找的?
es_mato wrote:
想好品質;只能自己蓋 ... 建設公司的利潤 240 萬省下來;...(恕刪)


想好品質;只能自己蓋 ... 建設公司的利潤 240 萬省下來;

+100 經典名言啊!

建築非高科技很容易懂,很多人買LCD或是照相機都非常精打細算,

為什麼買房子那麼青菜?
WonderDragon wrote:
想好品質;只能自己蓋...(恕刪)

自己蓋也要選到好營造商阿XD...我家這社區一堆人蓋 蓋得令人滿意的不多
原因還是在於 非工程底 無時間監工 預算不夠 多家估價之後只會選價格低廉的...看不出 價差再哪

很多人看看我家蓋得 很滿意 問題是價格太嚇人了..說到價錢...就退後了..

一樣選購房屋也是一樣 一堆內行的開價就很準...一堆外行的把自建房屋當建商房屋打折砍價
看了大大的相片

印象中綁鋼筋都會等鋼筋全部綁完之後,在放入很多個水泥墊塊在鋼筋下方

如此灌漿時就可以保有保護層厚度,所以他在組裝時會先放在上面

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回填土高低不平,而且樓板設計上好像有高低差

到時不管怎麼做一定會有地方保護層不足,到時鋼筋生鏽就失去作用了

而且我覺得最奇怪的是

樓板一定要跟樑組合在一起啊,他這樣施工不就是把樓板""放""在樑上面嗎上

而樓板賴以支撐只有到時柱四個點,這不是設計很奇怪

因為我看回填土根本沒夯實,以前印象中要一直澆水夯實

如果回填土沉陷,那樓板應該也會沉陷吧,他用最小的三號鋼筋又只有一層

因本身不是結構專才,請專家再上來回答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