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論述大部分是對,但部分有問題,人命關天,還是謹慎點,沒有什麼是100%的.
電學最基本的就是阻抗觀念.
配電系統裡的內線系統接地,最重要的也是考慮阻抗!
電工法規裡規定....."熔接" ,"線徑", "極地地極"的長度尺寸,埋入大地多深...等等都是考慮到阻抗因素.
鋼筋阻抗很低沒錯,問題出在鋼筋綁鋼筋的接觸阻抗, 水泥中的離子,水份都會讓鋼筋接觸點腐蝕成高阻抗.
乾燥的水泥阻抗高過50KΩ-cm,潮濕的水泥裏的鋼筋會腐朽,這讓鋼筋接地產生非常大的變數,怎可能100%!
其實除了特定工法下,"一般建物(15米高以下)地基裡的鋼筋來做接地"
一般都會不合格!
如果這樣就可以,沒有老闆會花錢做地極做融接. 電工應該也不敢賭,就這樣送審!
有電工常識的人,蓋房子時,電工直接把接地線綁在鋼筋上沒人會接受的!
國內電工法規訂定有參考國外沒錯,但科學的東西,對就是對,要唱反調?
這幾年電工法規修訂又更全了,對電有興趣,有空可以看一看!
法規定的只是最基本,如果連法規都不過了,建議就別太堅持了!
jhon wrote:
電學是科學,網路裡討...(恕刪)
你所要了解的是,台灣建築商/水電工的施工法,
早期到現在之建築很多都是將N相接到鋼筋上,
請問這些建築怎麼合格的,台電為何送電?
15米以下建築,根本無另外用銅線&銅棒作接地網絡。
所以是很早期就有前人就是麼教了,
好奇的我,當然就要去尋找正規合法的訊息,
顯然地,IEC & NEC 都認可這種接法,不是我説的算。
鋼筋腐蝕是一個隱憂,所以,要有定期的安檢啊!很簡易的就可以量了,就是確認N相對本地電壓趨近於0V。
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銅線&銅棒的接地網絡,但臺灣的現實狀況就是接在鋼筋上啊!
況且,又不是我先教的,且又有IEC & NEC 認可,要改依我看是很難啦!
就算你安裝了銅線&銅棒的接地網絡,你還是要連接至地基裡的鋼筋網絡和其他地底下的金屬水管接一起 (bonding),來形成一個同電位的良好的地網。
不良水電工故意欺騙社會大眾,説 50-60年前住家電源無接地,事實是故意偷工! 很早期的冷氣機就有接地型插座了!
正確接法,每個迴路的用電設備之接地電阻都小於一歐姆啦! 因為都只可以用銅線來當地線,來將漏電流導回N相,使斷路器跳脫。絕對不是用地基的鋼筋,請不要搞混了。
N相接到大地(例如:地基裡的鋼筋,打入地底的銅棒,金屬水管...等等與大地相連的金屬)是來限制線電壓,和拉至與本地同電位。
大地絕對不是在漏電時,拿來當迴路使用啦!
想太多,我哪有唱反調,寫錯文的是你,又不是我, 哈哈哈。
內文搜尋

X