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 如果家中有小孩,有張餐桌對訓練小孩的餐桌禮儀是很有用的。重點是,如果一張客廳茶几兼客廳用途、遊戲用途(很多小孩喜歡在這個區域玩耍,甚至爬上爬下)、吃飯用途....太小的小孩會無法分辨"不同時機"的差異,當吃飯時小孩爬了上去而被斥責,他可能會覺得無法理解。很多學童(甚至大人)的餐桌禮儀都是到了學校、甚至到了社會才開始學習或矯正,有張餐桌可以幫助小孩從小培養正確的習慣。
2. 餐桌可以讓家人好好聊聊一天的生活,專注在彼此的相處與交談。別忘了,現代人不管家長、小孩用電腦、電視的時間愈來愈長,吃完飯後一哄而散各做各的,一天下來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在彼此身上?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份報導(忘了在那看到的),內容大概是說有學者研究過 "專心吃飯與交談" 與 "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其他事物)" 這兩種模式對家人彼此相處的影響。結果發現邊看電視邊吃飯的家庭,家庭成員在"自然從容的相處或嚴肅討論事情"的傾向或能力上相對較低, 特別是家長與未成年孩童之間。這點其實很有趣,各位大大可以試著今晚吃飯時將電視關掉,看看氣氛有沒有差異...哈哈~~

3. 餐桌可以讓用餐的人聚焦在菜餚上,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對勞苦功高的煮婦或煮夫們。我們應該要好好體諒一下煮菜的人,辛苦煮了一桌飯菜出來其實是很需要家人的認真肯定(或許也是尊重啦),這比起一邊看電視一邊給個"嗯嗯...."、"還不錯"、"好吃"....這類的短評來的好多了。
4. 實務來看,茶几的高度與沙發的樣式並不適合用餐。所以大部份在客廳用餐的人都得呈現彎腰取菜的姿勢,不然就要拎個小椅子來坐。仔細想想,並不舒服吔。
5. 客廳的氣味容易受菜餚影響,而且沙發茶几也可能需要更多的維護與清理。
以上並不是說在客廳茶几用餐就完全做不到彼此相處...等等的功能,而是說獨立的餐桌可能比較容易塑造出更好的氛圍,也比較容易脫離電視的魔掌~ 哈哈~或許這才是關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