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y1206 wrote:
大大資料齊全請受小弟...(恕刪)
isheng5238 wrote:
可惜不能替您加分實在...(恕刪)
隨手做環保,明天更美好各位太客氣囉

騎車也是節能減碳的環保行為,共勉之

反禁行機車●TMRA車友協會 ppt.cc/7JV3 ●TMRA社團 ppt.cc/fKP3Cx
我更再意的是,竟有許多政府公然違反憲法,竟在人行道規劃機車停車格,機車幾乎是停到行人無法通行而要冒險走到快車道與車搶道,完全不尊重人的行的權利,看圖

以上這是由google的街景服務摘錄的畫面,位置是嘉義市火車站前的一景,看看人行道上停滿了機車,幾乎不尊重行人的權利,或許有人會說一樓店面前的騎樓仍然可以讓行人走,可是各位有想到嗎,有騎樓的地方不多,而且騎樓每戶的樓面高度不儘相同,請問如果是有人坐輪椅的,要如何推行,當然只好走到馬路上和車爭道,而政府眼睜睜的看這種情形在嘉義市的到處發生,
尤其紅色人行道是給人走的,政府竟在上面畫上機車停車格...我知道機車很多,很不方便,但為了機車停放的問題讓行人冒著生命危險,這有道理嗎,難怪台灣在國外遊客眼中,一直是機車很多很亂的形象.政府難道沒有責任嗎。
請問板主知道自己享受的方便生活的背後,是有多少人的辛苦服務?
而這些服務大家的無名英雄很多都是騎摩托車您知道嗎?
禁摩托車的話.......
快遞服務? 送信? 送瓦斯? 送報紙? 輪值大夜班的人?
請問有24小時服務的大眾運輸工具? 開車送報紙? 開車送瓦斯 送快遞?
國外的生活品質都是很好的嗎? 不要在這邊夜郎自大,井底之蛙,這世界很大,美國不是只有紐約、洛杉磯,英國也不只有倫敦,法國也不只有巴黎,瑞士也不只有蘇黎士,只看到幾個大城市就以為看到了全世界?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性與生活特色,應該是尊重與了解在地文化,而不是加以禁止好嗎?
大眾運輸系統只是交通的最大公約數,並沒有辦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要這麼講環保,那請您先點蠟燭,上下樓走樓梯,不使用電子產品,只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到不了的地方都用走路,您做得到嗎?
許多人的實質消費力都在下降,許多在台北上班的家庭也是要住得更遠,用交通時間換取住家環境,板大都可以在國外住上好幾個月,那要不要去大台北以外的縣市地區住上一個月通勤上班體驗一下?
要用這麼偏頗的論點在這裡發文,又射後不理,虧板大還是30好幾,去過很多歐美先進國家
我一點都不在意台灣是不是"已開發國家",那都是虛名,我只在意我每天辛苦工作,但是我的實質消費力卻是不斷下降這個事實
什麼是良好居住環境? 難道只有在大安區、信義區才會有良好的居住環境?
板大看起來是那1%,而絕大多數的人包括我都是那99%
讓我能以兩三倍的價格買到汽車,而且去買個宵夜也能很方便的停車,
那我當然會買汽車。
機車事故的傷亡率比較高,汽車至少還有個鐵皮跟安全氣囊保護著。
至於汽車較環保、汽油轉換率較高這點,我倒有不同看法,
或許汽車的汽油轉換率高,但單以距離/汽油比,機車是能跑比較遠的,
「人+重汽車」到達目的地 vs 「人+輕機車」到達目的地,
重點在於人到達,而不是車到達。
當然搭大眾運輸是更好的方式。
rk999 wrote:
因為若學生機車能使用
就不太可能去太遠的地方 還有就是會注意晚班公車的時間 也能減少所謂的"聚眾飆車"
等等 不好的事件發生.............還有很多負面的社會影響
這...不知是否我聯想過度,
如果房子開高價,只有富豪買得起,那麼窮人就不會住在這裡。
貧窮容易飢寒,飢寒容易起盜心,所以若這裡沒有窮人,治安就會好。
所以房價越高,負面的社會影響越少...?
我想飆車族的問題應該不是在於機車吧...而是在於這些小鬼不學好。
rk999 wrote:
1. 因為市區的機車使用率太高 造成政府的公共交通發展受到阻礙 , 比方說在大高雄地區
普遍民眾認為騎機車比坐高捷方便多了 導致高結每年淨虧數十億元 也因為如此惡性循環
讓其他的公交系統也被大大的影響了 政府也不太敢繼續在進行更多的公交建設發展...
好的大眾運輸系統要配合政策,北捷各站附近,開罰單情況驚人,沒什麼人敢亂停車。
所以會搭捷運的原因,除了方便之外,還有就是「免停車之苦」。
高雄?人口密度暫且不論,高雄收費停車場附近,就有免費的路邊可停車,誰會去停車場?
如果版大的政策成真,數以萬計的機車族全變成了汽車族,
騎樓人行道機車亂停問題可能消失,
也可能人行道上變成停汽車(大家應該有看過吧)。
至少在停車位的規劃上,一定是一大問題。
是不是要連帶立法「買車前要先提出車位證明」?
否則下班回家,在路邊找車位的人,將永遠回不了家...
機車是危險的交通工具,但卻不得不使用...我覺得這才是悲哀的地方...
如同民生物資直直漲價,卻不得不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