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很多網友,很多熱情回應。不過,坦白說,這些都是"個人經驗",而非學理上的解決。抓隔音,跟抓漏一樣,要先弄清楚噪音源、以及噪音傳遞的路徑。這兩樣事情沒弄清楚,你在那邊執著討論窗戶,有點本末倒置。這當然符合01的風格,屬於科技宅的特性。比方打遊戲感覺流暢性不足,然後一直討論記憶卡要買哪一張、要多高階,可是,會不會根本原因,只是你家的網路線老化?---所以,你應該要先搞清楚你家的條件到底是什麼?通常、不是絕對,通常,住宅會有大噪音,要從風水來看,聽起來很玄,但其實是很科學:你家的周圍建築配置是怎樣?有無造成回音、共振的建築空間形式?其他住戶是否也能感受到噪音(感受到噪音、跟噪音的耐受度不同)?如果會,有可能是因為建築配置、量體等因素,造成聲音的共振放大,如果是這樣,可以考慮以盆栽、建築外面增加材料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方式,來對噪音源進行降噪,也有可能是建築物本身設計的薄層太多,樓板不夠厚、牆體不夠厚等等,導致噪音或者是共振、或者是傳導路徑、放大路徑很多。這種不見得是處理垂直面的牆體,也有可能做上木地板,就能降低噪音。總之,問題要先搞清楚,才來討論設備。沒有把問題根源弄清楚,就來講設備更新,這是耍流氓的行為...誰能提供這樣的專業意見?有一些對聲學研究很深入的建築師可以,不過,坦白講,不好找,而且價格不便宜...
tdbigman wrote:上面很多網友,很多熱...(恕刪) 謝謝回覆,我爸媽那邊是在4樓,在大樓邊角,旁邊是一條小馬路,這條路到晚上常有改管的車經過,因前方距離600米有家改裝車行,常有車主會在那邊聚集,我爸比較早睡就會被吵醒,我是不覺得我爸對聲音比較敏感,房間我住過一晚,我自己也是會被吵醒但我可以再入睡,我爸就比較沒辦法,醒了後就很難。其實很多住戶都抱怨過也都檢舉過了,現在車行那邊已經比較少人催油門或試車,但我家旁邊這條路就變成他們試車的點,他們的作法是加速一小段,時間很短,不會整條路都加速,也很少一堆車經過,因為時間很短就算檢舉也很難成案,但試想每小時有2台其實就不用睡了。原本住這一面的鄰居都改別間房當臥室,我爸是覺得這邊採光好,以為換了新窗就沒問題,看來是沒辦法。莊小欣 wrote:用氣密窗隔音比較好吧(恕刪) 已經是裝隔音窗了
留客干 wrote:原本住這一面的鄰居都改別間房當臥室,我爸是覺得這邊採光好,以為換了新窗就沒問題,看來是沒辦法。 你講了更多的描述,其實這很關鍵。高頻聲音的隔音,當然不是靠一個窗戶就有辦法解決問題。除了窗戶本身的吸音、隔音能力,別忘了,你一定有空調,空調開口呢?還需要更多資訊才能準確判斷,在網路上不能全面。但,通常這種狀況,特別是低樓層的街道噪音,如果你要要求寧靜效果,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雙層牆。白話一點講,如果你能接受外牆往內縮小60公分,用輕隔間、或者系統櫃,做一道複牆,解決噪音的把握性會很高。氣密只是減少聲音經由空氣傳導的手段之一,氣密不可能完全做到氣密,也就是說聲音還是會傳入、加上高頻噪音的阻隔本來就需要加大隔音材料密度跟質量,你窗戶再怎麼換,效果都有限。按照一般常規的思考,複層牆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而且,如果只是普通輕隔間,單面板、背後塞隔音棉,價格算很便宜;要好用,做成滿樘系統櫃,則是多收納空間。但,兩者的前提,都是要把窗戶隔開,看不到光。----因此,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又保留採光、又達到隔音?你一開始說得裡面增加一座新的落地窗,邏輯上,搭配另外一個複層牆,可以做得到,只要施工時,用濕式施工,好好地塞水路、做填縫,放上隔音、吸音棉,理論上可以,而且價格也跟你原本估出來的落地窗價格差不多。但,如果那麼簡單就能做得到,那專業的錄音室花那一堆大錢是花辛酸的嗎?===白話一點說,居住者的敏感程度,是比較難控制的因子。這已經不是生理現象跟需求,有時候是心理因素,因為對這種行為的反感,加重對這種聲音的敏感度。其次,這個試車的行為是存在的客觀事實,你們沒辦法解決聲音的發生。所以,如果是我,就換個房間住,這樣最快。真要解決當然有辦法,價格、成本,很高。談這種技術,不談價錢,我說的,是耍流氓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