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yopiyo765 wrote:樓主你可以先用以下方(恕刪) 這大概是目前唯一的解法了,只能說當初的規劃者黑白弄,苦了後面的住戶,這種機器怎會直接鎖在牆上?通常應該是設在地面,同時架空、裝吸震/減震墊,外面再包個隔音設施才會比較OK。先試著跟管委會協調看看,至少要各出一半,不然只好考慮搬走或是塞耳塞(不過這種低頻聲很難擋住)了。
建材若是不夠好,加上使用的各式馬達、壓縮機,造成的共振低頻噪音,真的很惱人,一般的大樓華廈設計上較欠缺周詳,如果是老舊建築問題更多,逼得住戶非使用加壓馬達否則水龍頭出水就像老人尿尿,不用怎麼辦?這種事(低頻噪音)想要全體用戶來開會討論難度很高,因為有人不在受災範圍、有人神經大條,根本很難有共識!
樓主想的方向應該不是朝著那些製造的聲音,而是要如何來改變其音頻成為人耳可接受的頻率包括所謂的共振,試看將馬達旁將聲音擴散或集中至反方向,或用什麼制振墊改變頻率。最後再不行山不轉路轉,搬家,人生總是在不斷取捨,就像是與其要想方設法改變一個人,不如直接換人。別妄想遠離噪音,頂多只能選擇能夠接受的,否則就算到深山老林那虫鳴鳥叫也是要人命。
那個不只是加壓馬達本生的噪音,還有加壓馬達引發樓板震動的共振聲,無解。除非斷電。我的經驗,只要水管暢通:水塔離樓層差一樓,水壓就夠用。水塔離樓層差二樓,水壓更大。水塔離樓層差三樓,水壓很大。...很多住戶的加壓馬達都是多裝的。「多裝」的意思就是「濫裝」。包商多裝多收益。1/4HP就夠的地方,就沒必要裝1/2HP。只要水管暢通,你家、你家樓下各住戶理應無需加裝加壓馬達。建築師不可能設計出一棟住戶要加裝加壓馬達才能用水的大樓。
fmshih wrote:加墊片的效果不好,因(恕刪) 我也是建議從這方向先著手會比較容易,因為照片中馬達與不鏽鋼架的固定是透過四根長螺絲中加夾了橡膠墊,震動源還是會透過螺絲直接傳到不鏽鋼架,抑震的效果不如這個單純是橡膠抑震,不過這個的壞處應該是“固定的能力”壽命較那四根螺絲短很多。
哎...這種牽涉到管委會的問題真是無解,調解或是訴訟起來曠世費時,況且還有八台之多,買一樓跟頂樓都有低頻共振問題。換機器是不大可能的,建議自費做隔離共振的可能性比較高,只要閃過那個共振頻率就算成功了。如果問題不是牽涉到公共利益,多數人是無感的。個人經驗,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你自己選主委,或是先自己花錢拿到收據後再來走流程(發起會議討論、舉報環保局、調解委員會、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